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9月19日,一位美籍传教士在华盛顿溘然辞世。一反教规,他生前执意死后火化。在遗嘱中,他还托付亲友将当年周恩来赠予的一只明代彩绘花瓶归还中国。更重要的是,将骨灰埋葬在中国,只因他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杭州安贤陵园文星苑中伫立着一座素净的墓碑,立碑时间是2008年11月17日,安息者便是50  相似文献   

2.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在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主持下,短短数年,燕京大学就从初创时期的一所丙级教会大学崛起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司徒雷登一直致力于将燕京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大学。深入分析司徒雷登的办学思想,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司徒雷登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角色。具有复杂文化背景的司徒雷登认同中国文化,把宗教观融入中国教育。在司徒雷登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燕京大学作为传播中西文化和教育的载体,实现了向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转换,成为中美教育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1946年7月26日,是一个沉郁闷热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陶先生去世近60年了,至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没有忘记他,还在学习他,宣传他。在重庆、在安徽、在北京……大有人在。这是他崇高的声望和伟大的人格使然。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陶行知先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反传统教育和反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育学说。他的教育学说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思潮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他从事的教育活动完全是为提高人民觉悟、为人民谋福利的,特别是为提高广大农村的劳苦大众的觉悟为主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关注的中心,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他说:“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负担这个伟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他不平凡的教育人生给了我们许多启迪,他伟大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21世纪我国广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璀璨的教育之花,永远绽放。  相似文献   

8.
聂在富 《山东教育》2005,(3):109-109
济南大明湖路的西段,曾名为阎公祠街。为纪念正谊中学的创办者鞠思敏先生,在他去世后.这条地处学校门前的街。更名为思敏街。至今老济南人从正谊中学旧址走过。仍不免想起鞠思敏先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司徒雷登在近30年的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的职位上,为建设当时中国的一流大学进行了积板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办学宗旨、学科设置、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大学之道,丰富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处于新式变革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不仅表现在新型学制的确定。而且还表现在先进知识分子教育观念的更新上。他们不满足于把教育作为从事救亡图存的工具。而是寄希望于以教育为中心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革。在这种观念的导引下。一批受过西学熏染的新型学人纷纷走出斗室书斋。迈向广阔的山乡社会。企望从教育人手去从事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会改造事业。陶行知正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3日上午,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在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举纪念柳宗元逝世1190周年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12.
徐旭 《生活教育》2013,(4):34-39
按:1910年代前期,陶行知就读金陵大学,司徒雷登一度执教该校。抗战胜利后,司徒雷登任驻华大使,陶行知表示美国这一行动,"不但能增进中美友谊与相互的谅解,而且也可以帮助中国,促进远东和世界和平"。陶行知逝世后,司徒雷登撰文纪念。本文或可使读者从一个侧了解陶行知成长过程中多元化的思想渊源。作为一位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他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1946年7月,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在任期间,他曾力促美国和新中国建立外  相似文献   

13.
一、生平简历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朗伯(Johann,HeinrichLambert,1728—1777),出生于德国米尔古赞市的一个裁缝之家,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他家境贫苦,12岁辍学,先跟其父学艺,做过书记员,曾在铁厂学徒,经刻苦自学而成才.朗伯学习数学始于一位顾客给了他一本关于数学的书,在这本书里他发现了一些计算错误.17岁前,朗伯自学了一些数学、物理和天文学知识.他还自学掌握了四种外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1745年,朗伯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在一名友善的律师处工作,业余时间他认真读书,侧重学习哲学和法学方面的著作.在这位律师的推荐下,1748年他又到一位公爵家任家庭教师,时间长达8年;这期间朗伯利用东家的显贵地位和藏书,继续自学深造,完成了他的自学计划,并结识了许多学者.后来,他和其学生多次赴哥廷根、荷兰的乌德勒支和海牙等地旅游,最后到了巴黎,在此他结识了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达朗贝尔(1717—1783).1759年,他在慕尼黑教书,并当选为新建的慕尼黑科学院院士.1764年2月,朗伯接受支持、鼓励科学和艺术的腓特烈  相似文献   

14.
1798年,一位孤独的科学老人还在他设计的扭秤上精心地做着他的引力实验。在一根细丝(弹性扭丝,上边固定一面小镜子.称为扭秤)上悬挂着一根6英尺(1.8米)的木杆,杆的两端各有一个直径2英寸(51毫米)、重1.61磅(0.73公斤)的铅球,另一系统悬挂两个直径12英寸(300毫米)、重348磅(158公斤)的大铅球,  相似文献   

15.
周异平 《物理教师》2005,26(2):46-48
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那过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成为科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同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在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逝世 50 周年之际让我们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1 坎坷人生1879年3  相似文献   

16.
1907年12月17日,苏格兰的内瑟霍尔,一位19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里逝世.他被英政府于1866年封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勋爵;他在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0~1895年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的逝世得到了几乎整个英国  相似文献   

17.
袁孝金  吕贤年 《物理教师》2007,28(11):55-57
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吴有训教授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在美留学时,就以精湛的实验技术,精辟的理论分析,无可争议地验证了康普顿效应的杰出成就而裴声物理学界.回国后,他致力于开创我国的近代物理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解放后他更是为培养人才,创立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崭露头角的求学生涯1897年4月26日,吴有训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黄沙乡(今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在私塾读书,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1912年进入高安县的瑞洲中…  相似文献   

18.
何一军 《物理教师》2007,28(4):50-51
1907年12月17日,苏格兰的内瑟霍尔,一位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里逝世.他被英政府于1866年封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勋爵;他在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0-1895年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的逝世得到了几乎整个英国和全世界科学家的哀悼,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墓的旁边.他就是被看作英帝国物理学家的开尔文(LordKdvin).  相似文献   

19.
1798年,一位孤独的科学老人还在他设计的扭秤上精心地做着他的引力实验。在一根细丝(弹性扭丝,上边固定一面小镜子,称为扭秤)上悬挂着一根6英尺(1.8米)的木杆,杆的两端各有一个直径2英寸(51毫米)、重1.61磅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19日至23日,福建师范大学严复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建省亚太经济化促进会、厦门大学历史系、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福建省心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及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等单位,在武夷山市隆重召开“纪念严复逝世8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严复孙女、台湾知名人士严倬云女士发来贺信,高度赞誉此次会议“系统论述几道先生思想,开拓中西化汇流价值,深具历史化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