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邑县西岭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复杂,受龙门山断褶皱带-川-映秀断裂控制,是“5.12”地震后受灾较严重的乡镇之一。西岭1#项目场地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以及其它地质灾害,其形成与地震,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水文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论述西岭1#项目建设场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及成因,并预测灾后该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本文以尼尔基水利枢纽移民搬迁安置(嫩江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其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预测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西藏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4年5月至9月地质灾害资料,结合气象部门的降水数据,分析了2014年汛期西藏全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频发时段、分布特征和规律。并结合2014年汛期,区气象台逐日发布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开展预报与实况对比,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等入手对318国道沿线尼木县2014年地质灾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鉴以探讨西藏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江利 《内江科技》2009,30(6):95-95
调查和分析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对规划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规划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5.
陕甘黄土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发育。长输管道属于生命线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由于黄土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破碎的地形地貌,极易发育各种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这些不良地质作用往往是长输管道的安全节点和隐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趋于增强的地震活动扰动下,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显著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活动异常活跃,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扰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和威胁.白龙江流域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之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泥石流沟谷的沟床比降大,同时也是受到地震扰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粤西某石灰岩矿山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综合表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为中等~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类型为简单-中等,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类型为中等~复杂,剥采比较大。随着矿山的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包括崩塌、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几类地质灾害和粉尘、噪音及水污染。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某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云南高原东南斜坡地带,境内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其地质灾害的形成与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紧密相关,通过对该县的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地质灾害活动基础条件与动力条件,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等方面,而动力条件主要体现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方面。根据总结出不同的地质灾害成因,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减灾防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文成-泰顺地震资料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果,对文成-泰顺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地震地质灾害具规模小,威胁性大,突发性及隐蔽性等特点,其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进一步的成因分析发现,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强度、震中距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震地质灾害随地震震级增大而呈加剧趋势,地震发生后,岩土体变松散,在冰冻、台风、暴雨及长时间的降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后期次生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本研究可为相关部门编制地震地质灾害规划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3)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典型黄土梁峁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灾害坡型统计、地形地貌、岩性、外界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横山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基于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将数学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目前拥有的大量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社会条件、地质灾害信息等基础资料为依托,利用GIS的叠加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实时动态预测评估。并通过对灾害点所在区域的评估,获取灾点所在区的基础环境条件,结合灾点特征信息,对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评估,为防灾、救灾提供快速支持。  相似文献   

12.
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容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4)
通过对通海县某物流园野外实地调查,室内资料分析,查明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研究区大地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已建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包括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危险性现状评估、危险性预测评估以及综合分区评估,将该建设场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划分为9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对拟建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适宜性差,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工程措施,方适宜建设,最后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建设场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本文以地震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海南省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区域滑坡灾害的影响,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强烈地震诱发滑坡崩塌的数量,不仅仅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发震时的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地震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月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69-369,286
铜(仁)-遵(义)公路铜仁-煎茶一段属于省2320,本道修筑于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建成通车后随即遗留下多处人工切方高陡边坡及陡崖,形成多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滑坡、边坡崩塌、落石、局部塌方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过往车辆、行人等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地质灾害威胁,2006年2月11日在江口县闵孝镇压桥头发生的一起危岩体崩塌地质灾害即是事故之一。  相似文献   

16.
周亚吉 《科技广场》2012,(9):152-155
本文评估区内的断层为"5·12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评估区及其附近为极震区,大地震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房屋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并产生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收集以往资料,基本查明拟建场地及其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某安置点房屋设置点地质灾害性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评估结果表明,拟建区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评估去安全性等级为一级,遭受地质灾害危害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拟建区中部较缓,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工程建设,其余地段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内工程建设需要对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后方能进行工程建设,该区基本适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体切割较陡,加之雨季降水集中,常出现大到暴雨及连续降雨,因此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临江市大栗子街道黄泥沟泥石流地质灾害位于临江市西南部黄泥沟村,附近的居民居住于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导致居民房屋和果园、下游铁路、公路冲毁、阻碍交通。泥石流类型主要为稀性沟谷型,本次防治措施主要措施为植被绿化(植树、种草)工程、修建挡土墙工程、淤积物清理工程、修建谷坊工程、修建导流槽工程。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区南段,地形地貌复杂、峡谷深切、新构造运动强烈。该区降雨强度大且集中,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加之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该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对该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本文是作者在该地区多年的工作经验上,收集相关资料,采用统计法、地质历史成因分析法、类比法等相关方法综合分析形成,对保山地区的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并对防灾减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泥石流是由于陡坡地区的土石松动,加上大雨、山洪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大量的泥沙、石块等混合物迅速流动而形成的地质灾害。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其特点是流速快、冲击力强以及破坏力大。泥石流的形成往往与山区地质条件、降雨情况等有关,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繁,  相似文献   

20.
顿珠次仁  潘多 《西藏科技》2007,(10):58-58,64
地质灾害是大的气候背景、局地气候、地质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了日喀则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