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第一次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 了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但在新形势下,为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用这一 理论来指导和解决新形势下的中国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源和环境的有限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目前为止,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唯一的自然基础。这个基础同时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使用及内部矛盾。人自己是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者。为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破除人类中心观,确立非人类中。观,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敬畏地球*;同时制定新的有限发展战略,实现国际间资源和责任的合理分配,使生产向“绿色道路迈进”,未雨稠缪,以绝后患。 相似文献
4.
许善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0):117-118
本文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提出为切入点,讨论了人力资本理论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理论联系,讨论了人力资本理论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理论依据,认为要使人力资本增殖就要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的解放要在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的配置要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的最终实现,要在分配中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与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在反思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认为风险社会是由于人们坚持盲目乐观主义、狭隘的发展现造成的,因此,必须转换思维模式,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应对风险社会对人类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人类社会在利用科技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人类必须反思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并努力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之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现,更好地体验生活实现自我.科学的发展观能够看到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内涵进行阐释,分别是完整的学生生命观、主体性的学生地位观、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和多样性的学生评价观,基于对内涵的探索,希望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9.
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技术评价经历了公害防止导向和综合效果导向两个阶段,构建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以备更科学地识别技术机会,进行有效的技术选择,从而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现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只有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手段,才能使城市卫生管理与城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保持同步,才能使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递增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11.
魏丽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7):19-20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文章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搞经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缺陷,成为新发展现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公正地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民办高校本身,都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需要研究的课题。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是探究这一课题的理论依据。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基是构建和谐校园,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关键在于实践,文章论述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父中与时俱进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实践,文章论述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 中与时俱进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现代技术观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技术决定论(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部分条件论(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条件总和论(包括适用技术论)三个阶段。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都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而且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有了新的拓展,还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在战略上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黑龙江省存在的严重的污染现状和在招商引资中,不顾环境污染,而盲目上项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提倡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第一次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但在新形势下,为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和解决新形势下的中国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