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眼睛不盯着高考,眼下的日子没法过;眼睛光盯着高考,今后的日子没法过。"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校长、教师的无奈。回想30多年前的高考,大学升学率为百分之四左右,真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家用力挤啊挤,多少人还是没挤过桥。如今,大学之门大开,升学变得容易许多,但人们衡  相似文献   

2.
每当妈妈蒸馒头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个六只小眼睛就眼巴巴地盯着那两个放进锅里去的大馒头,好像闻一闻蒸馒头时锅里冒出的气也能解解馋。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曾在多个场合发表过看法。今天,我想就培养创新人才谈四点认识。 第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有人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看作是大学的事情,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大学阶段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但这绝不只是大学阶段的事情,也不能从大学阶段才开始培养。更何况,大学阶段的教育,也只是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目前,中国大学每年招收数百万名大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是一个全国关注的问题和难题,解决之路只能是深化改革。这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要探  相似文献   

5.
在上大学时,我第一次接触到“社团”这个词.那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团体,就胡乱报了名。那时参加社团,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觉得浪费时间,所以有时候还会逃礼。  相似文献   

6.
黎萍 《老年教育》2008,(5):19-19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 一个饥饿的人来到饭桌前,吃第一个馒头和吃第二个馒头的感受会不同。第一个馒头塞到嘴里,会感到很香甜、很满足。吃第二个馒头时,这种感觉已明显消减。吃第三个和第四个馒头的时候,肚子开始发撑,就有不想继续吃下去的感觉了。  相似文献   

7.
龚倩 《高中生》2008,(8):58-59
逃课和考试学生的第一要义自然是读书学习。进大学啦,大人啦!没有老师时刻盯着自己,没有了排山倒海的作业啦,没有了一波接一波的考试。所以,我们放松啦!放松的结果是,每节课都有人逃课,每次逃课的人数主要在老师的魅力和负责程度这两点上  相似文献   

8.
瞭望     
《教育》2009,(23)
声音杨玉良: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曾经有个说法,要把大学的围墙拆掉。对此,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提出,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但"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是"保  相似文献   

9.
馒头和包子,一个没有馅,一个有馅,这是馒头和包子最主要的区别。因而卖包子的,辄以“皮薄馅大”自夸;至于馒头的卖点,当然不是“没馅”,而是以其“顶饿”及“面多”,来影射包子的华而不实。如果温饱还是一个问题,则视馒头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食品,而包子则比较奢侈,或是馒头的豪华版,这是很容易被理解的。而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食物和人一样,很容易因“有”和“没有”的被过分强调而势成水火。就这样,包子和馒头宣布进入了敌对状态。如何才能把这对本是同根生的宝贝拉回到谈判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要确立现代大学的核心精神.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制度保护就没有了对象.就仍然会发生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状况。第二步就是完善大学立法。这包括对大学总体的立法.也包括大学内部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现有三个馒头,要分给两个孩子,不能把馒头切开,怎么分?这是一道儿童智力测验题。面对这一问题,西方的儿童很快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可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把中国儿童难住了。是我国儿童不聪明吗?显然不是。他们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想法:给一个孩子两个馒头,给另一个孩子一个馒头,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他们很快又作出了“自我否定”,感到这样做有点“不对劲”,似乎“不合理”。这种所谓的“感觉”,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常常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只有平均分配才是合理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游戏时…  相似文献   

12.
蒸馒头     
听说,在北方,馒头是指没有馅的实心馒头,而有馅的馒头叫"包子"。但我们上海可没有"包子"这种说法哦。我们这儿的"包子",菜馅的叫菜馒头,肉馅的叫肉馒头,豆沙馅的叫豆沙馒头……煎包也叫生煎馒头。上海  相似文献   

13.
高健 《今日中学生》2006,(19):31-32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馒头、米饭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有唾液的作用.牙齿对馒头和米饭的消化仅仅是把馒头或米饭嚼烂和磨碎,而不会让其中的淀粉变化成别的物质.舌的作用也仅仅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也不会让淀粉变成别的物质.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产生的甜味与我们吃过的麦芽糖的甜味很相似.既然牙齿和舌的作用不能改变淀粉的成分,那么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糖只能是唾液的消化作用产生的结果.你可做下面实验来探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多得多痛苦     
<正>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和大师兄都得了6个馒头,而自己只有4个。他觉得不公平,又和师傅要了2个馒头。他勉强吃下这6个馒头,肚子很难受,也没法像平时那样扫地念经。师傅对他说:"你并没有享受到多吃下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有时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适合自己才重要。"  相似文献   

15.
俩·两·二     
郭梅 《家教世界》2008,(4):13-13
俩,等于"两个",不能当"两"用。"俩"后面不能再用"个"或其他量词。如"我们俩""俩馒头"不能说成"我们俩个""俩个馒头"。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馒头、米饭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有唾液的作用。牙齿对馒头和米饭的消化仅仅是把馒头或米饭嚼烂和磨碎,而不会让其中的淀粉变化成别的物质。舌的作用也仅仅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也不会让淀粉变成别的物质。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产生的甜味与我们吃过的麦芽糖的甜味很相似。既然牙齿和舌的作用不能改变淀粉的成分,那么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糖只能是唾液的消化作用产生的结果。你可做下面实验来探究验证。  相似文献   

17.
微话教育     
<正>罗崇敏(国家督学、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比,高等教育的倒退是耻辱性的。重点大学满足于国内称王;基础教育本身已成畸形,对高等教育构不成任何作用力;社会功利至上,市场发达,对大学没有更高要求。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教育精神的萎缩与教育品质的退化是根本原因。大学不能没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创新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动笔之前,笔者特意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联系了10个刚刚毕业的大学同学,问他们两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大学生活有缺憾吗?你觉得你的大学教育有缺憾吗?对第一个问题,十个人中有八个说没有缺憾,两个说有,一个的理由是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个的理由是从来没有出  相似文献   

19.
2003.NO.12那是我刚做班主任时候的事了。一天,打响预备铃的时候,我来到了教室。学生们还没有完全静下来,我皱了皱眉头,走到了讲台上。这时我才发现,黑板右下方画了一只绿乌龟。我的怒火一下子冲了起来,前段日子我在班上三令五申:一定要保持讲台黑板的整洁,不允许乱涂乱画。这只“乌龟”分明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我决定趁今天这个机会好好整顿整顿他们,同时也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严———要知道,那时我才刚刚离开大学呀!于是,我厉声吼道:“这是谁画的?”学生们一看情形不妙,顿时安静下来,眼睛盯着自己桌子上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教育的无职业意识、无职业规划对几代人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顽固的。在我国,许多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光耀门楣、考大学、上大学、拿学位,这不仅使中小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更没有职业规划。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