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三难”的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三难”,首先,必须确立有别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原则,正确设定课程教学起点;其次,深刻理解《纲要》的课程性质,紧紧围绕两大历史任务、三个选择、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件大事来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第三,课堂教学以师生共同探讨重大历史疑难问题为主,同时设法加大学生课外自学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中的普遍开设,对我国高校广大《纲要》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且亟需解决的课题。要确保《纲要》课课程教学取得实效,必须牢牢抓住把握主题和主线及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纲要》课教师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教育资讯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搞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全国高校面临的大课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德育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纲要》之所以强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开设以来,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纲要》的内容,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主要内容,与其他理论课程教学相比较,《纲要》的教学效果与所要达到的教学实效性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安排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从而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为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效,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们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要将专题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同时还应改革考核模式,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适时适当强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增强其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强化历史人物评价使学生能够以人为镜,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取材广泛,机动灵活。但要把握"五个三":即注意"三忌",坚持"三个标准",处理好三个"统一",把握好"三个原则",要树立"三个基本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的理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尚存在任课教师缺乏对本课程的整体把握、听课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教学方法和理念比较陈旧等问题。在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体会是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纲要”课程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教材;二是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三是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四是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拓展“纲要”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设的目的是从历史维度出发,解决大学生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认识问题,进而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整个课程要求教师提炼影响学生理解贯通的真问题,重塑教学体系,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以“问题为引,以生为本,互动为法,认同为魂”为主要特色的“纲要”课教学创新模式,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新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文教资料》2013,(16):153-155
加强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发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了解国史、国情及新疆区情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当前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等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希冀对建立新疆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设《当代世界与中国》课程的构想和实践南开大学马列教学部《当代世界与中国》是我校“两课”改革中最具特色的一门课程。1996-1997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在我校15个文科系的1200多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一、为什么开设《当代世界与中国...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开展历史教学应以厚植爱国主义为目标,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理想信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当前环境下,高校历史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主,内容范围狭窄、缺乏地方特色、课时安排紧张、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较为突出,无法为思政教育提供深度支撑。基于此,高校应通过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加历史教学课时、创新历史教学手段等举措,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与素养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在校大学生必修课程,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双重责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它要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同时它又是国民教育重要载体的历史课,担负着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渊源、"用历史教育青年"的重任。就医学院校而言,目前的《纲要》课教学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中央决定开设这门课程所设置的教育目标相比较,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临许多困境。其原因很多,教学对象历史知识的匮乏和他们对《纲要》课的学习态度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阶段“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模块一要求学生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模块二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输入”。作为一所“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我校从一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二年级开展键盘教学,针对年级特殊化,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键盘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纲要》课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应着力培养三种意识,即价值观引领意识、以学生为本意识以及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一、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在教学方面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 《纲要》为我们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每个高校都会开设的公共课之一,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要课程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在这门课程中,无论是教师的选择,或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课程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