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这种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更为自觉的活动,各国政府将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予以大力支持,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部分.但是教育的发展并非均衡性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间都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对教育的宏观控制,对教育的布局大都处在无序化的状态,系统化程度较低,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教育的投入产生不了预期的效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为了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在教育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投入的效益,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教育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教育发展区域配置正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中,都要对自身行为的结果或达到目的的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价。可见,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有目的活动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评价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中,都要对自身行为的结果或达到目的的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价。可见,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有目的活动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评价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规律问题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是教育理论科学化的根本问题。教育与社会相互制约规律和教育与人发展相互制约规律的表达方式都是不科学的。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规律性联系是社会发展规律(非基本的);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即教育目的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和教育者的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聋教作为残疾人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生活,并对社会有所贡献。聋校的德育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聋生的心灵,使之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感情,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体育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体育教育影响,使学生身心朝着特定的目标发展。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社会赋予的,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决定的,因此,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质量成正相关。当前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将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过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信息,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血液,是教育目的的具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进步一个重要标志,没有特殊教育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作为听觉障碍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缩影,“爱心施教”则是聋生教育成功的关键。 一、“爱心施教”是聋儿教育的必然要求 1.实施聋儿教育是社会对特殊教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作为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就是通过特殊的教育方式,使聋生的健全  相似文献   

9.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的曙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之所在,重视早期儿童教育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要把幼儿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终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重视幼儿教育,全国幼儿平均入园率(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来自幼儿园的儿童所占的比例)现已达83%以上,在身体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实施着有特定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对儿童进行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和绘画创作等六个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而人是身心相统一的个体。因此,讲德、智、体、美、劳等获得发展,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身体、心理均得到健康发展。但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卫生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往往只强调知识教育,重视学生身体(生理)的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事实上,人的身心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反之,心理上的长期和严重不健康的状态,又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有时二者还可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由此看来,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在注重知识传授,智力发展,注意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活动, 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必须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情境德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情境德育的涵义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挑战。学生虽然懂得了不少道德知识,在教室情境中也能遵守规范,可一旦离开教室、离开学校,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失灵了,他们依旧是我行我素,率性而为。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方式、新的内容积极地去回应,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境德育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情境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法制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含法制,下同)教育、道德教育的总和。一、成人学校必须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做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思想道德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4.
《教育法》第25条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其内涵是什么?笔者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一)社会各项事业的营利,有合法与非法之分.“任何组织和个人”因“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而营利,就是非法,这是教育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直接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文明水平和建设物质文明能力,即人的素质。教育的直接产品是精神产品,不具有商品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下 ,为全面增强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水平如何 ,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心理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提高 ,只有提高师范生的心理教育能力 ,才能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灵魂     
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通过向个体传递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人无一例外地都渴望接受教育;渴望自己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心灵;渴望一个富有意义的、内容充实的人生;渴望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往往事与愿违。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观自己的教育历程时,有时会发现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太少太少了。此时,我们会感到内心一片空白,并衍生出一种对教育的沮丧感、失望感。现代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始终认为:教育缺  相似文献   

17.
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 ,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 ,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包括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原则和示范原则。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向高等体育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体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高等体育教育担负着培养人身心健康的任务,从教育内容上看应包括人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体育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身心培养的教育属性,在实践上也应充分反映出教育属性的培养活动.体育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做人,做人甚至比做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教育作为全社会创 新的先导和基础,如何才能真正肩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的伟大使命,这是教育界内外有识之士都 在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古今中外,教育的目的就是启人心智、育人心德,帮助受教育者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其宗  相似文献   

20.
虚拟实践教育是教育主体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创造虚拟实践教学场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虚拟实践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政治学原理?课中采用虚拟实践教育法,有利于实现政治学基础理论和网络的主动对接与融合。一般来说,可以从虚拟理论学习、虚拟政治体验、虚拟场域建设三方面将虚拟实践教育法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