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的第四种境界──“神”入“神”,精神也,是作品的精华。“神”入,即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深入被采访对象的精神境界,善于提精选粹,使自己的作品神采飞扬。法国新闻界有一位名人,他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一位记者采访时间他写了多少字的作品?他回答说:“我写文章不计算字数,而计算思想。”这位名人的回答很有味道,值得深思。思想精华是新闻作品的灵魂,它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力,没有思想的作品只是一个文字“僵尸”。思想是一根红线,可以将散乱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艺术品;思想是智慧的闪电,它使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和教育报道中,经常遇到一个专业性和思想性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先从五十年代初期的一次深刻的教训谈起。那次,我到东北的两个研究单位,采访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花了两个来月,材料记了两大本,所有有关的人员都找到了,有的研究人员我反复地采访多少遍。科研现场,我一有空就去看。每一个技术细节,也都弄得一清二楚。关键的环节,问得特别细致。可是,稿子写出来后,寄回报社,却石沉大海,而当时写的几篇短文,却都刊用了。  相似文献   

3.
深入基础,深入采访,这是个有关采访久而又久的话题,其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一位老报人曾著文归纳:“采访的深度决定了写作的厚度。你赋予新闻作品多少辛苦,她就回报你多少欣慰。”记得我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听前辈讲他们当年如何步行、骑自行车下乡,如何住在农家小院,如何盘腿坐在农家土炕上,卷着农民自家种的烟叶,采写一篇篇的稿件。虽时过境迁,但他们那种深入基层的采访作风,却奠定了我采访工作的基本准则,成为我采访作风的坐标。有几件事使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4.
从北国哈尔滨来到京都采访,出了北京站往站前广场一站,望着茫茫人海,我心中就多少有些发蒙。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已举行了好几天,政协会议也临近尾声,我此行采访的重点之一——“两会”新闻中心为黑龙江省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即将举行。而我呢,一无采访证,二无哈尔滨代表驻地京西宾馆的出入证,手里连他们的电话号码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意境     
有一年6月,我采访了一名女记者,请她谈采写体会,随后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闻与写作》上。在我的采访本上,最后记了六个字:看唐诗,意境好。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读唐诗对新闻采写有好处呢?后来,我在工作中对新闻中的意境问题,逐渐有了一些认识。有境界成高格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为高格。这话对诗词来说很重要。我们只要看看唐诗、宋词,都会强烈  相似文献   

6.
我翻阅辞海,想看看先哲先圣们对“忠诚”二字有多少高妙深彻的诠释,我想用这些诠释去恰如其分地表达一个人。其实,人世间还有一本无字书,无字书往往与有字书互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只不过薄厚有别内容形形色色而已。屈指数来,我与文珊同志的忘年交已经有十几年了,我就觉得这个八十老翁是一本很厚实的书,通过与他的交往,我陶冶了情操,扩展了视野;增加了修养,提升了境界。我从他身上至少读出了三个忠诚:对党和组织的忠诚,对工作和事业的忠诚,对亲人和朋友的忠诚。  相似文献   

7.
刘爽 《声屏世界》2011,(10):55-55
行前有准备 找好契合点 著名主持人倪萍说过:“无论谁作嘉宾,只要在我的节目中出现,我都会提前到他们的住处进行采访,了解一些资料,体验对方那一份感情”。在她的节目中出现的人物访谈。虽然时间很短,但都抓住了人物的闪光点,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都缘于充分的前期准备。之所以要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找到一个契合点,使对方愿意接受采访,使话题容易打开。否则话不投机,容易吃闭门羹。  相似文献   

8.
记者:最近,中国和联邦德国的电视交流不断增多,像贵台组织的上海市民同汉堡市民的电视对话活动,使许多中国新闻界人士对贵国电视方面的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加深我们两国电视同行们的彼此理解。请问贵台有多少个驻外记者? 马:有20个。驻中国只有我一个。我来中国还不到3个月,我原来在电视一台工作,后来电视二台有一个驻北京的名额,我就从一台转到了二台。记者:你为什么愿意选择驻北京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清晰地记着这一天。2003年4月18日,已经是夜里10点半了,省卫生厅突然通知我要发布疫情消息:我省初现3例非典病人。于是我匆匆连夜从家中赶向报社。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投入到了我省这场抗击非典的新闻战役中。在这场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新闻之战中,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时时被一种责任的力量驱使着、激动着,我勇敢地走向抗击非典一线深入采访挖掘,用纸和笔激情满怀地忠实记录着河南人民抗击非典的历史瞬间。已记不起去了多少次医院、穿了多少次的防护衣,也记不起采访了多少的人和事、掉了多少次眼泪,经常是采访归来顾不上吃饭睡觉立即进入写…  相似文献   

10.
爱我黄河     
孙凯 《青年记者》2001,(4):28-29
有这样的积累和思考做准备,一旦有合适的机遇,是一定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每一个省采访几天,采访什么问题,细到×日×时采访什么,线路怎么走,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之间距离多少公里,事先都要有详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原是一个播音员,自从1985年1月主持我台的《青年之友》节目后,从采访、编辑到录音,都由我一人承担,我的感受与当一个播音员的感受是大不一样了,工作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多的创造性,也有了更自由的天地。在节目总方针指导下,如何下去采访,采些什么,怎样编辑,怎样录音等等都由我自己安排。我主持的《青年之友》节目主要是针对  相似文献   

12.
张伟 《新闻前哨》2012,(7):14-14
到农村采访前,我心中有很多担忧,如老百姓不配合,就是主动配合,可能面上的东西说得很多,很难说到点子上等。而下乡后,当我们一表明身份,无一例外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们说,记者直接到地头抓情况,来多少人、来多少次都欢迎。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派出采访组重访“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作为60年代采访过八连的记者之一,这次重返八连采访,深知个中的难处。《人民前线》报对于好八连的宣传,从1963年算起,至今已经四次掀起宣传高潮。好八连获荣誉称号的27年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军内外报纸,差不多每年都要在一版显要位置宣传八连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这次我们组织重新宣传好八连,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文章做尽,点子想绝”,差不多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了。然而,在八连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小组的同志却感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曾经问我:“采访的好坏有无标准?”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又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说它难回答,难的标准是什么;说它容易回答,易在“没有标准”。在我《新闻采访讲座》最后一讲时,就来讲一讲新闻采访好坏的标准吧!采访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是有客观标准的。从我自己的采访实践来说。成功与失败都有几条杠杠。成功的采访是:一、一次到位。不再需要补充采访;二、在写作时呼之即出,不需要再去反复查笔记本,当然核对名字、数字、地点、日期是必  相似文献   

15.
6000万元亏损竟无人知,此事触动了记者们的敏感神经这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专栏节目的记者、编辑兼主持人高韵斐在和同事们聊天时,坐在一旁负责纺织系统新闻采访的记者金璞说到,他刚采访的第二毛纺厂万德明厂长确实是个能人,到哪儿都能扭亏为盈,兼任了第十二毛纺厂厂长之后,又使一个“烂摊子”企业起死回生.高韵斐下意识地追问“十二毛”“烂摊子”之说从何而起?金璞讲起了一个令高韵斐困惑而又怦然心动的充满新闻性的情况.万德明厂长在兼任第十二毛纺厂厂长之后的一次该厂中层干部会议上向原厂长张志达询句:“‘十二毛’亏损多少?”张志达坦然回答:“可能有三四百万”;万厂长觉得其中可能还有些“水分”,便在会后私下里问张:“你老实告诉我究竟亏损多少?”张志达也显得很诚恳: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七八月间,我和首都9名记者从西宁到拉萨,又从拉萨到亚东,在青藏高原上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采访。青藏之行收获颇丰,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通讯、特写、消息十余篇,计2万多字。回顾这次采访的实践,使我从中得到一些教益和启示。要有适应环境的本领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是“生命禁区”。自己的身体能否行?我心里直打鼓。但是,我想,既然众多官兵能在青藏高原上扎根生存下来,难道我们连一个月都不敢呆? 有了吃苦和豁出去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采访开始了,对面的他侃侃而谈,我在记录。我突然迟疑了一下,我问自己,我这样一字不漏地记下来,然后传递给读者,但是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真话吗?如果有真有假,我又怎么知道,他说的,那句是真,那句是假? 我当然可以察言观色,但他久在江湖,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早已练就遇到任何问题,都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想在我这么一个稚嫩的记者面前隐藏,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18.
在记者生涯中,记不清报道过多少家科技型企业,采访过多少位成功的企业家。在采访报道时,我每每为他们的成功而欣慰,为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今天,我有幸采访了中讯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杏春,从中进一步领略到一个企业家的胸襟与洒脱、信念与...  相似文献   

19.
“在那云遮雾绕的南海上,有一片珍珠闪耀着光芒,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七十年代这支动听的歌,曾引起多少人对我国南海诸岛的美好向往。1988年,我从内地调往新组建的新华社海南分社任摄影记者,终于有机会两次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采访,历时一个多月,行程1万多公里,几乎踏遍了西沙、南沙的大小岛屿和沙洲。  相似文献   

20.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