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洗盏”辨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对其中的“洗盏”一词,《古文观止》、《中华活叶文选》和《古代散文选》都没作注,只有从曹国锋先生译注的《古文观止》的译文“洗了杯子再吃”中,看得出他对“洗盏”的理解。前三家是不是也认为“洗盏”即“洗了杯子”,由于这太简单才没作注呢,不得而知。我认为,不能把“洗盏”解为“洗了杯子”。为什么呢?(一)可以任“杯盘狼籍”而不顾,可以“相与枕籍乎舟中”——苏轼与客豪放如斯,怎么会在这里横生出这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研究中有几个老大难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辨骚》篇的归属。所有讨论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二种:总论说;枢纽和文体论兼属说。持”兼属说”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是:《辨有骚》篇“未讨论全书的基本观点”,不具备指导全书的意义。①这便实质上否定了《辨骚》的“枢纽”地位,从而只承认它是文体论之一篇。我认为,刘勰把《辨骚》置入枢纽即总论的意旨在于,通过对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的研讨和对那些“举以方经”“谓不合传”的论评的辨析,以展示他的文学基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间,在《四川师院学报》上,对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洗盏”一词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洗盏”是古人诗文在提到饮酒时常用的,例如杜甫的《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中就有“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苏轼在《岐亭五首》中也有“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这些都具有“洗干净酒杯(来喝酒)”的实际意义。不过,在苏轼的其他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中选录了苏轼《赤壁赋》一文,其中有一句"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教材中对"更酌"的解释是"重新斟酒",而对于这个"更"的读音并没有作注释。根据传统的说法,一般我们都将这个字读成"gēng",然而如根据教材注释,"更"译为"重新",作副词用,那么这个"更"字的读音应为"gèng"。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以这句话为例,将"更"字解释成"改正;改变;更换"之意,音为"gēng"。对此,笔者一直存有疑  相似文献   

5.
《辨骚》篇引人注意,不仅在于刘勰将它列为“文之枢纽”,更值得重视的,恐怕还在于它是根据文学特征,来评论作家作品的第一篇专论。它对一部划时代作品的产生;一种新体裁的形成和影响;对如何根据作品本身来评论作品的批评态度之确立;对文学艺术形象感染力的注意;对华与实,奇与正相结合的艺术规律的探索,都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一位伟大作家和一部有重大影响的作品的分析,推导出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继《毛诗序》之后,刘勰可算是一位有贡献的人。本文试就上述几点,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这次,我又翻开了这本引导人积极向上的书——《点一盏心灯》。“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灭了,再点燃。如果接连不断熄灭,或许就再也点不燃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跌倒了可以站起来,一两次失败可以走向成功,可是连续不断地失败就很可能导致真正的失败。这两者不是同一个道理吗?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自己的心灯在发挥成功的道路上,自己的心灯在发挥着潜能。如果遇到困难就停止…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现身外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这是本书作者刘墉笔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小尼姑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历来被认为是全书的枢纽、总纲。笔者认为,其实《正纬》《辨骚》都是属于文体论的部分,而《序志》中所谓的“文之枢纽”也并不是指的《原道》至《辨骚》五篇,而是另有它意。  相似文献   

9.
正"在各种赞美教师作用的比喻中,我比较能接受的是‘灯’"。这是吴非在其近期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的一句话,我很是赞同。的确,教师是一盏灯,也许我们的能力有差异,但是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而要照亮学生,我们自己就应做一盏亮灯:一盏明白的、精干的、实在的、正派的、普通的灯。一、做一盏"明白"的灯。所谓"明白"的灯,  相似文献   

10.
公孙龙及其学说已被歪曲、冤枉两千年.和他同时而反对他的观点的人,还只说他是“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是“辩者之囿”.经过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独尊儒术,他的学说成了“无道理之较,无益于治”,“术异圣人”.到了现代,公孙龙及其学说又成了“差不多只是为辩察而辩察,观念的游戏可以说登峰造极”,(见《十批判书》)“真正集  相似文献   

11.
《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关于“灯”、“灯光”的寓意,正如巴金先生所说《‘灯’、‘灯光’主要的寓意是指光明,是指对光明的向往。”不论是教学参考资料也罢,还是执教者也罢,在讲析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爱,被誉为“千古绝作”。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与评价却有很大分歧。古今研究者们,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主题上;古代研究者们的评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谕,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只是写李杨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建国以后,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论,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讽谕说;二是爱情说;三是讽谕、爱情双重主题说。 比较上述几种说法,我认为爱情说是符合作品实际的,《长恨歌》的主题是歌颂李杨爱情。本文拟从新的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读者应根据《荒原》现代主义作品的文本性质 ,根据诗人的创作倾向及其所属流派和相关流派的创作倾向 ,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更新自己的阅读视角 ,调整期待视域。唯此 ,才能一定程度上弥合SSSHE自己与该诗的理想读者之间的差距 ,才能解读出《荒原》用典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策之不以其道课本注:〔策之〕鞭打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学生译: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策者,鞭也;有双音词“鞭策”。这里,  相似文献   

15.
陈见昕先生的《字辨》出版了,拜读之后,有一些想法: 首先,识字教学方面的书,古今都出了一些,还有没有出的必要?我认为,还有必要,理由是: 其一,古今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已有的著作往往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比如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现在的人来读就不好懂。清王筠的《文字蒙求》也还是不易读。现代人顾雄藻的《字辨》,曾经风行好久,但毕竟是解放前的东西,已不适合今用。解放后,纠正错别字以及讲文字学常识方面的书也出了一些,而且也各有其价值,但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比如,左安民写的《汉字例话》,写得不错,但总共讲了510个字,太少。叶子雄、陈晨写的《文字》,讲了一些文字学常识,附录分析了六百多个易读错写错的宇,虽说讲得较好,但仍觉数量太少,其他一些专讲纠正错别字的小册子,收字虽较多,分析又往往太简单。因此,以普及实用为主,兼顾理论与提高的汉字辨析性著作,还有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17.
宋江“呼群保义,把寨为头”,在八百里水泊梁山的“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这是梁山泊众望所归的旗帜,是众英雄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我们要研究《水浒》,议论其中任何一位英雄,都不能不直面这面旗帜,不能不认真地仔细地参详这面旗帜深蕴的社会意义及其在群体意识中所能产  相似文献   

18.
《敕勒歌》是敕勒民歌。斛律金是《敕勒歌》的演唱者。称《敕勒歌》为北朝民歌则可,称其为北齐民歌则不确切。黄河前套平原(又称土默川平原)即古代的敕勒川,亦即《敕勒歌》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9.
《辨骚》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辨析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骚的一篇专论。在刘勰之前,汉人刘安、班固、王逸、刘洵、杨雄等对屈原的作品,都进行过评论,但见解不一。而刘勰,一方面指出他们“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另方面,又把屈原的作品与儒家的经典作品作了比较和对照,在具体分析了屈原作品的内容和它的艺术创造性、充分肯定它的价值和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文学见解。因而,读一读《辨骚》这篇历史上评论屈原作品的重要论文,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分析屈原的作品,而且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刘勰的文学观点。  相似文献   

20.
《风雨》三辨刘贞福《风雨》(人教版高中课标本《语文》必修一)是一首篇幅短小而意蕴深长的诗,对它的解读可以展开十倍、几十倍于它的篇幅,这里只选取三个角度,作一些辨析和品赏。一辨语言变异。诗的语言通常是生活语言的变异。生活的语言应是“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卷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