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由师生共同参与,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社会性对话为保证,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形成个性的学习活动;具有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平等,教学过程上的参与创造,教学内容上的认知生成和教学方法上的启发诱导等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对话式教学模式是贯彻对话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平等对话为人关注。平等是语文教学对话的前提。对话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对话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学生就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因此,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提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习作过程是个性化的行为过程,是有创意的学习活动,但习作过程中的选材、构思、修改,都离不开师生、生生的对话参与。教师应该让作文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对话互动过程。在选材环节运用师生与生活对话的策略,在构思阶段,运用师生与范文原型对话的策略,在修改阶段,运用师生与作文初稿对话的策略,使小学生习作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对话的过程,让对话与小学生习作同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在“聊天室”进行的“聊天式”的对话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互动、教学相长的多类型、全方位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参与整个对话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一个影响教育走向的触点,它将解构一系列不符合“对话”的教育概念,将催生一种以“对话”为基础的新教育文化。只要对话,就会有对话文化;只要有对话文化,就会有人们期待的价值形态。同时,对话又是以灵魂相互转向、精神相互回应为基本特征的人际思维互动的过程。对话双方原来所具有的对话意图、对话资源,如各自不同的知识、能力、道德、情感、态度、习惯、价值观、成熟度、经验水平、性格特征、方法与行为选择等等无不参与其中,并且始终一贯地生成对话、驾驭对话、完成对话,对对话起支配作用,从而会出现对话文化生成结果的多元化和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着以获得真理.伯布勒斯与布鲁斯认为,对话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同意或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话,英国教育家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谈到: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他还指出:在对话中我们不是互相对抗,而是共同合作。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  相似文献   

8.
王扬飞 《生物学教学》2005,30(12):18-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参与对话的前提;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对话教学有效的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是学生参与对话的法宝;实施多元的教学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目的不仪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达到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但是,反观现在的语文教学,“伪对话”处处都是:师生对话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虽是语文课学生却得不到语文训练;与文本对话只在同一个知识层面转圈,没有引向深入;对话只是个别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没有全体学生参与;对话只是一种课堂秀,本质上仍然是接受式学习。一句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对话教学的理念和精神。这不仅意味着所有参与教育的人都应该具有对话的意识,还意味着师生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和实施对话的立场.自觉地视对话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话教学则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对话理论与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必须进行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倡导并实践对话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一种话语活动.是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主线的、多主体参与的、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的对话过程。对于对话性课堂教学而言,对话精神和原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师生要共同创造一个平等、真诚、和谐,具有互动性的,全身心投入的课堂对话情景。对话性课堂教学模式也呼唤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作用,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构建对话的教学氛围是基础,多种阅读方法并用是重点,多角度培养创意阅读是灵魂。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的主体,否则,不能构成对话。在对话中展开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有丰富内心世界、自由意志、独特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同样,文本不只是被解读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丰富召唤的结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本文就对话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勤福 《教书育人》2005,(12):54-55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参与交往的一种交往行为,对话是教学交往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所谓对话,是指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说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是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可见,交往沟通、对话言说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行为,双方既是言说者又是倾听者,不是一方只作为言说者,或只作为倾听者,而应是双方相互倾诉、相互倾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16.
对话式教学法的实践华南师范大学孙艺芬所谓对话式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对话的形式。它是当代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对话式教学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确有一定效果,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笔...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对幼儿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是对其主体地位的一种认可。它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是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故事文本内容,巧妙调动幼儿参与对话的积极性,让对话成为幼儿积极体验式学习的有效平台,语言《吉吉和磨磨》教学中,教者就力图彰显该理念,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对话幸福。  相似文献   

18.
一、以学定教,适时引导。《课标》所讲的“对话”,要求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才有可能发生“感染”、“激活”、“碰撞”等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活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离开  相似文献   

19.
林修英 《辅导员》2010,(18):I0003-I0003
对话是师生或生生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是双方共同参与的互动。对话折射着人性的光辉,散发着互动的气息,涌动着生命的灵性。有效对话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融合只有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数学模型,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使用进行不着痕迹的关联上。  相似文献   

20.
朱克涛 《现代语文》2014,(11):13-14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能否积极有效的展开对话,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对话活动中去,关系到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因为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思考、表达交流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的态度。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来探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对话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