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语用失误是指在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信息误导和信息交际障碍等。对话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作为中介的一种间接的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进行对话翻译时。由于语境差异而产生信息误译和信息交际障碍也能形成语用失误。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对比,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角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揭示语用失误在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某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总避免不了语用失误,从而影响信息的交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又是形成翻译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产生的后果要比语法翻译不当造成的错误严重得多。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有时受话者会将其归咎于对方的人格问题,甚至看成是一种冒犯。因此,在英语翻译中,只有正确把握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并对其具体的语境进行合理的语用对比,即通过语用翻译才能使语言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语用学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使用者以及使用的环境。而语言的使用又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暗示。本文将通过相关例证来陈述跨文化语用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翻译则是语用学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结果.语用等效包括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所达到的等值效果,使用语用等效原则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语用失效.从语用学角度来认识翻译的社会功能并以语用对等为原则进行翻译转换,是克服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语言学习和翻译遇到了更多新的问题和状况。语用失误在对外交流中屡见不鲜,因此语用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本文探讨语用失误和语用翻译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和影响,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语言语用问题是影响跨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语用问题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套用母语的表达式和误用目的语的其它表达方式。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习克服语用错误,培养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随着跨化交际的日趋频繁,语用失误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师的重视。国内外很多学及语言教师对语用失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在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的。然而,她对语用失误的定义及分类因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而存在局限。章阐释了跨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并分析其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9.
从分类、共性、差异三个角度对语用能力与翻译能力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语用能力与翻译能力都是通过研究使用中的语言来分析人类的交际行为;都注重语境分析;都将社会文化因素作为重要的分析参数。二者差异之处在于,语用能力侧重言语行为的推理,翻译能力更关注语言分析之后的跨语际再现;语用能力分析语言与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能力则更进一步关注其后续的语境重建能力。语用能力对翻译能力的构建具有启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语用学中的语用移情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英汉翻译中,语用移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会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的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从而能够成功的进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论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使用受其所属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常会因为源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语用差异而产生各种语用障碍或曰“语用失误”。要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过程 ,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更要注意其语境的得体性 ,重视语言形式的文化意义及其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言语交际中,对语境进行正确的认知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由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会发生负迁移,从而对语言形式的使用语境产生认知上的错误。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即是言语者因文化差异对语境进行错误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语用充实是听话人根据语境对话语进行语用加工的过程,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认知模式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词汇语用充实在多方面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应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翻译中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14.
ZHOU Hua 《海外英语》2014,(12):282-284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backgrounds,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criteria and ways of expression concerning politeness and different peopl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politeness. And languages differ greatl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in expressing and judging politeness.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ir difference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y even cause seriou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s. In view of such observations, it intends to probe into inter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caused by improper use of politeness which substantially improves the language user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 awareness. Therefore, such an exploration undoubtedly would increase the culture awareness of language users,decrease pragmatic failure and help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5.
在英汉交际中,相关的语言和文化因素作为信息不断出现在大脑中,以模式最终成为图式储存在大脑的长久记忆之中,形成语用规约。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因为不同的本土文化图式而遵循不同的语用规约,在交际中激活的本土文化图式可能有悖于异国文化,相互冲突就会使语言使用在特定的语境里显得不得体,造成语用失误。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英汉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可分为言语行为方式、面子、礼貌、顺应、隐含意义、语类、语境等类型。洞察英汉认知图式的巨大差异,有助于减少、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交际中普遍存在,其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也是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语用策略。模糊语言具有的不确定性、确定性和多样性特点被广泛使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并且模糊语言的产生受文化因素影喃深刻,如传统习俗、地理环境、文化语境和价值体系等;模糊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其独特的语用功能,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观念等都影响着跨文化背景下的模糊语言的使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模糊语言分析同时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运用及其与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学科。作者通过分析翻译的交际特性,指出语用学的理论可以被采用作为研究翻译问题的工具,因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语用学本身就是在交际研究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将其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相联系,作者提出了语用对等的话题.同时。也从语用对等角度探讨了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两个等效理论的基础上。对翻译中在实现语用等效的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和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habits and customs, log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cultural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ere are pragmatics differences in social greetings, thanks, banquets, invitations, and apologie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habits with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s and language features and study the pragmatic failure led by peopl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文化差异常导致源语与目的语之间信息不对称,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者语用前提不对称。在很多情况下,语用前提涉及文化背景因素,因此文化背景因素处理是否得当就成为了语用前提是否对称的关键,进而影响源语和目的语信息对称程度。适当补充相关的语用前提,可使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达到高度对称。  相似文献   

20.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 ,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 ,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 ,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 ,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