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并以此标准对美国各综合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斯坦福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包括培养领导型教师的愿景、分类培养教师的目标定位、融合型课程结构、"递进式责任制"实习模式、以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术研究为依托的质量保障等.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可以在借鉴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源优势,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性,深入挖掘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价值,以培养具有专业权威的领导型教师.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与教师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传统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机构建立最早的国家,教师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世纪60年代法国大学开始真正介入教师教育。1991年后,法国在各大学区创建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将之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学水平的教师专业培养机构。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教师职前培养达成综合大学水准,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教育有机整合,从而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面向21世纪,法国针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改进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小学教师的培养,对师范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战后,美国中小学教师全部由高校培养。据统计,美国现有中小学教师中,无学士学位者不到10%。在日本,战后停办了师范学校,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均由大学培养。教育大学和综合大学教育系均以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为主。英国于1972年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后小学教师主要靠综合大学和大学教育系培养。  相似文献   

5.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职前教师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澳大利亚的大学特别重视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创新教育实习模式: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阶段性的教育实习方式,多样化的教育实习内容与标准,多元化的教育实习评价主体.借鉴澳大利亚经验,我国大学应加快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采取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方式,丰富教育实习内容,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实习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深刻影响了职前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模式。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阶段分析,发现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演变动力为特殊教育教师的表象胜任力的范围扩大、内容更新;深层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教师胜任力从静态走向动态。形成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特殊教育发展现实紧密联系、基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认识不断改革职前培养方式、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标准以规范职前教师培养的特征。最后,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实,提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现状以及大学教师职业特性,可以将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分成三种模式:纯粹的学科专业型、学科专业主导型、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并重型。学科专业主导型模式既遵循了大学教师的成长规律,也兼顾了大学教师培养与成长的实际,是当前大学教师职前培养体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教师驻校模式",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它主要是针对城市学区优秀教师缺乏和新教师流失过大,而传统的大学教师培养,选择性教师计划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又无能为力的困境而提出来的教师教育第三条道路.它通过一年的驻校期和三年左右的入职指导期,成功实现了职前与入职的一体化,提高了教师留任率;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师资培养质量;中小学重组,优化了教师专业学习环境;为城市学区提供优秀师资,促进了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由高等院校(包括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共同承担融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我国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顺利进行。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应加强理顺内外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责任,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师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