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文章,不仅要水平,也要有生活。据传,苏小妹新婚之夜,设了三道题考新郎秦少游。三道题如都答对,便用玉杯饮美酒三杯,入洞房;若只答对两道题,则饮清茶一杯,不能进门,明日再考;如只答对一题,那就只能呷一口淡水,还要罚在外厢房读书三个月了。秦少游也是当时才子,第一道题要求和诗一首,第二道题是猜出诗中暗含的四个人名,秦少游很快就过了关。这第三道题是对对子,没想到五六岁便会对对的秦少游,这次却被难住了。苏小妹出的上联是:  相似文献   

2.
有一道地老天荒的趣味数学题:树上有三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我上小学时,老师也讲过,现在孙子上小学了,老师不讲这道题了。我  相似文献   

3.
郑林 《教育文汇》2008,(3):51-52
初中时遇到一道作文题,陈述了三种教学生画苹果的方法,要求答题者讨论其优劣。第一种:教师在学生面前画苹果,学生跟着画;第二种:教师摆出苹果,学生看着画;第三种:教师将苹果给学生看一看,学生想着画。我那时的中学没有美术老师,也没上过美术课,弄不明白其中的区别,所以这篇作文没写成,一直觉得遗憾。后来自己做了美术教师,就把这道题给了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位数学老师为入学一年的孩子出了一道题: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由于打字员的疏忽,这道题被打印成: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老师想,题错了,也就不可能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5.
张美如 《师道》2007,(10):38-38
今天看到学生做的一道数学题,泪水不禁润湿了我的双眼。那道题涉及的文章是这样的:那时,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试卷发下去后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6.
一、出活题考能力的方向应该肯定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这己逐渐为大家所接受。许多热心于教改的同志有个最大的忧虑是怕高考题不重视能力,而侧重知识。可喜的是近两届考题在这个方向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明确。第一,考题减少了靠记忆得分的成分,增加了靠理解得分的题量。今年考题需要凭记忆得分的只十二分:一是把十二首诗歌按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归类,二是找出由课文中摘出的三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数理化》编辑部请我给广大中学生就如何提高科学素养说几句话,我想这方面我已讲得不少,而现在许多学生热衷于解题,我就给大家提供两道物理题吧.这两道习题,一道是我在南洋模范中学念高二物理时,俞养和老师出的考题:另一道是我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念理论力学时,周培源老师出的考题.事隔半个多世纪,但是对这两道考题却仍然印象深刻.当时我很侥幸地在考场上做了出来,但很多同学都没有考及格,可能是因为时间太匆忙了,现在转抄下来,送给《中学生数理化》的读者们,希望你们做完这两道题后能受到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8.
它就是它     
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决赛中,考题是一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苹果?!都见过吧?见过。咬过吧?咬过。知道咬一口是什么样子吧?也知道。那咬过一口后有什么意义呢?不知道。不过这只是我不知道,而不是别人。一个苹果,很普通,被咬一口,我想是很好吃的。可是我只知道它好吃,但我不知道它还有什么特殊含义。作文书中的文章将它写得很不一般,通过它看人性,看社会,看生活。从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狄忒到现在激烈、紧张又充满压力的高三生活。也有人通过它看亲情,看友情,看爱情。从真挚感人的母子情,没j行感情的父母情到最浪漫却又最虚伪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在静电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一道考题提出了质疑,说明在对平行板电容器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个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道题。该题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曾在一所农民工小学一年级教书。有一年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算术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了10个苹果,每人可以分得几个苹果?本来,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1.
由一道考题想到的泊头师范李同贤一次,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问一道数学小测题,我看了后不禁吃惊。那道题的题目是:把1至9九个数填入图”中的“□”内,使各行各列各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5。这是道三级幻方题。其常见解法有二:1.杨辉法:九子排列,上下对易,...  相似文献   

12.
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道题应该很简单。  相似文献   

13.
笔者听过一堂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课,课题是“分数的意义”。教师对于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讲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引导学生自编了许多题目,起到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理解的作用。不过在被听课同仁大都看好的一道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道题实质上是一幅图,图上画有1只桃子,1个西瓜,2只香蕉和4个苹果。苹果中又分为两类:红苹果与青苹果各2个。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幅水果图,即兴编题,并接着自己说出答案。于是,学生编出了各种题目,并叙述出题目要求的分数。如:  相似文献   

14.
桌上放着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考生们对它写出了千篇万篇不同的文章;也正是因为这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很多考生跨进了自己向往的高等学府。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小时候,是妈妈咬了一口苹果尝尝,再递给我:“乖,这个苹果甜,快吃吧!”于是我吃得津津有味。长大一些,是我把苹果咬了一口,再递给妈妈:“妈妈,这个苹果酸,我不想吃。”于是妈妈摇摇头,皱着眉头把苹果吃了:“扔掉实在太可惜了。”再长大一些,和朋友们一块儿吃苹果。一次,桌上摆着一个苹果,不大,青皮,但对于渴得要命的我们确实很诱惑。可谁都不知这个青苹果是酸…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高考福建省语文卷的第17题是一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很好、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试题。这道题被许多教师认为是这份试卷的一个亮点。这道题亮就亮在材料的选用上。既为语言文字运用,自然地就要着眼于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福建省语文卷的第17题是一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很好、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试题。这道题被许多教师认为是这份试卷的一个亮点。这道题亮就亮在材料的选用上。既为语言文字运用,自然地就要着眼于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道试题 ,一旦被墨水污染之后 ,便成为一道残缺的考题。如何正确处理这类考题呢 ?本文以 2 0 0 1年的中考题为例 ,分析说明解答残缺考题的思维方法。例 1.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 ,不慎将墨水瓶打翻 ,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 :“甲、乙两地相距 4 0千米 ,摩托车的速度为 4 5千米 /时 ,运货汽车的速度为 35千米 /时 ,?”(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文字 )请将这道题补充完整 ,并列方程解答。 (2 0 0 1年吉林省中考题 )分析 :由于题中被墨水覆盖的部分正好是题中所要提问的部分 ,因此 ,此问题可以看作是一道结论开放型考题。即可补充“两车…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8,(7)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9.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道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数学第七册三步应用题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可以用拆合法。“拆”是拆开的意思,即把一道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拆成两道或三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反之为“合”。例如第七册第72页例1,这是一道较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拆合法讲述这道题可以突破难点,也使学生很容易解答这种类型的题。在拆这道题之前,我让学生把75×5这道算式题叙述成文字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