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教师命题原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写作“无米下锅”或内容千篇一律;二是作文训练过程指导过细;三是教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应围绕这几个方面着手。一、命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命题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文题目出得好,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写出的作文也会内容新颖,见解独特。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前,要在命题上…  相似文献   

2.
综合当前作文教学的环节,相当一部分教师走进了误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指导过细,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扼杀了学生创新的动力,指导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3.
英国“写作前准备”相当于“作文前指导”,是其母语教材的一个固定栏目。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怎样的作文指导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严格地说,“作文指导”包括作文前指导和作文后指导(作文批改与讲评)。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前指导时,往往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例,  相似文献   

4.
朱莲莲 《教学随笔》2016,(9):107-107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总觉得无“法”可寻,甚至出现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雷同等情况。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立场的语文教学,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走进课堂前,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解读的深度、作业的布置,甚至教学语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与处理,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冯尔娜 《甘肃教育》2008,(23):29-29
语文教师心里都明白,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两怕一怪”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两怕”指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一怪”指对作文教学不重视,花费时间少。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即紧扣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五个环节。这一过程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中使学生的写作走进了一种误区。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探究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广东教育》2011,(9):27-28
一、课题解释及实验成果 散,即发散思维;合,即辐合思维。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即是把语文课堂分为发散思维课和辐合思维课两种基本课型。力图把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找寻“做作文”的依据误区之一:拘泥环节,耗时太多我们的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精耕细作的多,大胆放手的少;按部就班的多,勇于创新的少。作文教学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教师命题,并指导审题;学生写初稿;教师抽样点评;学生自改;教师修改;学生誊抄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作出评价;教师总体讲评。这样做耗时较多,冗杂呆板的教学步…  相似文献   

8.
以教师精批细改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作文教学,教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收效却甚微。究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几年来尝试着将传统作文教学的三个环节——教师作前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讲评——扩展为七个环节,即: 1.教师作前指导。每次按计划讲授一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往往会出现“跑题”或选材不当等毛病。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口述作文”的反复训练,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作文指导课上的“口述作文”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剖析了命题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以及怎样突出主题、详写略写、安排作文结构等方面。要求学生把构思的作文内容口述一遍,再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来完成。其步骤如下:第一步:粗说中心和选材中心是文章的主题、纲和灵魂,它贯穿于全文,统帅全篇。指导课上,我让学生按题目的要求,先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作得怎样,关系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快慢。对这一项工作,大家都很重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多就少改”、“精批细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重点地批、全面地改”,组织学生互相批改、指导学生自己修改,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有它们的“理论根据”,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效果。平日同语文教师接触,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是十分精细的。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笔者并不赞成语文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后者显然缺乏辨证地思考: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不应忽视,小学作文评改面向的是练习作文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需要课…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本文首先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误区,并分析了误区存在的原因,接着重点阐述了四大作文教学的“弦外功夫”。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误区(一)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不少家长、教师都认为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因为部编版小学《语文》就是从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始设置“习作”板块的。殊不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14.
◆聚焦◆ 作文教学精彩纷呈,但遗憾也多.从作文指导的时间轴上考察,重两端、轻过程的做法非常普遍:煞费苦心地想好一个训练的题目,苦口婆心地进行审题指导,此谓之“前端”.然后布置写作,至于写作过程学生的思维状态,一概不知,一律不管——还振振有词说“思维黑箱”本来就是打不开的.学生交上作文,教师审阅后,再来一节讲评课.讲评课也不是再修改的环节,而是终端评论,此可谓之“后端”.一次写作教学就此结束.  相似文献   

15.
要说“绿色”作文,首先得说说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笔者身在教学第一线,听过不少教师的作文课,了解些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指导、批改、评讲的情况,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主张程式化作文,造成学生学会了“凑、抄、套”,作文不动脑筋;有的老师平时不重视作文,除了布置作文题目外,很少进行作文指导,很少有作文专题评讲,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让学生背诵《小学生作文选》上的范文,诸如“家庭篇”、“学校篇”、“社会篇”中的篇目1至2篇,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这种做法违背了作文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潜能。不少学生在这样的作文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遗憾和悲哀。  相似文献   

16.
龙敏 《语文天地》2019,(1):44-46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虽有其可取之处,但还需强化“过程落实”,此环节一旦缺失,指导就犹如空中楼阁;不少作文指导课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其自主独立性被压制,才智得不到最大限度地激活。长此以往,学生表达的欲望消解。如何突破这一困局?以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为例,我...  相似文献   

17.
王杏 《考试周刊》2012,(10):43-43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学生厌学、教师怕教是目前作文教学较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减负”令下,许多学校将“减负视为目的,认为只要学生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就实现了“减负”。这就太片面理解了“减负”的含义“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某些过重的负担应“减轻”,但不足的负担应给“加上”。在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减”与“加”的手段实现增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传统的小学作文指导课的最基本范式就是每单元教学的两节作文课,第一节课的前半节课为作文指导,后面的一节半课为学生作文或简单的反馈性习作点评。这种程式化的模式,像一只固化我们作文教学思维的盒子,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行为。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主题性的实践探究,感觉到我们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亟待积极理性地走出传统作文教学指导课的盒子。我以为,如果教者善于延展作文指导教学的时空,往往能创造出快乐作文、成功作文的新境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  相似文献   

20.
“找准发散点———诱导发散思维———进行集中(凝聚)思维”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作文教学中运用此法指导学生审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吃准题目的含义,明确取材的范围和写作的重点。现以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写《校园新事》的审题尝试,做具体说明。抓准发散点文章题目中的发散点往往是文眼、文旨。根据学生以往的写作实际和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我在备课中,决定把文眼———“新”作为发散点。因为是写“校园”,不是校外或其它地方,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要写“新事”就要求选择材料非一般化,非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