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报道,老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在坐的小朋友:这是什么?所有的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圆圈。竟没有一个孩子将这个圆圈想像成苹果、太阳、烧饼或其他什么的。孩子思维的趋同性或一致性,实在值得我们反思,是不是我们哪里出了毛病。”我们哪里出了毛病,居然连孩子的想像力也如此匮乏,当然需要反思。我决定也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当一个圆圈在黑板上画好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问大家一个很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连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看小朋友们会不会…  相似文献   

2.
保护小树     
所有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中间竖立一根木棍,代表小树;一个小朋友扶着木棍,当“护树勇士”。游戏开始。围圈的小朋友手拉手,边走边说:“小树小树快长大,我们都来保护你。”“护树勇士”大声说出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例如:“奇奇,请你来保护小树!一、二、三!”说完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分 诗歌创作指导课 一、谈话导入 走进课堂,教师在黑板上画下一个圆:“这是什么?看看谁的回答最有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回答:圆圈、太阳、小朋友的脸、地球、皮球……教师再继续板画,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太阳。“到底是什么呢?”“太阳!”学生齐声回答,并热情地和太阳打着招呼,表达自己对太阳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徐晓丽 《学周刊C版》2010,(2):116-117
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人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是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嘴巴;然后又问一群小学生,小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如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多,倒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个大学教授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一个圆圈后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小朋友的答案多得不得了,一个小朋友甚至随口说了十多个答案:苹果,蛋糕,月亮,足球……大学教授将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几个博士生,博士生们瞪着黑板想了大半天才做出回答且几个人的答案基本一致:半径大约是多少的椭圆。小朋友的答案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到了孩子的眼光与稚气,也看到了孩子敏睿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而我们的博士生们,经过了十多年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思维完全被束缚了,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思考已习惯于程序化、标准化,所以…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作文题照例是60分的材料作文题,题意是这样的: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一本杂志上登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幼儿园的一位女教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时,举起了一幅图画,那上面除了一些规则的横竖道道之外,什么图案都没有。孩子们“哄”的一声大笑起来。这位教师却微笑着向大家说:“老师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小鱼追小虾游戏说明:幼儿围成一圆圈,请两名幼儿分别扮小鱼、小虾。音乐起,“小鱼”追“小虾”。“小虾”向后跳一下,“小鱼”必须站住不动;“小虾”跑,“小鱼”再追;“小虾”向后跳,不得少于三次。音乐停,“小虾”跑到原来位置。未被“小鱼”逮着则为胜利,否则罚表演节目。(方青编)小袋鼠游戏说明:小朋友1、2报数,报单数的小朋友扮演小袋鼠,报双数的小朋友扮演袋鼠妈妈,围成圆圈拍手伴唱。报单数的小朋友比报双数的小朋友多一人。“小袋鼠”按歌词内容在圆圈中跳来跳去,当歌曲唱到“呜”时,“小袋鼠”要赶快贴到“袋鼠…  相似文献   

11.
一日请小朋友说说圆形看上去像什么。一个幼儿回答:“圆形看上去像舞厅的转灯。”还有一日,请小朋友认读中国的 “中”字,一个幼儿说:“老师,我认识,这是麻将牌红中的‘中’。”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他们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7,(10):32-32
“逛公园”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玩游戏。歌词内容简单且重复.旋律电较朴实,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演唱要领,歌声欢快又整齐.接下来我宣布玩游戏,孩子们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倾听游戏规则:人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前奏时于拉于站立;第一段时圆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逆时针走,中间一位“爸爸”顿时针逛公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14.
丢手绢     
在院子里,我们八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好大的圆圈,开始做游戏。我拿来一块手绢,从小朋友的后面轻轻走了一圈,然后,趁一个小朋友不注意,把手绢丢在他的身后,赶快跑回原地蹲下。那个小朋友捡起手绢,丢到林林后面,可是,林林反应很快,马上捡起手绢来追他,一下子把他抓住了。“哈哈……”我们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丢手绢$湖南省郴州市一完小二年级@蒋鲤骏  相似文献   

15.
章睿齐 《师道》2008,(4):1-1
在我们要毕业时,我们请教授赠言。教授没有说话,而是在一张大白纸上用笔画了一个圈——在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和一些朋友。 教授不紧不慢地说:“这是你的舒适圈。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你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学会思考许多人认为头脑长在学生身上,他想什么当然是他的自由。然而,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美国的母亲指着纸上的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o”(英文字母),而就是这个同样的圆圈,在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是太阳、是葡萄、像乒乓球……”  相似文献   

17.
游戏说明: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开碰碰船者,在圈内小跑步,手做握方向盘动作。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拍手,唱到“碰碰碰,碰碰碰”  相似文献   

18.
沉默不是金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说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场景1:一年级学生组。小学生们看了黑板上的圆圈之后,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是个月亮!”“怎么是个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是个乒乓球!”“是烧饼!”“是鸡蛋!”“不,这是老师的眼睛,发脾气啦!”场景2:初中生组。一个常考第一名的尖子学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起了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节目主持人问:“他答的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节目主持人又问:…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个教例,很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玩味和反思。 课上,语文老师向小学生出示了一棵洋花萝卜,问道:“这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小手如林。“是白色的。”“是粉色的。”这时,老师向第三位小朋友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接着,又问第二个问题:“这萝卜是长在哪儿的?”从小就生活在城里的小朋友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20.
中秋赏月     
中秋的夜晚,天色渐渐黑下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观赏月亮。“月亮出来了!”我抢先说,“月亮又大又圆又黄又亮,真像一个大圆盘呀!”妈妈说:“月亮真像小朋友贴上去的一个圆圈呀。”我说:“我们来给‘月’组词吧。”我先说了一个“月亮”,妈妈说了一个“月光”,爸爸说了一个“月饼”……不知道嫦娥姐姐是否听得到我们一家这样热烈地大谈有关月亮的话题。指导老师:刘新艳中秋赏月$新疆北屯中学四(1)班@黄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