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是创造的开始,"问"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作为工作切入点,让学生从被动地"答问"到主动去"发问",这样就一定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一位老师与校长争吵了起来—— 校长说:"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你必服从安排." 老师说:"为什么随意调整我的工作岗位?明显是歧视我,我就不服从这样的安排!" …… 原来,有一个年级少了一位语文老师,校长决调整教师的岗位,抽调一位老师去这个年级任课.因为事先没有和这位老师通气,工作安排属于"命令式"的调整,所以这位老师感到委屈,不同意校长的调整,跟校长争吵起来.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跟老师争吵起来.争吵不但伤感情,也伤管理进程,让管理走进"狭路",甚至是"死路".老师为什么会跟校长争吵?因为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给老师设计好"退路".什么是"退路"呢,不妨先听听另一位校长的"退路"智慧.  相似文献   

3.
十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越来越产生一种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学生起哄、谩骂老师、给老师脸色看是经常的事,殴打老师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老师的尊严和威信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激荡起学生学习的创新火花呢?我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学要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建构起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在“自主选择”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教师总会面临一种尴尬局面:教师不停地解读文本,可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那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读文本",裸眼"读书,激发起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中肯的评价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报上一直在大声疾呼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可人们却忘了和中小学生一根藤上连结着的另一个“苦瓜”——中小学教师。这里,笔者憋不住  相似文献   

7.
“评价”在以往的教育观念里,只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思想否定了以往学生的惟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的观念,倡导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这样做不但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有这样一道题:莎莎看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40页,5天正好看完。而结果只用4天就看完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看多少页?此题一般的解法是:先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再求出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最后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看多少页。当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解答后,我又这样引导启发同学:同学们能否换个角度思考此题?找出一种简捷的做法?学生沉思,有的学生低声说,就是这种解法,还能怎样解?这时,我没有急于获得答案,而是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向老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在预料之中 ,有的则在预料之外 ;有的问题有回答的必要 ,有的则无讨论价值。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呢?我以为原则上得给学生一个“说法”。这个“说法”角度可以灵活 ,内容可有详有略 ,但必须真诚 ,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从而保持并加强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对于虽然有价值 ,但只要学生认真读读书或稍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要责怪学生“读书不细”或“不动脑筋” ,而要用激励性的话语引导他们去再读、再想。只要他们读出来或想出来了结果 ,自己就会认识到遇事多想的重…  相似文献   

10.
吴贵栋 《甘肃教育》2011,(21):75-7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课堂讨论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的讨论更加有效,语文教师怎样做才能当好课堂讨论的“舵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尝试着做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有让老师骄傲的“三好学生”,也少不了让班主任闹心的“问题学生”。怎样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笔从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给“问题学生”留面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胡全斌 《中国德育》2012,(16):68-69
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是个外柔内刚的人,他的笑容被称为最厉害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14.
刚上课,老师拿出成绩单开始念成绩:“李某98分,陈某94分,王某30分!王某30分!王某30分!”这时,王某突然站起身说:“30分也是你教的!30分也是你教的!30分也是你教的!”声色俱厉,连说三次,然后愤愤地坐下了。此情此景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师爱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情感。它既包含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批评,同时又兼有父亲般的宽容,慈母一样的疼爱。然而,要想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你就要首先尊重他们、了解他们。上述故事中的老师也许并无恶意,只是强调一下,这名学生的成绩考得太差了,重复的目的只是为了警示他,下次注意。但学…  相似文献   

15.
16.
17.
表扬是肯定成绩、给予荣誉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教师引导、调动、激励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表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相反则影响情绪,挫伤积极性,产生不良后果。怎样表扬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8.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这一课的教学在活跃、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看得出学生学得很投入。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学生收集到很多有关雷锋同志的故事、日记、名言名句等,学生对雷锋同志了解较多,对课文内容理解较深,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各抒己见……突然一声响亮的童音响  相似文献   

19.
留过两次级的小勋一报到,便递上病情证明书:“右腿骨折未愈,不宜参加劳动和锻炼。”我打量他那和我一般高的身材,疑惑地问:“能做课间操吗!”“不能。”他瓮声瓮气,低着头。“小勋,抬起头来。”谁知他越低越下了。看着他无地自容的样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一定要让他恢复起做人的自信心。 一次,省教研室要我到广州考察,火车票由市实验学校买。我没有时间去拿,对在校吃饭的学生说:“谁愿意帮蒋老师出一趟差?”手举得象小树林  相似文献   

20.
王福强 《教师博览》2022,(23):62-64
<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李晓燕曾经就“中小学生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有29.14%的被调查者表示,曾多次遭遇过学校随便停课或改变教学计划;有24.14%的被调查者表示,曾多次遭遇过教师无缘无故不来上课,或来上课却应付了事;有35.1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多次被教师罚站在教室外,不让上课;有12.1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多次不被允许参加集体活动;有38.1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课外活动不够丰富多彩;有58.14%的被调查者表示,否认或不能确认自己“上学是轻松愉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