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脱离实际,使得学生的习作缺少生活气息的现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提出了“积累素材,走进生活;改革命题,贴近牟活;积累语言,描绘生活:优化评价。创造生活”四个指导策略.以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4.5广西教育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指导上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作文的评价形式单调、效能低下。这些都与以“创新”为内涵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体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一、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1. 创设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5.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是我校参加的一个省级课题。儿童生活习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赋予教学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6.
林彤 《生活教育》2015,(7):108-110,107
本研究针对学生习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等问题,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借鉴陶行知“千分法”量化方式,制定“行知式”作文评价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评价单为指导依据,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在自评、互评中思考,在不断的自我修改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如何在作文这个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实施创新教育、优化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优化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突破,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一、沟通习作与生活的联系,启迪创新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在写法上指导多,内容上指导少,因此,“空洞无物”、“表达平淡”成了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通病。叶圣…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本教育、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在“本色作文导写”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可组织师范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论”“写作学”教师与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范生与中小学生结成对应关系;在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深入系统地进行“本色作文导写”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并将探索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引导中小学生回归作文的“三本色”:即针对当前网络背景下中小学习作主体“虚无化”(无我之文)还习作主体的生命本色;针对习作内容“空洞化”(无物之文)还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针对习作形式“模式化”(无特色之文)还习作形式的生态本色(下文简称“三化”“三无”“三本色”)。  相似文献   

9.
在人本教育、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本课题主持人“本色作文导写”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深入系统地进行“本色作文导写”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将探索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引导中小学生回归作文的“三本色”:即针对当前网络背景下中小学习作主体“虚无化”(无我之文)还习作主体的生命本色;针对习作内容“空洞化”(无物之文)还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针对习作形式“模式化”(无特色之文)还习作形式的生态本色(下文简称“三化”、“三无”、“三本色”)。  相似文献   

10.
儿童生活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1.
优化作文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俗话说:我手写我心.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生活体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习作语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语言是基础性工具,而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今天和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确立"围绕学生的生活需要进行习作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生活为切入口,畅通作文的"源头活水",让习作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作文过程生活化".通过对统编教材中高段习作教学课堂的实践,探究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优化习作教学,以提高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理论网页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过去,学生习作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中心思想已被框定,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素材。这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他们逐渐练就了一套奉命作文与应试作文的本领,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儿童的情趣。我们摒弃“立意本源”并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而是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着眼点不仅仅是作文本身,而是学生作文的态度。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使评价走向日常化、通俗化、人性化,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环境和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所有这些,都在呼唤教师的评价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成为照亮学生生活和心灵、照亮学生一生的永恒之“灯”!  相似文献   

15.
黄海森 《教师》2015,(6):75-76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要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验”是江苏省锡山市自能作文的子课题。我们以现代教学论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等理论为依据 ,在市教研室和著名特级教师徐永森的具体指导下 ,通过二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 :“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惟一源泉。”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 ,但习作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许多专家都一致认为 ,生活越充实 ,作文内容就越丰富 ,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因此 ,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 ,创设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叶刚 《小学语文》2011,(12):33-35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却始终难以解决。近年,笔者从“必修课”(优化习作指导)、“阅读课”(相机读写结合)及“生活课”(活用生活资源)三方面着力,以“三课”联动方式,在习作教学实践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提升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生活,所以精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学生习作。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习作表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施鸿梅 《考试周刊》2013,(68):45-46
习作教学走向应以学生的兴趣、交流、发展为大前提,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以学生的终生受用、终身发展为主旨.习作教学既不能放弃作文“技巧”的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和兴趣的培育和激荡,与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评价相一致,践行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作文指导方法生活化.作文评价方式生活化等方面的尝试,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不但能够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敷衍作文、为文造文的现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