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文献,它兼具根本法和纲领的性质,即把人民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用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下来,同时又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这部《宪法大纲》虽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规定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区域开展宪政建设的伟大尝试。它第一次使工农劳苦民众成为中国人权主体;它确立的苏维埃宪政模式,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雏形;它通篇贯穿的人权保障精神是新民主主义宪政重要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人权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开展工人运动和维护工人、农民的权益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种种权利,是百余年来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作为最迫切的任务,在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施政纲领和法律条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主张集中在废除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权利方面.建国初期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对中国宪法的发展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性法律文件,从其内容来看,反映了毛泽东革命早期的一些法律思想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为:毛泽东法律思想的政治服务性;毛泽东法律思想的人民性;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包容性。对这些特点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解读毛泽东早期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5.
苏区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内战争的环境里,苏维埃政府仍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二条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①各级苏维埃政府把搞好教育工作看作是“争取战争的胜利与苏维埃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②,批判了把教育工作同革命战争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  相似文献   

6.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对此,教材这样表述:“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7.
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1945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那次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1957年的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一再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又一次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9.
《考试》199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一切劳苦民众的……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在中  相似文献   

10.
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从它产生的历史过程看.《大纲》的颁布正是中华法系开始解体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它的内容和形式看,已初步具备宪法的特点。《大纲》比之《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具有首创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使我党首次成为局部地区的执政党,毛泽东作为其领导者,开始了以执政党领导者的身份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实践。对毛泽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予以反思,对于加强当前执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是中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初步实践。这一时期,它勾画了联邦制与单一制结合的混合国家结构,健全了中央与地方政权机构并初步划分了双方的职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监控和双方的沟通。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断续性、法律规定与现实差距大、移植性等特点,其中一些教训值得后人吸取。  相似文献   

13.
“一苏大”会址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地的选择,是中共临时中央(通过苏区中央局)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自己的苏维埃区域规划,以及反“围剿”战争的形势、赣南苏区的地理民情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并刻意经营的结果。所谓选择瑞金是红一方面军总部和苏区中央局进驻叶坪以后,才临时决定的说法,缺乏史料依据,且有悖于史实和常理。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苏联始终密切注意中国局势变动,作出许多评价。评价以1981年为界,之前批评性内容占主流,之后客观性内容逐渐增多。苏联的评价涉及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对内政策走向,对外战略变化等四个方面,总体认为中国脱离极左,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和帝国主义结盟,一步步走向极右。苏联自认为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改革开放不可能成功,失去了借鉴中国经验的历史机遇。在苏联已经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走过而立之年时,历史警示依然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把蒙疆定位为“特殊防共地区”,赋予其反共防苏的使命。蒙疆政权全面开展反共活动,除采取军事行动和强化社会治安外,还在舆论宣传、教育和宗教等文化方面,进行反共宣传和反共教育。日伪试图通过这些活动,从思想上愚弄、麻痹民众。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后,面对中共临时中央推行"左"的"进攻路线",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所作出的军事决策,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从而能够指导苏区军民夺取对敌斗争的胜利,也呈现出周恩来军事决策的基本特点。这些基本的特点主要包括:坚持军事决策的实践标准;贯彻军事决策的全程指导原则;确保军事决策机制的有效性;作战决策着眼于贯彻既定的作战方针;紧急时刻果断独立地作出战场决策;等等。深刻认识和把握周恩来军事决策的基本特点,对于全面研究周恩来的军事理论与实践、深入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易琴 《学科教育》2012,(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易琴 《教育学报》2012,8(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放手壮大人民力量的方针,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洛川会议所制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已经包含了"放手壮大人民力量"的内容;此后,这一方针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至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正式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方针。这一方针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是发展武装力量。它的形成和制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伟大成果。它的提出与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共和国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它是时代的产物,人民的企盼,中国共产党策略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