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一、什么是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指当人们而对一个实际问题时,不是直接就现实材料本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经过一番必要而且合理的假设和简化,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方法去近似地刻划实际问题,得到一个数学结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上的处理,再揭示其实际问题中的含义。合理地返回到实际中去,这个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2.
数学应用题问题,反映了数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它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理论、思想、方法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现以数学应用问题中“列方程解应用题”为例谈谈数学中学生思维受阻及解决的方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当前数学教育界广泛认同的“大众数学”,就是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好数学。“大众数学”,可以说是对世纪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是一种数学教育趋势。可喜的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强调了这一点:“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意识。”新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在…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正确认识数学 学习数学应是思维训练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统一。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也即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在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公式的应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进而乐于学习数学。例如,讲排列组合时,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问题解决首先使具体事物能够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数字化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出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5.
张永波 《山东教育》2003,(21):40-4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理论、思想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能主动用尝试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述现象、分析问题。这种意识必须通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来实现,也就是通过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来提高这种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是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它体现了学和用的统一。同时,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用数学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案。数学建模的对象常常是一些实际生活、生产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张国琼 《小学生》2010,(2):28-29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初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现实中提出的某个问题,用数学的观念、思想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做出一个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数学求解之后,给数学问题作出现实解释。这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仅从几种常用的方法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需力。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数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高考中加大了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特别是1995年以来,每年高考都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取材于社会热点素材,编制了题意新颖的应用型试题,使得实际问题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实际问题的教学呢?本文谈一些个人的看法。立足课本,重在平时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无论是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还是数学的运算也都是因为实际需要而产生、发展的,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数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并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会用数学知识解答课本上的问题,却往往不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受学习材料的限制。数学课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课本学习材料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课本在编排时,已将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为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这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但对于实际…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学教学的不同侧面强调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基本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4.
数与形是世上万事万物共存的形式,因而专门反映数与形规律的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数学不仅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能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现、感受生活实践中的数学,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审题分析,掌握题型特点,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运用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开展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学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的语言、方法近似地刻画实际问题.这种刻画数学的表述就是用恰当的数学方法建立各种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下面就一个实际问题来探求一下最佳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体验到数学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人人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并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特点就越来越明显了.而方程又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学习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感受到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的确定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可用如下的流程图来表示。投入使用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根据某种“定律”或“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数学问题,或称之为在此简化阶段的一个数学模型)解析地或近似地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通过通不过例:某天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