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只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生成物,所以: 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5)
质量守恒定律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派生出以下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化合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离子个数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  相似文献   

3.
质量守恒定律作为一条基本的自然规律,揭示的是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其实质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也不变.因此,在宏观上体现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先剖析理解其内涵,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关键词.剖析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科学课本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由此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中的同一种元素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生成物)中该种元素的质量总和——“元素守恒”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化学计算是从定量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这也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是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核心是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保持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6.
质量守恒定律以"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为前提,阐述了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规律.这一化学反应中的基本规律又可理解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各原子的个数与个数比保持不变.对这一规律的不同理解与应用,是各地中考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它的核心是“元素守恒”。“元素守恒”思想包括以下两点。1.化学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一定相等。如,在反应C2H5O  相似文献   

8.
例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定是13g。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反应物质量相加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多少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了多少生成物,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来计算:C+O2点燃CO21216×212+16×23811所以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g(实际上有2g木炭未参加反应)所以这种说法错误。例2将…  相似文献   

9.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实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在宏观上表现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化学方程式体现了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只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时会显得繁琐、复杂,甚至无法求解,若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就会使解题简单、易懂,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巧解化学计算题.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不同物质之间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它不仅可以科学地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现象,还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质量比、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及质量分数、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及质量分数,等等,从而可以明确思路,简化步骤,快速解题.现仅对几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进行判断的试题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各元素的质量也没有增减。这就是我们在题目中提到的所谓“元素守恒”。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因为在任何具体的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一定的,我们只要写出一个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可以计算这种质量比。那么,是不是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就一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研究北京市东城区教科研中心梁善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连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淑芬北京市朝阳区中学教研室付良骥第四章化学方程式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一知识点教学要求质量守恒定律理解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总和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电教》2003,(8):46-47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的总和。2.解释: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各种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相似文献   

14.
正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历届中考中都作为一个考点,故要求同学们加以理解掌握。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该定律适用于解释所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而不适用于解释物理变化;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  相似文献   

15.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一、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和有关情况,可得出下列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比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也无增减所致。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除外.它还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物质的组成题目的特征是告诉某一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的生成物,要求根据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来推断反应物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或可能含有的元素。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解析因为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T化学反应。而在蜡…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的问题很多,也经常是考试的热点和难点.如果能够抓住它的规律,找出方法,问题将能迎刃而解.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计算题中,有时候巧用各种守恒能快速解题,现将一些守恒方法总结如下. 一、质量守恒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可得出下面的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守恒法物质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数总和等等,都是守恒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精讲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由于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既然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改变,那么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改变,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原子守恒、元素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