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吴庆丹 《考试周刊》2015,(10):130-131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生物实验课教学,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从在生物实验课堂中采用研究式教学的效果看,它改变了学生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贯穿在各学科各类学习活动中.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是许多科学家的共识,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上许多成就无不源于生物实验的探究,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的重要部分.许多生物热点问题就是探究性课题,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尖端科技的标志,它的发展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本文拟对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展开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生物实验教学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实验教师在准备探究性实验时,首先要深读教材、领会教材。实验教师必须思路开阔,充分设想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基于上述关于生物新课程的要求,笔者在教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时,作了长达20天的实验准备和观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辉军 《考试周刊》2013,(56):146-146
<正>近年来由于初中生物学科成为考查学科,生物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不纳入中考总成绩。于是就有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对学习生物知识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学生要学好生物基础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就必须进行实验。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高中阶段在进行生物分组实验的学习中,大多都是老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亲自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而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也能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从老师引导学生做的一个实验入手,分析了高中生物分组实验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开展实验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人文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芳 《学周刊C版》2014,(3):136-137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整个生物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生物实验更为关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教学中,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中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多媒体将成为培养学生实验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基本技能;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实验准确性;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改善学习生命科学的环境,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现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只能通过记忆完成,因此很难达到较好的理解和内化。拓展实验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拓展实验为切入点,开展生物教学,让学生通过拓展实验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沈薇 《考试周刊》2012,(9):149-150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陆茜 《教师》2012,(2):95-95
现行各版本《生物》教材中实验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全部章节中,涉及教材的大部分栏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实现良好的实验技能、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训练注意力等。但是,当下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演示实验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找准生物实验课的突破口,上好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生物老师只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进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实验课引领学生学好生物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以"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讲述了生物实验课的有效开展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理论”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生物实验教学的类型可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树立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的活动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地获取技能和知识、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初中生物新教材为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较多实验内容。笔者在落实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正> 1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贯彻探究性思维的意义实验探究是一种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其与创设的各种新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主要依靠科学实验获得,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学习和探究中具备良好的观察品质,否则,在实验中学生只会"看热闹,凑热闹",致使观察不深入、不全面,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切实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正>生物实验是生物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由理性认识上升至感性认识,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与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开展生物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符合教学规律及新课改的要求。但实践教学中,生物实验往往会受到实验材料、实验时间、实验条件及相关仪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力度较大的一年,全省课改实验区将达到60%,到2004年全省将全部进入课改实验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连市甘井子区是较早进入课改实验的区,在一年多的课改实验中,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在改革实验中,以课改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不断破除旧观念、树立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思想理念,取得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这里,将他们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作以介绍,相信对正在和将要进行课改实验的区域、学校和广大教师定会有所启迪。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和老师们也将你们的课改实验体会和经验寄给我们,以更好地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