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新面貌,孔乙己也开始走红起来,频频以新的面目到处亮相:中举、写申诉状、告状、打赢官司、经商、腐败堕落等,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孔乙己走红现象”热。本文主要就这一现象来淡一谈如何解读文本。一、对孔乙己的两种多元解读现象扫描(一)正统解读中的孔乙己形象在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和中考当中,都是遵循着鲁迅先生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即批判又同情)的态度来解读的,但也由原来的一元化解读走向多元化解读:孔乙已是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落伍者和牺牲品的形象;是一个处在黑暗的十字路口中彷徨看不到光明前途,对社会又…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是一篇白话文小说,但是在小说中却夹杂着文言.从白话与文言的角度解读《孔乙己》,能够为阅读《孔乙己》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联系小说发表时的附记,以及当时的文学革命运动,小说对文言的运用有深意.文言多出现在孔乙己与人对话的时刻,他下意识用文言词用自己辩驳,文言词构成他融入日常生活的屏障.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道无...  相似文献   

3.
顾小卫 《广西教育》2013,(6):52-52,5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部反封建主义力作。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封建教育制度受害者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制度的。孔乙己这个形象一降生,就注定了孤独。他是一个喜剧式的人物,但却有着悲剧性的命运,孤独伴随了他的一生。如何解读孔乙己的孤独?新课程理念下,在教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5.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6.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外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中西小说文体意识的发端与走向进行比较论述。在同一历史时空中西小说概念界定异同基础上进行比较,从不同文化背景的层面上,采用类比及小说因素散在原理进行分析,结论出中两小说作品时空对位,文体形成的趋前与滞后的文体意识交融与相近的世界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锦方  张伟 《海外英语》2011,(7):248-249
该文通过对照赏析短篇小说The Washwoman和《孔乙己》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解读两文的故事梗概、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并加以对照以再现其艺术感染力。同时,从时代和社会背景来分析两位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挖掘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差异,及给读者带来的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9.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在文化社会学的视域下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从创作背景、文化价值的角度来整体审视;解读《故乡》、《社戏》,可放在"五四"时期"乡土小说"创作这一文化河流中来纵向定位;解读《雪》,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作文化生态系统层面的横向考量;解读《孔乙己》,可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10.
<正>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对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笔者从三个角度对《孔乙己》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一、孔乙己形象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对孔乙己的"可笑"之处,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孔乙己的"可笑"表现在他外貌的奇特和思想的迂腐上。单从小说对孔乙己独特的肖像描写来看,也约略可以判定,这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旧社会的生活对这个人物显得是那样残忍无情,几乎把  相似文献   

11.
应该理解孔乙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是初三课文《孔乙己》中的主人公,鲁迅先生通过对孔乙己的生活描述,对残酷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惨的,或许也是可笑的。但是我们若从另一个角度为孔乙己着想一番,会发现他并非一无是处,举动之间甚至还渗透着几分优良的品质。首先,孔乙己的生活是贫困的,因而欠帐是经常性的。然而,他却“从来不拖欠”、“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以至于信誉良好,表现了他性格的质朴和忠厚的一面。当在店里旧帐未还,却又不得不再欠新帐时,他的表情是“羞涩”的,能够意识到难为情,这些都说明他有着较好的品行;其次,孔乙己为自己的生适…  相似文献   

12.
华兹华斯在作品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学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他生命意识的研究却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现象。从哲学思考和学创作的命题出发,在西方社会和宗教化的背景下,对他的生命意识作比较详细的研究,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孔乙己》中想阐述的观点,无疑和鲁迅本人想解决(或构筑)的国民性问题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关注,以及他那扎实的古文功底,绝妙的讽刺艺术,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笔者认为:了解鲁迅应该熟识《孔乙己》这篇小说,应该从鲁迅的自我觉醒意识开始。同时,走进鲁迅世界,则意味着了解中国文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粉板,是旧时商店里暂时记账用的白漆牌子,是一宗不起眼的小物件。咸亨酒店就有这样一块。它在文中一共出现三次。粉板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听到人们背地里对孔乙己议论之后。它的这次出现,从侧面揭示了孔乙己性格的一个方面:他善良、诚实的天性,并没有因受到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及生活的窘迫而完全泯灭,还是值得同情的。所以,在“我”看来,“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粉板的这次出现,也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孔乙己是个多余而无用的人。他,“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他的  相似文献   

15.
练长城 《考试周刊》2009,(28):50-51
习语在语言的交流中运用比较广泛,其寓意深刻,赋予哲理。表现力极强。大多数习语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习语在他语言中找不到等值的表达,出现了不可译现象。本文从英语习语文化背景即习语形成的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人物地名、风俗习惯、神话寓言、体育运动等不同文化背景来探讨不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都是以男性角色占主导的社会,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这种历史现象无疑会映射到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去,然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却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阴盛阳衰"现象。文章试图从女性意识的强化和男性意识的弱化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从而为解读《聊斋志异》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已”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我只想运用换位法,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他要在这小小的成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小说"兴起后,当代文学对历史的言说又有一种新的观照和动向骤然凸显.这具体表现在对以往经典作品的解读上,很多小说家以解构的方式,采取搞笑手段,既轻松又随便地在戏说中任意涂抹、颠覆历史.于是,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调侃、对游戏人生给予认同,解构经典、戏说历史几乎成了近年影视剧创作的主流.鲁迅、巴金、曹禺、张恨水、张爱玲的名家名作以及所谓的"红色经典"被乔装打扮一番后,也开始粉墨登场.一种"泛娱乐化"泛经典化"倾向在我国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它的合理成分及不利影响何在?是应该大加挞伐、一概否定,还是分析其出现原因,理清其文化背景、社会心态、文学观点,正确对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剑龙先生带领他的一批弟子,就此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和讨论,甚有启发意义.本刊特予发表,企盼能为当前的经典解构和历史戏说现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必要的反省,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英汉民族跨文化交际中多种因素的存在和干扰 ,导致交际者意图传递的元信息常常被交际对象混淆及错误解读。这种现象的产生 ,主要源于两个民族对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间关系的认识上的不平衡以及两种语言在形式与语言功能上的不对应。对元信息的认知和解读离不开积淀深厚的文化。所以本文就从文化的角度对元信息混淆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两对矛盾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讲坛》的成功和由其引起的社会学史热潮是近几年我国的一大文化现象。它使高高在上的历史“学术”逐渐走向民间,激发起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文化的社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五大手法——从人物开始讲历史、讲述设计悬念化、灵活地运用戏剧手法、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文化角度的“大历史观”,可以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