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我国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并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防洪减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洪减灾建议和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洪涝灾害的影响尤为广泛.2021年以来,洪涝灾害已致我国3481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230亿元.仅2021年7月份河南省就出现4次特强降雨天气,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8月份湖北随州、陕西西安局部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防灾减灾,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因此,加强对洪涝灾害的档案管理和研究,不仅是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洪涝灾害档案应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康彦付 《科技风》2013,(14):27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城市水文系统。在我国,城市水文系统失调的主要表现是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繁性以及危害性。所以,为了缓解城市暴雨洪水现象,就要从城市自身发展的特点入手,不断强化和完善城市的防洪系统。因此,本文首先界定城市化的含义及其表现,然后分析城市化引发洪涝灾害的因素,并分析城市化条件下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是我国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必须找到合适的技术方法解决洪涝灾害对我国农田的影响,将防洪除涝的技术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洪涝灾害对于农田的影响。本文先叙述防洪除涝的综合技术和工程的建设,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3)
今年入汛以来,因超强台风影响,我国大面积地区遭受了洪涝灾害。从网络得到的数据,6月上旬,遭受不同程度灾害已经占据了全国大半省份,山东、江苏、河南、广东等省受灾严重,全国受灾人数达近700万,比近五年平均值1289万少了48%,造成经济损失98亿元,相比前五年的平均值159亿元少了38%。今年的洪涝灾害,是近五年来最严重的一年,而相对于五年内的平均值,在减灾防灾方面,成绩有所提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工作做的扎实有效。通过这次洪涝灾害,说明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上做到了未雨绸缪。本文针对提前预防在抗洪救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阐述未雨绸缪在防灾减灾、应对洪涝灾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试图从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的角度来阐述如何解决城市洪涝灾害,其根本是将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与生态景观的规划结合起来,使能达到实用和美观兼备的结果。对于我国城市目前所面对的一方面洪涝灾害严重,另一方面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提出结合生态景观建设,多目标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措施以及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1~2014年山南地区月降水、连续降水日数和逐日降水等资料分析山南主要农区洪涝灾害的近30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洪涝灾害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春季、初夏、盛夏等洪涝灾害沿江一线呈逐年增多,主要在90年代以后、21世纪出现几率高,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出现在90年代以前,西部地区洪涝灾害的高发区,夏季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南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余各地出现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大国,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世纪,重视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洪涝灾害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自然隐患,在水利综合规划中防洪规划作为预防洪涝灾害的主要途径而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介绍了防洪规划的基本定义、目标和相关原则,并了解了其中的关键要点,对防洪规划做出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发展至今天,已先后形成了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静止轨道通讯卫星等卫星系列。卫星的应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极端降雨所造成的洪涝灾害在我国频发。本文旨在对我国应对城市雨洪的海绵城市战略进行全面回顾。本文首先对作为海绵城市提出背景的城市洪涝灾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然后分析了海绵城市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技术复杂性,缺乏协同管理能力,资金缺口,因地制宜的实施计划,经济效益评估难等。最后,本文给出了应对以上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洪涝灾害是洪水与农业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就应从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农业洪涝灾害的易损性入手。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还很难改变洪水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措施,为此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洪涝灾害系统特征,本文给出了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农业系统敏感于洪水威胁的属性。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取汛期降水量、农业产值等8个因子作为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较强,其中湘阴县的洪涝灾害易损度最大,高达79.6,新晃县农业洪涝灾害易损度最小,为44.2。全省易损性存在地域差异,将全省划分成6个分区,并提出了各分区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洪涝灾害态势预测对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洪涝灾害的演化规律,利用贝叶斯网络建立洪涝灾害应急决策模型,结合某地区的洪涝历史数据对洪涝灾害态势进行预测分析,为洪涝灾害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柳州市近些年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和气候观测资料,收集柳州市各县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柳州市暴雨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综合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确定暴雨洪涝灾害的评估因子,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GIS平台对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绘制柳州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柳州市融安县是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而鹿寨县和三江县灾害发生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18日,在北京,专门从事小卫星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以及在轨支持服务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方红公司”)璀璨出世。随后,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第一组空间环境探测卫星、第一个小型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第一颗公益微小卫星、第一颗立体测绘卫星在这个充满生命力、富有创造力的集体中孕育.在一位位敢吃苦、甘奉献的东方红人手里诞生。十余年来,东方红公司先后研制发射了41颗小卫星,目前在轨卫星数量达到36颗.约占我国在轨卫星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是我国首颗光学民用立体测图卫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制、自主数据处理的高精度卫星。资源三号卫星测绘关键技术的突破为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增强了我国独立获取与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提升了我国测绘服务保障水平,提高了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数据保障能力,加快和完善了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测绘行业科技进步。相关技术填补了我国测绘卫星及应用领域的空白,对开创我国航天摄影测量新纪元具有重大意义。在不久前揭晓的中国测绘学会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中,“资源三号卫星测绘关键技术”获特等奖。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白洋淀是我国华北平原上的一道美丽风景,其水域辽阔,物产丰富,光照充足,营养全面,是我国渔业和苇席业发展的最佳场所,由于白洋淀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物产,使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济体系。而在近年来,随着白洋淀水位的不断上升,使得白洋淀洪涝灾害频发,对白洋淀的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就白洋淀洪涝灾害经济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大可 《学会》2023,(9):22-25
<正>学会名片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协会现有个人会员299名,单位会员829家,下设29个专业委员会,涵盖卫星(卫星导航、通信、遥感等应用)、导航(泛在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天地基定位和泛在的时间空间位置服务)。协会致力于提高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位置服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引领和推进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助力新业态,大力促进北斗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卫星工程的发展迫切需要卫星气象的支持,卫星气象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在于卫星工程的完善。卫星气象涉及面比较广,总览各个气象领域,像陆地、海洋、大气的卫星监测需要卫星气象的技术支持。卫星气象在卫星工程中的监测作用越来越显著,需要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对卫星气象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再处理,给卫星工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在研究卫星气象的发展,以及对卫星工程带来的重大助益。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意味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而在北斗研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为世界贡献了创新的中国方案。我国的北斗系统不能像美国的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因此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管控问题,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卫星之间搭建的通信测量链路,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建链互通,能够让我们看不见的、在地球的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与我们头顶的北斗卫星取得联系。星间链路是北斗系统实现全球服务的关键,是自主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