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幼儿的言行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只有让幼儿拥有良好的言行习惯,才能在之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严于律己,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当前幼儿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培养幼儿言行习惯的重要性,影响幼儿教育质量,针对以上问题,幼儿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构建科学化的言行习惯培养方案,以此来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孙瑞龙 《江苏教育》2007,(14):108-10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但从几年来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该领域目标的达成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广大体育教师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不知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实现,而且难以观察和检测。那么,体育教学与社会适应如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而环境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对全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的高速发展,从另一角度来说是破坏了生态平衡,教育下一代拯救、爱护地球,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今天我们提出问题的目的。把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突破口,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特别要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要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从知、情、意、行、做起,使之成为幼儿的行为品德。这几年我们通过实践收到效果是良好的。一、潜在环境教育进行环境教育,认识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组织教职工学习广州市《环境…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兴趣是产生学习主动性的“发生器”。幼儿怎样获得比获得怎样更重要;幼儿“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感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以往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过于高远,让人望而却步,那么,现在的教育又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仅仅关注日常道德的养成,忽视了理想信念高远的引领作用。这两种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都没有很好地把握高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把“感恩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则可以由低到高、由小见大,一定程度地纠正这两种偏差,有效地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6.
周辉 《甘肃教育》2000,(6):16-17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着力于开发人的潜能 ,重点是创造力潜能。学前儿童处于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如何以此为切入点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是对他们进行素质启蒙教育的关键。1 树立创造力教育观创造力教育观 ,涉及到幼儿园教师对创造教育及其职能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倡导的创造力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尊重 ,宽容 ,期待。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创造型的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其次要尊重儿童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国家早就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将其贯彻于各个类别、层次的教育形式中。自学考试作为国家考试,不仅是一种考试形式,一种学习形式,其  相似文献   

8.
9.
荣军 《教书育人》2010,(3):31-31
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恩母校和他人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恩母校和他人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第一,开学之初,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安排学生饮食住宿、学生军训、思想渗透、师生及家长座谈会、汇报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黄崴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如果把开展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就只有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素质教育。也只有这样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否则,就没有必要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一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如果把开展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就只有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素质教育。也只有这样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否则,就没有必要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体的程育我国教育学著诈一般都把教育定义为“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社会需要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所以,基础教育的两项主要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也自然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无疑,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造就跨世纪综合性新人才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单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学生身心整体素质发育不良。解决的出路是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使之全面发展,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造就跨世纪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基础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受单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致使学生身心整体素质发育不良。解决的出路是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使之全面发展 ,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目前 ,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的表述各不相同。笔者认为 ,张春霞老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 ,对于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有很大帮助。她认为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 :(1)积极的情绪情感 (快乐向群、积极参与、好奇求知、天真活泼 )。 (2 )良好的意志特征 (坚持性、毅力、不怕失败、勇于探索 )。 (3)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包括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 )。 (4)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心理健康的本质是适应性 ,更好地适应自己、适应儿童群体生活与社会。良…  相似文献   

16.
黄艳红 《考试周刊》2014,(38):187-187
正人应该具备生存意识,这是人类生存之根本。社会上有不少现象与我们的生存根本相违背,在生活自理、生存自主、自控自救、自我防范等方面显得很脆弱,当心理承受不了压力时,多少孩子能够正确选择健康的方式排减压力;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孩子是如何挑战困难的;当交往中同伴间的冲突成为孩子的困扰时,孩子们如何自我解决,是怨天尤人还是反省自己,寻找原因呢?结果是质疑的。很多例子证明,很多孩子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即生存能力。开展生存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旨在“使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从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到生存与素质的紧密关系。笔者认为 ,只有立足于人类的生存 ,从生存的角度去理解素质教育 ,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真谛。人类的生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生物意义上的生存和社会意义上的生存。首先 ,人作为生物体必须在大自然中生存。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了生命 ,人类的其他活动根本无从谈起。因此 ,人首先必须培养健康意识 ,养成勤于锻炼的习惯 ,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以人地关乐为主线,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环境教育是地理学科的生命践,在地理教学中以环境教育为切入点.落实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师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逢径。  相似文献   

19.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既是思维发展过程,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本文以拓宽语言教育渠道,培养幼儿良好素质为主线,从"想说"、"敢说"、"会说"三个方面探究幼儿语言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准则.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着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刨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就会受制于人.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