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童话般的幻想世界。小人国的两党以鞋跟高矮为区分标志,这里影射的是当年英国的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党政治;而吃鸡蛋时是从大头敲开还是从小头敲开,则指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之间关于教会仪式的无稽之争。为了这一所谓的“争端”,竟导致了小人国的内战,甚至殃及邻国。由于小人国里的警察制度和诬告成风,格列佛不得不逃离那里。斯威夫特的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现实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则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18世纪初的英国虽然距…  相似文献   

2.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被高尔基称为“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家。他以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出海航行的冒险经历为主线,以幽默的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讽刺和抨击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邪恶与罪行。  相似文献   

4.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英国十八世纪伟大讽刺作家,历来被公认为英国最重要的大散文家之一。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亲是英国人,在他出生前已经去世。他由叔父抚养长大,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二十一岁时叔父去世,适逢爱尔兰动乱,斯威夫特跑到英  相似文献   

5.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被高尔基称为“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11,(12):2
乔纳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18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也是鼓舞爱尔兰人民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人民英雄。斯威夫特的小说和政论文章根深于他早年的不幸遭遇和成年后的社会经历。  相似文献   

7.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繁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在于历史及文学。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其实他后来还是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识字的奴仆”。不久,他便以见解…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作品批判了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揭露社会黑暗面,讽刺尖锐辛辣。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斯威夫特早在1735年写好墓志铭:"如今,狂想再也不能折磨他的心,去吧,过路人,如有可能,请你学习他的榜样,为保卫人类的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其高超的思想与艺术成就而成为世界讽刺文学的典范,进而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它的不灭的光辉与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成为一位站在时代高点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相似文献   

10.
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7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讽刺在这里体现!) [英国] 斯威夫特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英国作家,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个贫苦家庭。早年写过一些诗。1704年出版包括《一只澡盆的故事》、《书战》和《圣灵的机械作用》三篇讽刺作品的文集,嘲讽宗教界、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和非国教信徒的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与笛福,费尔丁等英国著名作家齐名的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一颗闪亮之星,是一位站在其时代高点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斯威夫特在作品中善用反讽技巧,其极具杀伤力的政治性散文《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因此流传至今仍让读者们回味无穷。本文旨在评析其精湛的反讽技巧,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见识到这一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斯威特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13.
文学界对现代英国文学有一种说法,即自詹姆斯·乔伊斯和戴·赫·劳伦斯之后,没再出现过伟大作家。这种说法可能有失偏颇,但纵观英国战后文坛,确实有一种逝者如斯夫的感觉。伟大作家寥若晨星,伟大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但让众多感叹者产生一丝庆幸的是终于有了伊芙琳·沃,他锐利的笔锋和幽默中隐含的讽刺又似乎把读者带回到了斯威夫特和菲尔丁的时代,让他们又尽  相似文献   

14.
石卉 《语文知识》2014,(5):9-10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格列佛游记》(1720)是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列为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名著必读书目,并收录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中。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说,如果世界上其他书都被毁时,也要保留六本书,  相似文献   

15.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首先,它是讽喻体小说,运用了对比、影射、反语、夸张、滑稽模仿等讽刺手法。此外,小说中的讽刺语气也各不相同,有诙谐、嘲讽、揭露和漫骂等,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在继承前人学遗产的基础上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着眼于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建设理论中,以及在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都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当前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文化建设问题的种种争论,也无不与之相关。以法治为依靠,建构最低和最高的道德标准,是最大程度地化解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杰出的文学巨匠,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以在其作品中善用反讽技巧著称。其极具代表性的游记体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是因此流传至今仍让读者们回味无穷。评析其精湛的反讽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见识到这一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斯威夫特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该书还借用了拉伯雷《巨人传》的趣味形式,同时受希迪斯和尼安德英法之争影响,对英国文化充满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格列佛游记》被公认为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最伟大的讽刺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本文将该作品看作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主要从小说中对人性和当时的英国政治的讽刺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当时英国社会的混乱以及在政治和人性方面的黑暗。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长篇小说《如今世道》,通过几对男女的感情与婚姻纠葛,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但故事走向却最终脱离了他的劝善本意,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20.
<印度之行>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一部最成功的小说.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民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昭显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是造成种种悲剧的症结之所在.本文从"联谊会"的失败;马拉巴山洞游玩的悲剧性结局;穆尔夫人客死他乡;菲尔丁和阿齐兹友谊的破裂四个方面来论述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和印度人民殖民统治的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