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德国文化传统 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大文豪、艺术泰斗和科学巨匠,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也产生了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为什么德国文化中会出现这样一个悖论?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德国形成了哪些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德国开放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惠洁 《教育科学》2005,21(4):61-64
本文从德国开放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德国开放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揭示了在实施开放教学设计过程中种种困境的原因及其发展走向,以期引发对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在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崛起的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它的迅速崛起和飞速的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德国的现代艺术与艺术教育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借一次交流的机会.我考察了这个国家一些城市里的学校.观摩了德国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教学的成果展览,还有机会和德国的同行们进行了美术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探讨.所见所闻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4.
李涛 《湖南教育》2006,(2):40-41
提起微积分,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国的牛顿(Newten,1642~1727)和德国的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提出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发现了微积分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著名的牛顿一莱布尼兹公式。但是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远不止这些,它有着久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徐涵 《职教论坛》2004,(6S):63-64
以“科学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对德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科学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其代表的观点做概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沈国琴 《学科教育》2001,(12):46-48,F003
本文从德国中小学体育的历史和现状两方面对德国中小学的体育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的K.沙勒和K.H.舍费尔提出了侧重研究师生间交往的教学论思想,并与其他一些教学论专家一起把这种思想系统化为交往教学论。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的最高目标,要求学校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交往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交往缺失与阻隔、学生非主体等状况提出来的,对传统教学模  相似文献   

8.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国作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军事冒险必然失败的结局,而且敲响了德国专制统治的丧钟,并对德国结束战争的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斯多惠是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其教学思想的形成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第斯多惠在自然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并呼吁培养进步的教师,为德国的师范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秘密武器”,而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教育又可以说是其教育的王牌之一,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德国以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高教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更多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发展多样化的高教机构,高等专科学院得以产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德国的高等教育也由英才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德国大学也由封闭走向开放,与生产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本简要介绍了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产生、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略谈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启示,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名家小资料:第斯多惠(1790—1866),出生于德国威斯特法利亚州西根市,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探讨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细则,并以高度的热情致力于师范教育的探索,因而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浪漫主义思潮最早产生在德国是不争的事实,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却鲜于探究,从时代历史及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外国文学史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国进步文人最早产生了失望情绪。  相似文献   

13.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德国,是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已经成为国外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人士接受和推崇.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德国的先进经验对我们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764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模糊”的概念,认为“模糊概念比明晰概念更富于表现力”。“在模糊中能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多种活动”。1956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查德提出了“模糊集”,建立了模糊理论。他分析了大量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中广泛存在模糊概念,如近期、大约、刚好、适中、美丽、基本、差不多,等等,其外延并不确定,又如长短、大小、黑白、高矮、胖瘦、善恶、真假等,是一些相对概念,在中间区出现中间概念,使对立事物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15.
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东南部,与捷克和奥地利接壤,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人口占全德第二,也是德国工农业最发达、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冯学 《河南教育》2004,(4):37-3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曾经指出:道德的人只能由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从自然状态中产生。”中学生正处在对社会、人生了解模仿的时期,进行美育,对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空间的运动向量决定了个人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向量的存在促使在职人员产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愿望。德国“第二条教育道路”的实施向在职人员开放了从职业教育通向高等教育的大门,在“学习——工作——学习”之间构筑起一条相互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德国完备有效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德国的工农业生产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青年劳动者,使得德国产品以高质量保持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是德国的教育体制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是德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2005年我校安排机械组教师赴德EBG(EBG是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全名为欧洲职业和社会教育协会)进行了三个月的数控操作培训学习,虽然学习时问不长,但是其职业培训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和理念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结合自己数控铣床学习过程中,对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及其用意的总结和感想。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前期德国的古史研究及其影响晏绍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近代德国史学产生并达到初步繁荣的时期。德国的历史学家们把历史学从语言学、神学的附属学科变成一种独立的科学,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产生了沃尔夫、尼布尔、朗克、德罗伊曾、萨维尼等著名史...  相似文献   

20.
尹建勇 《文教资料》2013,(19):146-14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范例教学理论在德国兴起,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范例教学思想的渊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