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在高校内部时有发生,且传播迅速,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校管理层应充分利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为学生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防范不良的苗头和各类隐患快速扩散和演化,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内部最主要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师生最常用的交流对话平台。本文从高校舆情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高校预警机制建立要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对敏感话题及时干预、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响应速度,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高校网络环境特别是舆情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甚至助推突发事件发展,产生不可预测的危害性后果。而高校本身又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此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信息监测机制、信息研判机制、决策应对机制和善后总结机制,探索构建突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突发网络舆情预警象限、应对预案措施和信息库资源积累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和解决思想问题,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舆情的特征,设计了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舆情信息机制和舆情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自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时代中网络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和表明态度的重要途径,高校网络舆情出现新的内容以及特点。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以5个子系统组成舆情预警机制,为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提供方法,确保高校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应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在网络平台表达观点看法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理性和盲目性行为,一旦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管理,极易引发舆论危机,这对于学生自身成长和高校的和谐稳定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进一步理清舆情控制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及定位,以价值导向、制度建设、调控机制、队伍建设、网络素养为切入点初步提出应对高校舆情危机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这支“麦克风”自由发声,积极展示其话语权,成为新时代的主力网民。但网络虚拟世界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负面网络舆情信息的影响,产生网络失范行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公共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探求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建的“网络舆情工作室、网络舆情兴趣小组、网络舆情社团”三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系统,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角合力,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5):40-45
网络舆情中的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次生灾害,若不及时阻断,将会引发一系列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的行为诟病。通过机制设计理论的"结果—目标"分析原理可发现,当前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阻断工作,呈现出管理结果与管理目标相偏离甚至背离的现实困境,预防、预警和预控三类前馈控制系统相对失效,甚至产生逆向激励作用。创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阻断机制设计,应以完善预防、预警和预控三类前馈控制系统为重点,形成衔接配套的运作机制,实现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有效阻断,方可凸显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力,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是高校维稳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网络舆情在特定条件的催生下极易演变为危机事件。研判薄弱、反应滞后、冷处理为主、评估散碎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着力于分解事件发生环节的纵向"阻断"机制构建和分化事件参与群体的横向"切割"机制构建,辅以校园网络管理的创新、公信力的增强、自我形象的调试修复、利益诉求渠道的健全等软环境建设,是确保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国内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化进程对群众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反映网民心声的主要方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社会控制降低、社会分化加剧等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加上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容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完善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但能够安抚弱势群体,还能够维护政府部门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舆情引导机制对于当前高校稳定,建设和谐高校,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舆情的特点,并对大学生舆情工作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其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渠道多、速度快、影响大、复杂多变等特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建立专职管理队伍、及时应对,变被动为主动的预防和应对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探索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出服务育人合力机制的概念,从学校服务学生、学生自我服务和学生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墨菲定律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提供了借鉴:其一,网络舆情在全面考验政府及其官员,任何微小的源头都有可能掀起狂风巨浪,政府必须建立网络舆情的长效监测机制。其二,网络舆情有鲜花也有毒草,要认清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内在规律,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解读。其三,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不当经常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其中要尽量掌握主动话语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腐败问题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期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两会”热点话题排名中,“反腐倡廉”一直名列前茅.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成为政府反腐败工作的有力助手.但网络舆情具有开放性、隐蔽性、不受限制性以及复杂性和难控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效利用网络舆情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健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就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建好网上下功夫,着力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在管好网上出实招,切实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在用好网上建机制,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面向高校网络舆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我们要善于借鉴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论,拓展教育方式,创新高校网络舆情的技术手段,规范高校网络舆情平台,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范围,为公众发表意见、表达态度与宣泄情绪提供了平台,但也为涉警网络舆情的治理增添了难度。涉警事件发生之后,负面涉警网络舆情会大规模爆发,舆情对立的局面更加突显,加大了公安机关的引导难度。在此背景之下,公安机关原有的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方案已趋于落后,更新舆情应对机制已刻不容缓。分析自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的特征,总结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旨在为公安机关引导与治理涉警网络舆情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范围,为公众表达意见、态度与情绪提供了平台,但也为涉警网络舆情的治理增添了难度。涉警事件发生之后,负面涉警网络舆情会大规模爆发,舆情对立的局面更加凸显,加大公安机关的引导难度。在此背景之下,公安机关原有的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方案已趋于落后,更新舆情应对机制刻不容缓。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的特征,总结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旨在为公安机关引导与治理涉警网络舆情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管控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具有突发多发、热点转换迅速、参与主体隐匿、信息传播失真等特征,谣言传播、信息涡流等信息变异现象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危害,尤应充分重视.要研究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途径、周期等规律,把握先机、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20.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是当前公安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主要包括汇集分析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及表达机制4个要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对于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