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和赫拉克利特哲学都是对现实不满的愤世哲学,"道"和"逻各斯"分别是这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打开老子哲学和赫拉克利特哲学的钥匙。由于"道"和"逻各斯"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解读老子的"道"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和"逻各斯";主宰世界的客观规律:"道"和"逻各斯";博大精深、玄之又玄:"道"和"逻各斯"。  相似文献   

2.
兼词"诸"用于句中时,兼有"之"的声母和"於"的韵调,具有代词"之"和介词"於"的意义;用于句末时,兼有"之"的声母和"乎"的韵调,具有代词"之"和语气助词"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穀"相同的"穀"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穀"相同外,还具有"穀"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穀"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4.
本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就"和"才"语义和语用进行共时和历时研究,探究"就"和"才"的实词虚化过程并依据时间像似性原则对"就"和"才"的语义和语用偏误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54):18-18
日本自古以"和"字为国名、以"和"为贵。本文就"和"基调文化在日本对于"和"的认识和求"和"方式、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要点、日本特有的"暧昧"文化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校公共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发展学校公共关系,是现代学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者对学校公共关系中的"内功"和"外功"、"个象"和"群象"、"外部公关"和"内部公关"、"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等四对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作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学校公共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戏剧"是由"戏"和"剧"两个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戏剧"有"嬉戏、游戏"和"杂戏、戏曲"两个义项。文章通过考察"戏"和"剧"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假借义来推定"戏剧"两个义项的来源:"戏剧"做动词时,为"嬉戏、游戏"的意思,是"戏"和"剧"的本义分别引申或假借为"嬉戏、游戏"的意思,再同义连用而成;"戏剧"做名词时,为"杂戏、戏曲"的意思,是"戏"和"剧"的本义分别引申或假借为"杂戏、戏曲"的意思,然后同义连用而成。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职责.科学有效的引导需要注意"六个结合":"主食阅读"与"副食阅读"相结合;"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相结合;"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相结合;"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悦读"和"啃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生存法则"简单说是一种"适者生存"的谋生术,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欲求的方法,它要求主体养成"虚伪"品格,在"存在"和"生存"两个体系之间实现"逻辑"和"功利"的无障碍转化,走最为实惠的"中间道路",变成一个失去个人面目和主体意识的"常人"。这一"生存法则"和"存在之道"的较量在大多数人身上表现为向前者倾斜的结果,说明了"物欲"分配法则对主体的有效辖制。"单位"是介于"家""国"之间的对个人主体进行收编的"容器",它以"生存法则"生产"常人",并以"常人统治"对付和消磨每个人的主体性。王小波以"单位"中王二的"存在之烦"来显示"生存"对"存在"的凌驾和挤压,并使之凭借智慧和勇气反抗"常人"统治,展开争取"属我"的、独一无二的人生之旅,实现了"存在之道"对"生存法则"的成功破解和穿越。  相似文献   

10.
Metonymy, Synecdoche和Antonomasia是英语中三种"借代"辞格,"旁借"和"对代"是汉语中两种"借代"辞格.探析和比较英语的"借代"和汉语的"借代"以及英汉语双语之间的"借代"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异同点.从原有带"喻"字命名的基础上,重新命名了英语的"借代",以减少学习者的错觉和困惑,并认为Metonymy与"旁借"大致相等同,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与"对代"大致相等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界对高等教育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培养"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表述不具备"人"的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普适性,科学发展观使高等教育的目的重新回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不变"的是培养和发展"人"这个"终极目的","变"的是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对培养人的规格和需求的差异这个"现实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13.
实现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建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教育科学各门具体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任务,但比较教育学凭借其"借鉴"、"比较"、"跨文化性"、"跨国性"、"异域性"和"多元性"等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话题选择"、"文体专长"、"谋篇专长"、"手法专长"和"选材定向"五个方面的培养,针对当前高考作文的"多话题(命题)"和"三自政策",结合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阐述了如何练好高考作文的"绝活"和"绝招"。  相似文献   

15.
量词"道"的基本语义特征不是平面性,而是依附性。根据依附性特征,可以把量词"道"的整个范畴化过程清晰地分析出来。量词"道"和"条"具有"依附"和"独立"的差异,量词"条"和"根"具有泛用和特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聚焦题目】"和"是生活中的润滑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家和万事兴";在商场上,我们需要"和",因为"和气"能"生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和善"能有好人缘;在国家的管理中,我们需要"和",因为"人和"是国家稳定的必备条件;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晏婴对"和"文化作过深刻的阐述:明确了"和"与"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强调了"和"是不同事物、不同意见,乃至看似矛盾的事物和认识"相济"、"相成"的结果。与晏婴同时代且又熟悉晏婴的孙子吸收了"和"文化的精华,把"和"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军事,"君命有所不受","必以全争于天下","奇正相生"这些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军事原则和方法,其哲学基础都是"和"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彬 《教师》2010,(32)
高中"后进班级"和"后进生"的管理转化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积极探究"后进班"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后进班"和"后进生"的管理转化策略,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有着极为有利的指导意义.同时,及时对"后进班"和"后进生"管理转化效果加强思考,积累和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利于进一步开展好此类班级管理工作."后进班"和"后进生"管理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正是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竞争实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问题是教师"数学观"的缺失和"价值观"的缺席。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的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20.
运用VAR模型,对1990—2016年中国"产学研"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中国"产学研"间存在相关关系。长期来看,"产学研"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学"和"研"每提高1%,将会引起"产"提高0.2182%和0.3658%;"学"和"研"都不是"产"的格兰杰原因,且"产"和"研"也不是"学"的格兰杰原因,但"产"和"学"是"研"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内,"产学研"三者间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但贡献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