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军 《收藏界》2010,(9):60-60
此大口尊口径20.5厘米,高18厘米,底径15.5厘米,侈口外撇,短颈微束,鼓腹下收,近底部外撇,二层台式圈足。青花蓝地,胎质较细白,釉面光亮滋润,青花呈色浓艳。尊的外口沿与圈足饰单线弦纹,通体分散饰有留白云纹,主纹四条五爪龙纹均由线条勾绘点染,  相似文献   

2.
藏品两则     
青花八卦纹碗此碗口径9.7厘米,底径4.6厘米,高5厘米。撇口,深腹,玉璧形足,底为不挂釉的细砂底,碗外壁施豆青釉,碗内为白地青花八卦纹,碗心阴阳太极图,周饰顺时针方向放射线纹,再饰连绵状朵云纹。八卦纹是瓷器装饰中典型宗教纹样之一。《太平御览》载:“伏羲坐于方坛之  相似文献   

3.
宗鸣安 《收藏》2010,(9):117-117
唐成通七年(866年)所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作八棱体,青石。高约140厘米,经幢下宽上窄,每面下部宽约14.5厘米,上部宽约12厘米。八面刻字,行草书,行约68字左右。  相似文献   

4.
杨海青 《收藏》2015,(10):84-91
玉鼠(图1)长2.6厘米,宽0.9厘米,高1.2厘米。青玉质,质地较粗,豆青色,大部分受沁呈黄褐色。圆雕。鼠作蜷曲伏卧状,阴线刻出头、足、短尾,身饰卷云纹。双爪之间有一斜穿孔。  相似文献   

5.
名家赏玉     
·双龙首勾连云纹镂空双玉璜·西汉长:12.7厘米宽:6.2厘米双龙首勾连云纹镂空双玉璜:和田玉,颜色微显黄,但玲珑剔透,玉质精良。战国至西汉独特造型,西汉盛行。用埘皮的巧色做龙的背部,给整个玉璜增加色彩。镂雕切割整齐,阴线为油丝毛雕,龙发为细如毫发绞丝纹,是战国和西汉初期特有的雕琢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士义 《收藏》2010,(11):81-81
我收藏一面东汉镜,根据纹饰取名为羽人神兽镜。镜直径14.5厘米,厚0.9厘米,重660克(图1)。大圆钮,5个乳钉将内区平均分成5个区域,区域内浮雕着7个羽人3只神兽,外区有“胡氏作”3字,外缘饰云纹。  相似文献   

7.
王长启  唐龙 《收藏》2001,(7):51-53
1980年,在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北医疗设备厂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170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玉镂雕螭纹碟(She音射)形佩。两件略有差别,均为青玉,雕刻精巧,器形怪异。其一鸡心形片,上尖下圆,中有圆孔,一面下凹,另一面上凹,周围阴刻卷云纹,在周廓外上部与左右分别镂雕云纹。长7.1厘米,宽4。4厘米,厚0。4厘米(图1)。另一件也是鸡心形,周围刻云纹,长4.4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图2)。同时还出土玉质与水晶印,共4方,其中两方刻“陈请士”篆书3字。据墓葬形制、棺椁、随葬品及周围墓葬分析,此墓属西汉早期中层官吏或富民墓葬。玉镂雕螭纹  相似文献   

8.
王柏杨 《收藏》2016,(10):206-209
关于明代((髹饰录》中所记载的犀皮漆,笔者认为当时的艺术表达形式及制作手法可能与王世襄、袁荃猷在《髹饰录注解》中引用的方法不同。文中推测清代犀皮漆技法和彰髹类起纹技法可能已经混称为犀皮漆,所以袁荃猷女士记录桂茂栲用打捻方法所制的犀皮漆,跟明代《髹饰录》所记载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19)
正关于明代《髹饰录》中所记载的犀皮漆,笔者认为当时的艺术表达形式及制作手法可能与王世襄、袁荃猷在《髹饰录注解》中引用的方法不同。文中推测清代犀皮漆技法和彰髹类起纹技法可能已经混称为犀皮漆,所以袁荃猷女士记录桂茂栲用打捻方法所制的犀皮漆,跟明代《髹饰录》所记载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笔者认为,明代以前,所谓犀皮漆是在相对平滑的底子上逐层鬃涂不同颜色的大漆,然后打磨出层次分明的花  相似文献   

10.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1,(2):138-139
铜绿度母像此尊绿度母高15.5厘米,头戴华丽花冠,发髻高耸,面庞丰满圆润,端庄秀美,弯眉慧眼,面含笑意,神情安详,耳佩环饰,胸垂璎珞,下着长裙,裙裾飘摆,洒脱生动。  相似文献   

11.
一件铜瓶     
王福生 《收藏》2008,(5):93-93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在西安古玩城买到一件铜瓶。瓶高28.5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7.6厘米,  相似文献   

12.
王勇刚 《收藏》2010,(10):63-63
民间收藏的这件三彩折枝海棠纹陶枕为六角箱形。枕长29厘米,宽11.5厘米,厚8.5厘米。泥质红陶,胎色浅红,陶质坚硬,外施较厚的粉白色化妆土。枕面呈六角梯形,前部微下凹,四周稍高。枕面开光亦为六边梯形,施墨绿色釉,开光内压印折枝海棠花叶纹,整个图案色彩清丽,纹饰写实。海棠花叶两侧各有一白色云纹装饰。  相似文献   

13.
曾侯乙尊盘     
《收藏》2007,(10):5-5
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早期青铜冰酒器。原器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尊盘自出土之日伊始,文博专家和铸造专家便断言,在所有先秦青铜艺术品中,若以工艺先进复杂,铸作精湛,装饰瑰丽而言,当首推曾侯乙尊盘。  相似文献   

14.
王立群 《收藏界》2013,(6):89-90
隶书始于秦代,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在石头上刻字,秦代谓刻石,汉代始称碑。刻铜墨盒始于晚清,文字墨盒是刻铜墨盒的主要一项,内容多为警句、格言、名诗、佳词,楷、隶、行、草、篆五体俱全,但隶书字体较少,把碑文用隶书刻在铜墨盒上少之又少。此方隶书刻铜墨盒,内容名为《夏承碑》。盒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  相似文献   

15.
景荣庆出生于1925年,河南开封人,是一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其主演的《钟馗嫁妹》《穆柯寨》和《通天犀》等曾得到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22日,澳门发行S011《玉石装饰品》邮票,全套4枚,内容分别是“白玉凤”“白玉勾连云纹扳指”“龙凤形玉佩”“龙形玉璜”,但邮票上并未标注它们的历史年代。《澳门邮票目录》(2016年陀乾秋编著)也无相关信息。经过作者查考,现已确知邮票上的白玉勾连云纹扳指(见图)为战国文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并定名为“战国·白玉勾连云纹玉韘”。  相似文献   

17.
兰亭  赵聪 《收藏界》2010,(2):69-71
这四个青花瓜果纹折沿盘,图1高6.5厘米,口径33.6厘米,足径20.5厘米,出自《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窖瓷器》第123页;图2口径37.6厘米,  相似文献   

18.
吴华 《收藏》2006,(10):158-158
崇源此次拍卖会于8月14日顺利收拍,1125件拍品共成交561件,成交率50%,成交额超过8500万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专场的162件拍品成交75件,成交额959万元。其中,清乾隆茶叶末釉双耳尊以137.5万元成交,位居该场之冠。该壶高48厘米,原藏上海文物商店,著录于上海科技出版社《清代瓷器赏鉴》中。  相似文献   

19.
张全民  王久刚  王磊 《收藏》2008,(5):62-67
●西汉原始青瓷水波纹双耳壶 与上述青瓷瓿同出。口径14.1厘米,高33.9厘米(图2)。喇叭口,长颈,圆鼓腹,内圈足。肩部对称粘附双竖耳,耳上方堆贴云纹,下附圆环。口上缘和颈下篦划水波纹,肩腹部粘贴有3道细扁泥条纹带,其上分别划两条凹弦纹。器身旋出多重瓦棱纹。青绿釉,喇叭口内施釉,内腹无釉,外施釉从颈下开始至腹中部,  相似文献   

20.
一、五彩云龙图大瓷盘:高6厘米,口径34.5厘米,足径20.5厘米。敞口,弓形壁,双圈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盘所特有的造型),青花双线圈内绘花押图记。盘内满绘火焰云五彩侧面立龙图。龙面目苍老,昂首舞爪,张嘴伸舌,神态凶猛。康熙朝画龙头大、上颚短、下颚长,鬃发分束向后。龙身常扭曲成弓形,腹有一段下坠,腹部画成似蛇腹形。龙鳞密集,立体感强,龙爪伸展舒张,龙尾强劲逐渐收小。四周云纹画成火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