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目标行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能力和市场两维度,对企业多元化战略进行重新分类,研究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企业多元化行业识别和评估的步骤与方法。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和市场是表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要素,通过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两种战略的组合,可以分别用四种方法对企业多元化目标行业进行识别与选择。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进入时机与目标行业选择是目前国内企业选择多元化道路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能力和市场两维度,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重新分类.研究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企业多元化进入时机与行业识别和评估的步骤与方法.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和市场是表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要素,通过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两种战略的组合,可以分别用四种方法对企业多元化目标行业进行识别与选择.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三家制造企业进入新产业多元化的案例,对外部环境、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驱动因素;企业通过外生性手段和内生性手段获取的技术能力是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企业在研发管理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必要保障条件;企业通过合作、收购以及重组等资源整合方式能够使企业快速实现多元化结构整合,并有效降低成本。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了多元化战略影响因素的三棱锥模型,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综合考虑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权圣容  吴贵生  格佛海 《科研管理》2012,33(3):89-95,112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扩展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之一。然而,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关于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往往得到不一致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采用固定的研究对象,但在截然不同的经营环境中,观察其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韩国30家大型企业集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14年(1990~1996, 1999~2005)的财务数据,以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为自变量,企业绩效为因变量,衡量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绩效差异。结果表明:(1)金融危机促进了企业对内部管理因素的重视,并使企业改变对于危机管理的态度;(2)危机之后,企业的经营因素与经营成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3)低多元化企业较高多元化企业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5.
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认知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领域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绩效及其差异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分散风险、协同效应等方面,而对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认知模式问题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实际上,多元化的经营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企业多元化经营有着管理者难以控制的认知上的局限.这种认知局限导致管理者会把在某个特定业务经营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不自觉地转移应用到其他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领域,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考察主要是针对与多元化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管理问题,探讨管理者在过去的业务经营中认知模式的生成机理、刚性化的过程以及认知模式转变的途径与方法等,适应多元化战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实施中的最大难题就是“度”的把握。“适度”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就是要求企业应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所选择的业务是否匹配;分析企业的主业优势能否对所选择的多元化业务提供资源上的支持;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企业是否实施多元化战略做出判断,并进一步选择业务领域、确定进入时机及方式、控制进入规模及进入行业的数量,通过以上过程的决策判断达到综合把握多元化经营的“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营究竟应选择多元化还是归核化,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重大难题.运用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多元化、归核化与企业核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实施多元化与归核化的内在基础;多元化与归核化本身是中性的,企业究竟是采用多元化还是归核化,完全取决于企业当时所掌控的核心资源与经营业务的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作了讨论并提出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利弊分析,阐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选择和实现,认为:企业进行多元化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战略目标,有稳定的业务基础,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在选择行业时要注意与原行业的相关性;多元化企业的领导要具有驾驭多元化实施过程的能力,还要打造一支与新产业相关的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管理界,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种选择,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引发了诸多争论。我国企业尤其是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大企业,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较多地采用了多元化经营的扩张战略,甚至于已发展成为我国大企业的主流扩张方式。实践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理想的经营思路,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未来增长的隐患。因此,试图通过重新认识多元化经营理念,探讨多元化经营与战略选择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在阐明企业核心知识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和动态性的评判标准,给出了一种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划分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influences the rate and specific types of innovative competence. We test a set of hypotheses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sample of biotechnology firms. Our finding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emise that a diversified technology base positively affects innovative competence. Furthermore,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is found to have a stronger effect on exploratory than on exploitative innovative capability. This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may mitigate core rigidities and path dependencies by enhancing novel solutions that accelerate the rate of invention, especially that which departs from a firm's pas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3.
孤波寻租多角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成长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宝贡敏 《科研管理》2002,23(3):32-40
文章通过对由市场放开、管制放松带来的产业盈利孤波的产生机制的分析 ,透视了寻求开发孤波利益的寻租多角化的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提出了把握进入与退出时机 ,注重寻租多角化与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培育相平衡 ,超越过去经验 ,在迅速积累资本的基础上确立产业发展根基的在新兴市场成长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促进四川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  雷叙川  张略  王永杰 《软科学》2003,17(5):71-75
在对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和区位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四川工业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归纳出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观念、体制、机制和运作等四个层面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本。界定了智力资本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对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组织长期积累形成的智力资本的凝结和转化。基于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晓丽  贾若祥 《软科学》2005,19(3):67-70
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针对生态旅游与“3S”技术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指出通过充分利用“3S”技术优势,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产品促销、产品质量管理等全过程实施可持续化管理,对于解决生态旅游中出现的非可持续性问题,实现经济、生态、资源与居民福利等的综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童莹 《科教文汇》2013,(17):102-103
本文意在指出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译者要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同时,指出翻译不是一项纯粹的语言活动,还牵涉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种种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学锋  魏江 《科研管理》2002,23(3):139-144
本首先对购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协同效应是购并价值的主要体现,为了实现有效的协同,需要从购并并目标对象的选择和购并后的整合两个方面开展工作,购并前目标对象的选择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购并后整合的核心是核心能力的转移,对此章围绕技能和知识,企业化,管理系统和组织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中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江 《科研管理》2003,24(3):63-67,108
隐含经验类知识被认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从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内涵入手,将其划分为个人技巧、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及组织惯例等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开发利用隐含经验类知识的4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