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报道不仅仅传递着关于艺术的信息,也建构甚至定义了艺术的现实;不仅仅记录了艺术的今天,也塑造了艺术的历史。大众传媒限定了人们应当看见什么样的艺术以及如何看待艺术。《南方周末》当代艺术报道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主流化、职业化和具有积极社会介入性的整体形象。这既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状况的反映,也体现了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应然性期待,更暗含着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建构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程雨辰 《文教资料》2020,(9):25-26,29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小小小小的火》,采用多重意识、多声部的写法,通过多种声音的平等对话、视角的切换与对照,描画出有关家庭成员微妙互动与情感暗流的全景图。小说中的两个家庭,构成了对立面。当两家人的生活开始交会,安稳和动荡、秩序和混乱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开始显现,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小说中的人物逐渐发现了关于生命的独特真相。本文探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建构,揭示身份建构的局限性和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发现自我新向度之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甄真 《考试周刊》2011,(56):39-42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新闻媒体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由于美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涉华报道必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对两篇《纽约时报》上的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了媒体报道中反映的新闻报道者的意识形态因素,并揭示了意识形态偏见在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一种综合性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李桃 《文教资料》2014,(21):32-33,50
蒂姆·温顿的短篇小说《邻居们》主要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搬到新社区后,从与移民邻居们的冲突到逐渐融合的过程。本文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寻新婚夫妇在物理空间发生转移后对身份的诉求,以及从批判焦虑到获得认同、逐渐融入的过程,揭示了消除精神隔阂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交往,促进相互了解。身份的重新建构意味着他们与社区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的成名之作,作品中男主人公尼尔作为众多没有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后裔青年的典型代表,在面对美国文化的冲击时,背离了犹太传统身份,开始了一段身份建构之旅。小说表明了罗斯对整个犹太民族寻求身份建构的深刻关切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小岛》是一本关于黑人文化身份建构的小说。本文试图从身份认同理论的角度切入,分析利维的小说《小岛》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冲突及文化身份认同思想,以证明利维是一位优秀的表现移民身份认同的小说家,且其作品《小岛》是一部深刻的身份认同小说。也以此来促进移民和新环境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种放是宋初的四大隐士之一,他屡次接受朝廷的征召,却又屡屡辞归山林。以种放作为考察对象,对探究宋代隐士形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种放隐士身份的确立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的结果。《宋史·隐逸传》对种放形象的塑造既有刻意的拔高,也有秉笔直书之处,其对种放形象的塑造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处理,给世人展示了一个世外高人与治国能臣相结合的形象,展示了一个"隐"与"仕"相结合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的形成是政治与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影响到其日后对教师职业的工作投入度、满意度及生活幸福感。但现阶段师范生在向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专业身份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及无力感的侵袭。危机的根源为教师身份的不确定性、学业评价的功利主义及教学实践的疏离性。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师范生的新要求,可以从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师范生培养方式优化和师范生自我完善与发展三个层面,对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是有效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南方周末》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南方周末》能够敏锐捕捉30年来我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状况,对其做及时而准确的提炼概括,从而把握了国家形象的灵魂;此外,《南方周末》坚持以"新年献词"的方式,编织对国家的宏大叙事,谱绘了国家形象演变的图谱;最后,《南方周末》通过对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作深度报道,成功刻画了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的真实面貌,这是对主流官方话语传达的国家形象的有力补充。《南方周末》正是以这些方式,另辟蹊径,独开窗口,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更加真实、全面、深刻,而富有质感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刚 《考试周刊》2011,(79):20-21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相似文献   

11.
宋华 《现代语文》2014,(4):139-142
"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记忆总是被现实征用的,人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时有阻隔或失败。《挪威的森林》就反映了记忆和身份认同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众多人物以及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各色人物、甚至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人和生命都是有限的,"自我"总是一个不完整、有欠缺、时时刻刻承受着矛盾和分裂的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试图要去修复它,但它不仅在本质上是不能被修复的,而且实际上它也不需要被修复。正是这种形形色色的断裂和缺口才形成了"我"之所以为"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星期六》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九部小说,小说出版后广受评论界的关注。小说主人公贝罗安医生一方面显示出英国人身上特有的民族优越感及自豪感,英国仍然是一个崇尚理性、井然有序、等级森严的地方;另一方面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却充满了欧洲风味和美国气息,强烈地冲击着他的传统文化身份,使他面临着“我是谁,我该成为谁”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4.
广西作家凡一平的长篇小说《变性人手记》通过塑造童汉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在身份焦虑与认同之间的矛盾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物,其身份在性别和文化上都呈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解读并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其中她融合民间传说、诗意文峰以及神话元素以写实的方式表现出种族、性别、阶级的对立和冲突,使得叙述生动有致.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刻板印象理论,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纽约时报》在奥运会期间对叶诗文获奖报道为例,从分类、情态系统和转换三方面研究该报如何在受众心理上塑造对中国体育形象的不良刻板印象,进而揭示我国体育负面形象在该报上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以一场未遂的"荣誉谋杀"为主线,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玛丽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与建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玛丽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变化,阐述她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并挖掘这种认同产生背后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少先队辅导员是我国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教师队伍中极具专业特色的一支队伍。本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及变迁情况的分析,呈现出这一群体在时代演变中的身份建构,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三代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有"组织依恋""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三种不同取向。研究认为社会转型、公众期望的转变以及身份需求与现实的冲突是身份认同变迁最主要的原因。最后,研究认为提升辅导员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明晰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增加辅导员专业学习及理论提升的渠道是强化当代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晓燕 《文教资料》2013,(16):11-13
小说家拉德克里夫·霍尔的《孤寂深渊》被誉为女同性恋文学的"圣经"。通过描写女主人公斯蒂芬·戈登的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女同性恋者寻求身份认同的艰难过程。居住空间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与自我身份认同之间存在内在、深层的联系。作品居住空间的变化恰当地诠释了女同性恋者在当时社会受到的身份困惑、身份焦虑和自我的身份认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孤寂深渊》,解读斯蒂芬居住空间的转移与她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