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经常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更聪明?为什么我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上学后反而不聪明了? 年轻的父母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当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简要地讲一讲这个问题,但愿它能对您有所帮助,使您培养出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2.
张密 《父母必读》2014,(2):102-103
正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幼小衔接上出现问题,所以想把孩子送到学前班,但是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上学前班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了给父母更好的建议,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幼儿园老师和小学低年级的老师进行了采访,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小石潭 《宁夏教育》2004,(12):69-69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的父母。“一只手”家庭教育理念也许会给父母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兰海 《父母必读》2021,(2):24-25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请教专家吧! Q:孩子长大后,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答:我们很多成年人,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会情绪失控.那么孩子成年后就自然会控制情绪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在孩子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和语...  相似文献   

5.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6.
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子女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大人的话了。”其实,这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缺少沟  相似文献   

7.
父母在考虑给孩子转学的问题时,一定要认清问题解决的目的和手段是否一致。卢:王老师,您好。目前,无论是在中学、小学都普遍流行着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父母就给孩子转学的风气。甚至有的孩子不止转过一次学。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王:父母希望给孩子换一个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9.
有的父母曾经问我:“我的孩子总爱看武打片,到底对他好不好呢?”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复杂,要看他的孩子的生活是  相似文献   

10.
许多父母都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却不可盲目从事。孩子的零花钱,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使用这  相似文献   

11.
主持:孩子的成长需要亲切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也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但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复杂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总有步调不一致、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争争吵吵在所难免。那么,这些争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争吵都应该或能够避开孩子?本期18位家长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带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都说现在做父母的累。比起多子女时代的父母们,现在很多父母只养育一个孩子,为什么却总是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除去社会竞争激烈了、父母的期望高了这样一些主客观的因素外,与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是不是有关呢?与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关呢?看完这期杂志,也许您能回答这个问题。《淘气包的教育艺术》是对霍懋征老师的采访。霍老师从教60年,是中国首批特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她对教育、对孩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不管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启发性的事情父母未必都知晓。请回答下列二十五个问题,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间问问孩子,看您回答得是否正确。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而且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喜欢自己的房间刷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4.
父母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欺负别人,父母的心情又很复杂:有些父母可能会窃窃自喜,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强者,这个社会正是适合强者生存的世界;另一方面,父母又担心,孩子如此好斗,将来会不会是个麻烦呢?  相似文献   

15.
孩子怎么总是喋喋不休地提问题?孩子怎么总是喜欢和别的孩子比这个,比那个?孩子怎么总是倔倔地和我闹别扭?……现代父母很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而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亲爱的父母,请和我们一起,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入手,听听他们都有哪些心理需求,看看专  相似文献   

16.
妈妈,你说我是漂亮还是丑?我觉得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很漂亮,只是有点太矮。无意间十岁的女儿提出了美与丑这个问题。这首先是令为人父母者高兴的事情。因为这说明孩子逐渐有了爱美之心,逐渐有了审美意识,内心也逐渐丰富细腻起来。作为孩子,也许你曾向父母询问过这个问题;作为父母,也许你的孩子曾经向你询问过这个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回答?你又是怎样回答孩子  相似文献   

17.
有些孩子看到人家吃好东西,就赖在人家不走,或连忙跑到人家等吃甚至索取,这种“讨食”行为,常令父母感到十分头疼。怎样较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呢?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体会,提出这样一些想法供家长参考: 一、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孩子的发育需要,为孩子备存一些必需的点心。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由于一味强调不给孩子吃零食,在这方面限制得过紧,反而增加了人家的食品对自己孩子的诱惑力,致使孩子“眼馋”、嘴馋,形成不良习惯。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用零食代替主食,当然也不能因孩子“讨食”,便无原则地迁就其对零食的要求。二、邻里协同起来,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前后左右邻居是孩子们“讨食”的主要对象,因此,要从教养孩子的高度来认识和协同解决这个问题,形成一些常规。如:经常交流孩子在不同家庭的表现,经常交流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感悟481: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母是最重要的预言家。姚建龙教授用心理学的标签理论解释了这个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问题在于,父母该给孩子怎样的预言?显然,否定或夸大的话是有害的,最好的预言是准确的和鼓励的,这就要求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坚守激励和支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国正愈来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孩子也会越来越国际化,父母的角色该如何重新定位呢?一想到父母的角色,就会想到传统的一些分工合作方式,比如慈父严母或"虎妈猫爸",要不就是红白脸父母。但是,当父母把角色定位在这些固定功能上的时候,彼此之间是无法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孩子很容易钻父母角色的漏洞,这些模式也不适合培养能和这个新时代接轨的孩子。中国父母习惯将养育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而国际上对养育的定位更多的则是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从哪里来的?"宝宝在不同年龄段提出这个问题,他想知道的答案可不一样。父母该如何回答?这可是考验智慧与勇气的时刻!回答这个问题,会让父母感到棘手。因为这个问题会被宝宝在不同年龄段屡屡提及,可父母并不清楚宝宝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能够让自己不尴尬。心理咨询师宫学萍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永远用开放的状态去陪伴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