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治黄科技信息》2006,(4):16-17
经过黄委上下的精心准备和提前5天的预泄,2006年黄河调水调沙6月15日正式开始。按照黄河防总的调度方案,小浪底水利枢纽15日上午9时下泄流量增至3300m^3/s,整个调水调沙过程按照黄河花园口水文站3500m^3/s进行控制,较去年的调水调沙流量略有增加,为历年来黄河调水调沙的最大流量,以期达到更好的冲刷效果。  相似文献   

2.
郑州辖区河道长度为160km,堤防长71.422km,险工控导工程22处,共有坝、垛、护岸957个单位工程,自建自管引黄涵闸5座,在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治黄科技信息》2005,(3):11-12
5月26日,记者从黄河防总了解到,鉴于有利的水库蓄水条件和前3次成功试验的基础,黄河防总决定于今年6月16日即黄河进入汛期的第二天实施调水调沙,这标志着黄河调水调沙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常规措施正式转入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治黄科技信息》2007,(4):16-17
2007年黄河调水调沙于7月7日正式结束。本次调水调沙实现了黄河下游主河槽的继续冲刷,进一步扩大了下游主河槽的排洪输沙能力,并通过黄河干流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的联合调度,再次成功地在小浪底水库库区塑造了异重流,并实现了小浪底水库高含沙排沙出库,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治黄科技信息》2009,(4):17-18
7月8日,随着调水调沙下泄水流全部入海,第九次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此次调水调沙人海总水量34.88亿m^3,下游河道冲刷泥沙3429万t,河道主槽最小过洪能力进一步增大到3880m^3/s。  相似文献   

6.
7.
8.
9.
黄河水利委员会于2008年6月19日至7月3日实施的黄河第八次调水调沙,进一步扩大了黄河下游主河槽行洪排沙能力,成功塑造小浪底库区异重流并排沙出库,成为自2002年以来历次汛前调水调沙中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排沙量与下游河道通过流量最大的一次。此次调水调沙还首次实施了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补给。  相似文献   

10.
碎屑矿物在判别沉积物来源以及沉积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2013年汛前与汛后采集的黄河尾闾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鉴定,探讨了调水调沙工程实施导致的水动力变化对碎屑矿物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汛前或汛后黄河尾闾河道表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重矿物31种,轻矿物11种。尾闾河道沉积物整体以轻矿物为主,占比达99%以上。重矿物优势矿种共8种,分别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褐铁矿、阳起石、水黑云母、石榴子石、榍石和碳酸盐,其中普通角闪石占比高达29.98%,是主要标志性重矿物;轻矿物优势矿种共3种,分别为石英、斜长石及钾长石,其中石英占比高达59.75%,是主要优势矿种,并可用于确定物源。比较而言,汛后8种重矿物含量之和比汛前增加3.7%,尤其是普通角闪石,其在汛后占比较汛前增加8.62%。与之不同,轻矿物含量在汛前与汛后差异不大,但沿程变化明显。研究发现,尽管调水调沙工程在改变尾闾河道水动力的同时并未使其轻矿物组分发生明显改变,但其导致的重矿物沉积分异却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1 河口区黄河河道基本情况 河口区黄河河道位于黄河最下游,是1976年5月由刁口河流路改走清水沟形成的。目前所辖河道长50km;管理堤防36.6km;险工四处,坝岸23段,工程长度3325m;控导工程三处,坝垛64段,工程长度6886m;引黄涵闸两座,设计引水流量45m^3/s。  相似文献   

12.
一、调水调沙方案的设计思路及 预期目标 1.设计思路 利用水库蓄水,充分而巧妙地借助自然的力量,通过精确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辅以人工扰动措施,在小浪底库区塑人工异重流,调整其库尾段淤积形态,并加大小浪底水库排沙量;同时,利用进入下游河道水流富余的挟沙能力,在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及主槽淤积最为严重的卡口河段实施河床泥沙扰动,扩大主槽过洪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这次会议是科技委成立以来的第三次会议,我们希望这样的会议坚持下去,每年至少一次。目前,科技委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向黄委会有关部门提供了多项重大问题的咨询建议,现在黄委会领导班子在决策一个重大技术问题之前,都是先提请科技委进行讨论。科技委在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大项目的咨询频次和力度,如咨询了潼关高程控制,黄河下游滩区治理有关方案,2003年防御大洪水预案等。  相似文献   

14.
《治黄科技信息》2004,(4):13-13
新华网报道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6月2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中,将首次尝试人工扰沙清淤,这在世界水利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治黄科技信息》2005,(1):17-17
1月10日,2004年黄河十大新闻评选揭晓。黄委提出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新框架;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圆满结束,首次人工塑造异重流成功并排出小浪底水库;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实现淤粗排细目标等十条新闻高票入选。  相似文献   

16.
在黄委科技委2005年年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委党组,向科技委的全体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科技委专家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咨询工作,丰富和完善了黄河治理方案,推动了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的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黄河以其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为主要特点,是历史上难以治理的河流之一。泥沙的不断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平摊流量相应减小。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基本上保持了维持其健康生命的需水量,经过多次调水调沙及生产运行,平摊流量有所增加,黄河的生命力得以恢复。但黄河作为多泥沙河流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仍是黄河治理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