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星杯预选赛在韩国举办,韩国棋手参加预选赛可以免却舟车劳顿之苦,因此其参选人次大大超过了中日两国总和。凭借人数优势.韩国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出线总人次的冠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公开预选的赛制为韩国众多青少年棋手提供了难得的练兵机会,为韩国围棋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
《围棋天地》2007,(8):64-65
4月2日至5日,KB国民银行杯2007韩国围棋联赛预选赛在韩国棋院2层预选对局室举行,拉开了联赛的大幕。除了指定的28名联赛种子棋手外,所有的韩国职业棋手都可以参加预选赛。  相似文献   

3.
声音     
《围棋天地》2006,(17):22-22
下午在门前站了几个小时。 ——三星杯预选赛禁止棋手之外的任何人进入赛场,棋手比赛结束后也必须立即离场。中国代表团中有许多小棋手,中国代表团团长昊玉林担心他们走失,不得不寸步不离地守在赛场门口。  相似文献   

4.
又上三星路     
王元 《围棋天地》2004,(16):17-25
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是特别的世界大赛。其特别之处,就是在于它的预选赛。大门向世界棋手敞开的预选赛,规模大、影响广,其本身简直就是别开生面的世界赛。从2002年到2004年的三届预选赛,各国和地区的参赛棋手已达到850人次!  相似文献   

5.
感动之旅     
胡煜清 《围棋天地》2008,(13):58-61
收到天地编辑约稿时颇感意外,也有些许犹豫。因为成绩比我好,棋艺比我高的职业棋手太多太多,文笔比我好的也大有人在。让我一名普通的参赛者来记述这次预选赛,实在有点汗颜。但考虑到阿含·桐山杯是仅有的对业余棋手开放的职业赛事,想必读者朋友好奇的是业余棋手参赛这一热点,于是诚惶诚恐中写下了这篇阿含·桐山杯之旅:班门弄斧之处请各位棋手和读者们多多海涵。  相似文献   

6.
预选故事多     
《围棋天地》2007,(10):2-3
天灾人祸,内战成为了中国棋手本届LG杯预选赛当中的主旋律。N组最后一轮中,中国等级分第2位的孔杰(左)战胜第5位的王檄,晋级本赛,而在此前的第2轮中,孔杰的对手是另外一位预选赛好手、有“三星杯之男”美称的王煜辉,而在第3轮中,王檄的对手则是近期状态回勇的刘世振。煮豆燃豆萁,也只能苦笑了之。内战中“牺牲”的中国棋手总计达11人之多,然而却有4个小组根本就没有中国棋手的身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三星火灾杯”赛预选自报名开放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往年中国队在本项赛事的预选赛中总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几乎每一届都会在赛场上刮起“中国风暴”。然而今年我们却首次遭遇了“韩流”,最后一轮仅剩下五位中国棋手。尤其是倒数第二轮中国棋手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如常昊、邵炜刚、刘菁等名将都倒在了那一轮中。更为可惜的是在预选赛中已经创造出16连胜的王煜辉在这一轮被日本的大矢浩一淘汰,一个纪录就此终结。赛后,倒在自己人手下的常昊说,以往几届预选赛我们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发挥,而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厚度,也不是实力高人一等。因此这一届多少有点还债的味道。抛开实力和发挥这些主观因素,有一个客观原因值得一提。本次比赛韩国方面将原来的3小时用时改为了2小时,这一点无疑是对韩国棋手有利的。因为韩国的棋手下棋普遍较快,而中国棋手则善于思考。在本次比赛中我听到中国棋手抱怨最多的就是用时紧张,很多该想的地方往往不敢过多地投入时间。下面摘录本次比赛中几个精彩片断供大家赏析。  相似文献   

8.
轩豪一剑     
因疫情影响,第25届LG杯取消了集中综合预选赛,将本赛32强的名额分配给了各国家和地区,中国获得了6张通过国内预选进入本赛的名额。往年棋手们如想进入LG杯本赛,需要飞到韩国,在综合预选赛中连胜四五盘才可晋级。经历一番预赛的搏杀,晋级的棋手都有一种过五关斩六将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邹俊杰 《围棋天地》2011,(10):81-88
4月28日,一年一度的LG杯世界棋王战预选赛在韩国首尔拉开了战幕,虽然仅仅是预选赛,但这却是检验参赛棋手整体实力的一个很好的标尺。韩国除直接进入本赛的选手外,所有棋手全部参加,人数上占绝对的优势。但俗话说“兵贵于精,而不在多”,中国参加预选的棋手,每年都只有区区三四十人左右,  相似文献   

10.
范范看三星     
第16届三星财产杯世界围棋大师赛预选赛于8月1日在首尔拉开帷幕。三星杯自从改为公开赛的赛制以来.每年的这个时候.韩国棋院都聚集了来自各国的围棋高手.可谓是棋手相聚的一场盛会。虽然近两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取消了预选赛的对局费(只有进入本赛才有),但棋手们依然踊跃参赛.不想错过这一难得的交流机会.参赛人数反而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1.
7月25日至29日,在有299名棋手参加的第7属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预选赛中,35名中国棋手参赛,10人出线,出线率远超日韩。特别是最后一轮,除了4名中国棋手内战之外,8名中国棋手在与日韩棋手的对决中无一败绩,是中国棋手在三星杯赛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次。这样.在8月底开战的三星杯本赛中,中国棋手将以14人之众的空前规模参赛,中国棋手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三星杯之旅也许从此打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6,(10):4-4
4月28日,第11届LG杯预选赛结束,16个本赛名额分配完毕。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北棋手在本次预选赛中分别获得6个、7个、2个、1个席位。  相似文献   

13.
韩国篇     
《围棋天地》2011,(9):13-15
联赛参赛棋手产生 4月18日.韩国国民银行2011围棋联赛预选赛结束.14个联赛棋手资格各归其主。加上此前确定的16名职业棋手排行榜种子棋手、10名保护棋手和8名指定棋手.全部48名联赛棋手各就各位。  相似文献   

14.
拾级而上     
李喆  洪性志 《围棋天地》2005,(18):41-41
三星杯预选赛的最后一轮,我遇上韩国棋手洪性志,几经反复我终于闯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15.
3月16日,第2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综合预选赛决胜轮比赛在中国棋院开战.我幸运地打进本赛.成为唯一入围本赛的业余棋手。百灵杯是中国棋界举办的大型国际比赛之一,采用公开赛形式,世界上所有的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均可报名参赛。比赛分为国内业余网选赛、综合预选赛以及本赛三个阶段。百灵杯的公开制允许业余棋手参加,对于我国的业余围棋界是一件喜事。韩国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虽然也允许业余棋手参加,但是出国手续繁杂,比赛费用不菲等导致我国业余棋手几乎没有人报名参加比赛,很是遗憾!  相似文献   

16.
段嵘 《围棋天地》2008,(16):49-55
中国棋手在三星杯预选赛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是2002年的十人出线,今年三星杯预选赛,中国棋手14人进入决胜轮,中韩两国棋手上演十人对抗赛,结果中国队8比2大胜,加上两盘内战,中国队又一次取得了10人出线的佳绩。  相似文献   

17.
听惯了国际棋战损兵折将的哀音,看惯了中国棋手丢盔弃甲的惨剧,三星杯、丰田杯大捷的消息相继传来,让人颇有些悲喜交集。 多少年,失败几乎成为中国围棋的“习惯”。习惯又让中国棋手不得不养成“谦虚”的“美德”。快人快语的华学明七段感叹:“三星杯预选赛,我们进14个人打进本赛也不敢‘吹’,怕本赛输了,棋迷会骂我们一到动真格的就输。” 失败同样扼杀着中国棋手的想像力。预选赛大胜仍不足以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念。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感叹:“三星杯本赛之前,有人问我中国棋手能有几人进八强。我说希望有3个人,他们都说:你胆子也”太大了,有两个就不错!” 的确,种种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去年春兰杯上,中国棋手在八强中占了5个,却还是没能笑到最后。去年,还是三星杯上,常灵躲过了李昌镐的飞刀,却倒在了曹薰铉的剑下。不到奖杯最终落入手中的一刻,中国棋手就兔不了胆寒。某棋手坦言:“只要曹薰铉、李昌镐‘活’着一个,中国棋手就不能说拿冠军。”在对手面前,“谦虚”的更深层也许便是情不自禁的心虚。过多的挫折压弯了中国围棋的腰杆,中国棋手急需用一场英雄式的胜利挺直自己的脊粱。风起云涌,如今正是英雄大显身手的战场。 说英雄,谁是英雄?  相似文献   

18.
龟兔赛跑     
余平 《围棋天地》2005,(8):17-21
近几年世界大赛中,日本棋手成绩不太好,预选赛出线的名额少,前几轮被淘汰的多。但他们似乎有个特点,就是进入决赛后夺冠的成功率比较高,比如去年赵治勋三星杯夺冠。张栩虽然是日本棋手,但从他的棋中可以看出,他善于吸取韩国风格中的一些元素,我想他在日本棋战中取得“五冠王”的称号,也是得益于博采众长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9.
逃出死亡组     
王雷 《围棋天地》2005,(18):17-25
8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三星杯预选赛在韩国拉开战幕,共有40名中国棋手参加了这项赛事,其中王雷五段是第三次冲击本赛了。这次预选赛,王雷处在一个公认的“死亡之组”,在本组中有中国常昊九段和邱峻七段.以及韩国的睦镇硕九段和姜东润三段。  相似文献   

20.
排行榜     
《围棋天地》2005,(18):15-15
1200胜 9月1日,小林光一九段在日本棋院举行的第31届棋圣战预选赛B组中战胜江面雄一八段,成为继已故加藤正夫九段、林海峰九段、赵冶勋九段后,日本历史上第4位获得1200胜的棋手。52岁的小林光一九段自成为职业棋手以来,共花费了38年零4个月达成1200胜,同时他的胜率也达到了66.7%,成为四人中胜率最高的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