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基本步伐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7):82-84
步伐,就是棋形。每一着棋,都是在已有的己方棋子或者对方棋子基础上的一种步伐、棋形(第一着棋和最后的单官,可以除外)。因此,我们可以说,围棋确实是简单的,只需要把“步伐”弄清楚、把正在下的这一步棋与已有棋子之间的关系理顺就行了,正如堆砌积木搭玩具房子、一砖一瓦盖摩天大楼。只不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尽量优化组合、提高效率罢了。  相似文献   

2.
实战常形     
段嵘 《围棋天地》2013,(10):89-90
有时,是否选择“尖顶”,和行棋的方向有关。下棋时总是希望尽量把自己的棋子走在价值大的地方,把对手的棋子逼到价值相对小的地方,价值大的地方就是正确的行棋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元 《围棋天地》2006,(11):80-82
“天地讲义”在去年开篇时,因为是从最基本的围棋知识开始,所以,我对已经会下围棋的读者说:“路过这里时,就不必减速刹车了,请直奔下一站吧。”但是,说归说,我内心还是希望各位都能来看一看。是否真正地认识、理解“围棋的本质是效率”、“棋子有生命、有能量”、“看似不动的棋子其实始终在作相对运动”等等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我们究竟能从围棋这个文化思想宝库中摄取多少精神营养,这就像对单个汉字的了解程度决定着汉语的使用水平和欣赏水平一样。以“步”字来说,如果知道这是象形字、它的上下分别象征着脚印的话,书写时,就既不会将下边误写为“少”,又能够平添几分情趣。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在观看下围棋时,有条“法律”叫“观棋不语”。这是为何?原因是,黑白两色的棋子,象征日月,表示阴阳之气。棋子的圆形模拟浑园的天象苍穹,棋盘的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纵横各19条线,交织成  相似文献   

5.
从见到的史料中,我们知道早期的象棋是“金铜成形”的棋子,更知道宋代已是平面圆柱形文字的棋子。但是,在“金铜成形”棋子与平面园柱形文字棋子这两者转化之间,有无木质立体棋子呢?搞清这一点,对棋史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和必要的。笔者在阅读史籍中发现,试制成木质雕刻成形立体象棋的是唐  相似文献   

6.
无棋可闲     
深蓝 《围棋天地》2004,(16):60-60
古之诗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读起来总令人怡然神往。只使用了一个修饰性的“闲”字,两个动宾短语(它们之间不是连动关系,依我看,“落灯花”事实上具有对“敲棋子”进行环境修饰的意味)便出落得面目清秀,风骨俊朗,气度恬静,从容疏淡。现在我们还能敲敲棋子,可是摇曳的灯火会不会闻声解意?我们还在等待,可那一盘盘棋,还能闲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7.
枯棋与势棋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6,(13):67-68
阅读古代咏棋诗的时候,发现诗人写到棋子时,有用“枯棋”一词的。如宋胡宿《寄昭潭王中立》诗日:“十干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诗日:“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撙。”为什么把棋子称作“枯棋”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之心,很想探索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棋从断处生”,此说来自围棋,但却不适合象棋。就象棋言,“棋”又从何处“生”呢?姑且先“大胆假设”一下吧!谓之“棋从结中生”。围棋中讲的“断”,是要破坏对方棋子间的联系;象棋中讲的“结”,强调的则是制造并利用好双方棋子间的联系。“断”也好“结”也罢,都是把目光聚焦在棋子的联系上。  相似文献   

9.
围棋又被称为方圆、黑白、乌鹭、楸枰、星阵等。黑白、乌鹭是以棋子的颜色代指围棋,楸枰是棋盘,星阵则指一颗颗棋子布于棋盘上,犹如星星在周天排列阵势,所谓星罗棋布是也。方圆指棋盘棋子,“围奁像天,方局法地”,天圆地方,演生出无穷变化。棋盘、棋子所组成的弈具,代表了围棋文化的物质方面,但可包含着精神的内涵,折射出弈者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及时代的审美风尚。本文专说棋盘。先说棋盘的“形”。汉代班固说:“局必方正”,说明古代围棋盘的标准样式是正方形的。那么这正方形的棋盘首先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10.
将军抽吃子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将军”。由于“将军”造成抽吃时,如能立即吃到子,判“捉”;如为无子可抽,则按“闲”着处理。  相似文献   

11.
《棋艺》编辑部转来内蒙古包头市棋院张志勇棋友关于一个棋例案例的来信,我觉得这封来信提到了棋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是打的相关子(1987年版规则称“其它有关的棋子”)? 我们知道,打有时产生于“动子”,即在循环着法中所走动的棋子本身作打,习惯称“动子作打”。打有时还产生于“相关子”,即所走动的棋子本身不作打,但它却造成己方别的棋子作打或与别的棋子联合作打,习惯称“相关子造成打”。根据打的性质不同,相关子分别称“捉的相关子”、“杀的相关子”。“将的相关子”,统称“打的相关子”。 动子作打问题在…  相似文献   

12.
棋艺原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有不少诗人是棋艺爱好者,在诗人的诗篇中,留下了较多的咏棋之作。 弈棋是一种“脑力操”,既开动脑筋,也煞费苦心。棋子走得快时,往往是形势顺利的时刻,而棋子下得慢了,听其声响稀稀疏疏,则证明弈棋者已步入佳境或遇到了难关。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山行过僧庵不入诗”道:  相似文献   

13.
隐藏的十字     
三浦修 《围棋天地》2011,(22):96-97
圆形的棋子一旦放在棋盘上就不能移动了,只是在游戏过程中对局双方的棋子可以被吃掉,就是术语中的“提子”,将棋子从棋盘上拿出去。  相似文献   

14.
第六条:兑子战术——不可避免的“量”与“型”的较量 棋子在棋盘上不停地活动,双方棋子互相接触,互相渗透,难免要进行一些子力兑换.通过棋子互相兑换达到一定作战目的的手段就称为兑换战术.兑换战术是象棋基本战术之一,在我们对弈过的每盘棋中几乎都有兑子战术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基本战术是弃子争先.舍弃二、三线的棋子 当我们劝告业余棋手“请考虑弃子……时,其中有一些棋手会提出“如果舍弃了,又没有收获怎么办?”这种问题往往弄得我只好苦笑。这可能也是“弃子”招致误解的表现之一吧。 在此我们所说的弃子指的是让弃子后的局面变得有利于己方的一种下法,我希望大家能够接受我在下面所提到的一些观点。其实,在弃子战术中,被弃的子是在发挥它的最大的功效。 也就是说,弃子是将在前面已是发挥当时最大功效的棋子舍弃。在此最大功效的基础上,通过牺牲它,让牺牲掉的棋子再发挥出额外的功效来。我们视其为一…  相似文献   

16.
预计下一步通过子力交换得子也是“捉”的形式之一。实战中这样的局例比例也相当大,在1987年规则中,对发生子力交换的局例按两种情况分别做出处理:其一,预计下一步吃子后,吃子的棋子不存在了,要计算双方丢失棋子的子力价值,占便宜的判捉,不占便宜的判闲。其 二,预计下一步吃子 的棋子仍能保留,则 无论该方子力损失如 何,均应按打处理。经 过多年的实践,对后 一种情况,出现了不 少“合规不合棋理”的 例子,特别是对那些 “得小而损失惨重反 而被判打”的例子,棋 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同 情,觉得很有修改的 必要。于是199…  相似文献   

17.
手筋发现法     
问题图(黑先):围棋中,提子前的“叫吃”是对攻时的基本要素。有时会出现直接叫吃时无法吃住对方的棋子的现象,我们把这种叫吃称之为“俗手”。本题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王孔兴 《棋牌世界》2004,(12):43-43
区分是“献”还是“捉”,要严格掌握“献”的定义。凡走子符合“献”的条件,应优先考虑对方的子吃去己方所“献”的棋子,否则,即按己方的子吃去对方的子处理。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2007,(17):17-17
围棋又名“手谈”,这名字绝非白叫的,落在棋盘上的棋子固然可以表明棋手的思想。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过程也常常可以透露他们情绪上的一些微妙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点,《辞海》解释是细小的痕迹,几何学上“点”是位置,形态学中“点”还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形元素,自然界可构成“点”的物质及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象棋游戏中,“点”是棋盘交叉点上棋子的占位,不是所有棋子可以随意分布,如将、帅、仕不能离开“九宫”之内.“点”是静止的棋子. 面,“面”的前身是点,多个点构成了面(象棋32子之内),除具有“点”的物质特性外,“面”还是形象的呈现,是“线”的起点.“面”就是形,称之为“棋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