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江阴市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近5年间身体素质指标的监测和统计分析,探究其动态发展变化趋势,结果得出:①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提高全民健身意识;②加强管理队伍的学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③需要加强对城市非体力人群中中青年人群的体质监测.以此为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教师》2017,(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从众心理、认识误区的个人因素和流行文化的误导、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细化制度的缺失的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建议从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调适消极社会心理、深化教育环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倾向。  相似文献   

3.
王建智 《天中学刊》2003,18(5):80-81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阶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强,具有较好的体育行为。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状况及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的词查与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了解目前山西省中型城市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将山西省中型城市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比较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山西省中型城市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制约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利因素,经研究认为,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和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我市 4所中学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揭示了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对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因此,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之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应当重视学习动机的形成,发挥理论教育和学习潜力的优势。总之,有了良好的动机,增强了自我锻炼的自主性,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民族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昆明市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家长不重视,课业负担过重,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及体育文化氛围等.提出要重视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家长的体育意识等建议,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1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大学新生和老生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了解大学新生体育锻炼及动机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锻炼参与积极性高,锻炼动机多元化,以健身、社交和娱乐为主;(2)较多大学新生的锻炼行为在锻炼时间、频率、运动量和坚持性上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标准;(3)大学新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少,内容不丰富,对体育知识和锻炼技能掌握不够,锻炼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4)随年级增长,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减弱,锻炼频率下降,开始退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5)随年级增长学生开始参与更多的体育项目,锻炼内容变得丰富,每次锻炼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云南省4所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是积极的,其体育价值观也是积极向上的;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不足、时间少;活动项目主要以散跑步、球类为主,健美操、隔网球类(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在女生选择的项目中占有一定比例;懒惰、场地器材不足、学业重没时间、无人组织指导等主客观原因是影响云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南省城市不同年龄段女性体育锻炼的动机、内容、形式与场所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女性居民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健美和减肥)和闲暇娱乐,为此,应根据女性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开发一些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组合的运动项目与运动方法,开发更多的户外运动资源,以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体育锻炼规律性行为习惯的大学生群体,以其主体参与意识、群体人数比例、在各年级中的人数分布、主要参与活动时间、形式、项目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群体特征为依据,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体意识与活动实施行为不协调现象的主、客观因素,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在个体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重庆不同地区7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学校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学校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初中生整体处于锻炼行为的较低阶段,体育锻炼不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学习压力过大和缺少场地设施。体育课程、师生关系、学校设施、锻炼机会和体育社团均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间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沈阳市10所高等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区高等学校教师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程度不够,基础薄弱,缺乏对国家体育政策的了解,"体育人口"的比例低.通过对目前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合理化对策,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群众体育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学校体育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使命。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无疑需要教师建立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意识和能力,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分析(一)体育锻炼意识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主要由学生对体育运动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高职新生与大二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了解高职新生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特点,为做好学生课外体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水平较低,锻炼行为较少,锻炼项目较单一;自身惰性强、缺乏时间、没有锻炼习惯是影响高职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对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成都大学为例,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行了具体的对比研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专业生在体育认知、意志以及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沈阳市10所高等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区高等学校教师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程度不够,基础薄弱,缺乏对国家体育政策的了解,体育人口的比例低。通过对目前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合理化对策,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群众体育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安徽省大学生锻炼动机呈多样化;(2)在体育锻炼的态度、次数、时数以及强度上也存在着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3)体育锻炼时段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别与年级差异;(4)体育锻炼的形式男女生也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