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控制世界,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各个民族来说,什么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文化就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有人或许会说:不,我们拥有GDP,我们有钱,我们有高楼。但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喻成一个人的话,GDP、高楼和钱就是我们的外套和我们脸上的气色,气色当然需要变好,但是如果你的骨子里没有文化,脑子里没有思想,不管外套穿什么名牌,你都不可能成为名牌。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就可以解决这样三个问号:  相似文献   

2.
WC是英文厕所的缩写,是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名词。由这样一个不雅的名词还会想到什么呢?其实,由这样一个不雅会使我们看到大雅。来到一座城市,当走进一个非常洁净的厕所,你会有什么感觉?舒适,轻松,还有文明,甚至是  相似文献   

3.
痛苦始终是痛苦,舒适始终是舒适,但是舒适得太久了,舒适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短缺”构成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你到喜马拉雅山去,那里什么都是短缺的,连空气都短缺。我们住帐篷,甚至要男女挤在一个帐篷里,完全不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人在短缺的前提下,首先是求生存。  相似文献   

4.
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的,没有哪个人不想生活得幸福、快乐、美满。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价值和归宿。从这一视角来认识教师职业生活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获得幸福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根本目的。做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教育生活的幸福。如果你的职业生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生比比皆是,而中专生与之相比确实是学历不高。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你是一个中专生就感到茫然和自卑。如果你的志向很大,而目前力量很小,那么你就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美国,有一个花匠的儿子叫科波菲尔,他很喜欢打棒球,但他既没有钱,  相似文献   

6.
武穴方言名词与普通话名词不论是在词的音节数目方面,还是在读音方面都有不少差异,但是从这些差异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下面就将一些名词列表略作比较与说明。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们筹了一些钱,大概是1800万这样一个数字,想为基层的乡村学校办一点事。我们走了236个乡村学校.发现为乡村学校做慈善特别简单,因为省钱。办世博会7000块办不下来,但是为一个乡村学校解决困难,这个钱就够了,你可以把它的水泥黑板换成玻璃黑板,你可以给学校买十盒彩色粉笔。孩子们从来不知道粉笔还有彩色的,几千块就可以翻天覆地了。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族"这个概念不再单一,各种新鲜的名词,如果你不知道,甚至有"落伍"的嫌疑。人们因为相同或类似的个性、生活态度、生活现状、兴趣爱好等组合成一个个"族群",特别是总是站在时尚潮流最前沿的年轻人,总是最热衷于将自己划入某个"族群",寻找身份认同。因为每一个"族"都是一个小社会,其成员彼此深度理解,"电流"强烈,找到属于自己的"族",就像找到了归属感。当然,不是  相似文献   

9.
你很重要     
<正>你要相信,你很重要!社会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结点,你也是。倘若少了一个你,这张网就不完整了。也许你很平凡,但,小草有点缀春天的价值,蜜蜂有传递花粉的贡献,雨滴有浸润土地的作用……所以,你该相信自己也可以创造与众不同的功绩,并且不可或缺。你很重要,农民工兄弟。我不知道你为何总是埋着头,在炎炎烈日下默默地挥洒汗水;我不知道你为何总是小心翼翼地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无声无息地生活。是因为家不在这  相似文献   

10.
<正>教授在课堂上问我们:"知道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吗?"他开始给我们讲一部电影,革命教育片《大浪淘沙》里面有一个情节:旧社会,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街上走着,看见一个乞丐非常可怜,学生立即给了钱。老师见状,说,我的哥哥病了,现在也急需钱。学生愣了一下,立马给老师钱。老师又说,我的姐姐也病了……如此几个来回,学生知道不对了。于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只关注一个个独立个体,是拯救不完的。你要从上层建筑入手,改变了社会也就拯救了民众。"学生遂幡然醒悟。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相约星期二》中老教授莫里为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谈论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金钱、需求、欲望……说到金钱,我想起了那句熟语:"钱钱钱,命相连。"的确,几乎每个人都在为钱奔波着,仿佛拥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时下,男人要是没车、没房,结婚都难。  相似文献   

12.
珍惜已有有一个禅师,当他经过村子的时候,村民总是让他讲笑话,禅师讲完故事,村民们都开怀大笑。下一次,禅师还是讲同样的笑话,村民们互相看看,还是笑了。第三次禅师讲同样的笑话时,村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像那些村民一样。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很有趣的时候,就会觉得快乐,但是这个快乐的感觉能维持多久呢?比如,你希望拥有一个豪宅,但当你  相似文献   

13.
生活即教育     
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 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一个人都很喜欢埋怨,更不会满足于现状。我们往往会羡慕别人拥有这个,拥有那个,而往往忽略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妒忌的负面心态,生活就会变得不快乐。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当你拥有了一些东西,你将会失去一些。当你失去了一些,你又会得到另一些。上帝绝对不会把最好的留给一个人,把最坏的给了另一个人。"小强买了新的iPad,又有新款的智能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16.
钟海飞 《考试周刊》2012,(44):55-55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比如,你一天要吃几顿饭?一天有几个小时?你都是几点做什么?做了多长时间?你今天收获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什么物品是什么价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天天要遇到的数学问题。所以数学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作文要写出新意,可以有很多方法,这一期我们讲的是唱反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唱唱反调,比如和大人顶嘴,就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还有辩论会,那可是双方公开唱起了反调。而在作文中,唱反调是让观点出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比如对“班门弄斧”唱个反调,就有了“弄斧就得到班门”的说法,比如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唱个反调,就有了“愚公太愚,智叟聪明”的结论。唱反调成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孵化器。反调要唱得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得分清什么可以反,什么不可以反。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人人都知道,如果你偏要反这…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题目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外界收获思想、精神、力量、勇气、自信……当然,外界也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启迪和帮助。于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就可能拥有希望,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卡奇 《湖南教育》2001,(5):45-46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亲一样,孩子,爸爸妈妈在你的身上倾注了心血。可以这样说,在你爸妈相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为你的未来作种种的想象了。当爸爸倾听你走入我们生活的脚步声时,爸爸是多么的兴奋与感激啊!为了你,妈妈顾不得呕吐难受,拚命吃东西,吃了吐,吐了吃。爸爸拚命工作,以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一个舒适、  相似文献   

20.
周末 《中文自修》2012,(9):14-16
给不了你森林,我能给你的只有一棵树。——题记芬兰一个12岁的男孩用一个夏天挣到的钱,为一年前在动物园里见到的那只情绪低落的熊买了一棵可以爬的树。现在,那里有了一头紧依着树的熊,和一棵树,只是两者都还是在牢笼之中。小男孩站在牢笼之外,我想,如果他有足够的钱,他一定会把这只熊赎出来,那么,就可以给它一片森林了吧!但是,那是要几个夏天,多少篮浆果,多少瓶果汁才能攒够的钱呢?况且,究竟还有多少头熊甚至都未曾拥有过一棵树呢?这样想着,难道不觉得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