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意思最深,因而也最引人注目。文章紧扣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从它的成因、实质展开了充分的分析探讨,并对其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别离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而且诗人在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时,往往会借助于一些与之相应的具有定型指义的抒怀意象。那么,古典诗歌有哪些常见的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呢?仔细研读柳永千古传诵的咏别名篇《雨霖铃》,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柳: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岸”,为什么是“杨柳”而不是其他呢?刘禹锡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柳”者,“留”也。古人又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正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更何况柳的“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多情姿态。…  相似文献   

3.
别离主题在宋词中表现得尤为执着与深刻,这不仅因为词境适合表现别离主题、词体中的长调慢词比诗体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更因为词人能把世相沿袭的诸多别离意象运用得推陈出新,本仅就“柳”这一意象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柳意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多年来,研究者们关于柳意象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柳意象频繁出现的原因,柳意象的情感内涵,个体诗人和不同时期诗词中柳意象的探讨。对柳意象这一专题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有助于下一步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意象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柳是宋代伤别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柳意象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二种,即以柳衬情、以柳喻情和以柳拟情,在宋代词人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柳意象使宋词的别离主题得到了新的升华,呈现出极其绚丽多姿的景观,使伤别在词人笔下被表现得更加深刻与透彻。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送别诗中涉及到别离的意象很多,文章选择其中"柳"这一意象,试分析其与古代送别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纵观历代别离诗词,“月”是它们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之一。但“月”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到唐宋时期才备承看顾。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由南朝谢庄的《月赋》开借月咏别之先河:“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唐宋及其以后的诗人,皆踵武谢氏,以月为意象的别离诗词纷纷涌现,日趋精工。尤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唱叹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之圆缺比况人之离合,一语道尽世间所有聚散悲欢的风景,诗情与哲理兼具。正是因为月亮的时圆时缺与人间的忽离忽合恰相仿佛。“月”便自然而然地生成固化为生发别离主题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具体的物被诗人赋予生命色彩,产生了许多典型意象。在传统诗词中就有柳、水、马、石等许多意象被广泛运用,并有了特定的内涵。该文对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中的月意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物象、意象、意境在诗词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分别起不同的作用。一、物象和意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创作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态、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了。李贺在《致酒行》中写“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被赋予了对“主父”的深…  相似文献   

11.
[文题]从牙牙学语起,长辈们就开始教背《静夜思》、《红豆》等诗词,上学后也一直受唐诗宋词的熏陶。诗词里的各种意象,比如月亮、柳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诗词中表达愁绪的意象稍作整理,认为有以下的几种常见途径。一、利用谐音表达愁情1、字音谐音:主要利用意象词语与表达情绪词语的谐音双关,暗示愁情。A、柳者,留也。其实,柳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在别离文学作家的笔下,它却总是那样多情。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中的少妇也许是在后悔自己没“留”住夫婿,而让自己独品寂寞之苦;“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在诗…  相似文献   

13.
马松茂 《小读者》2012,(4):36-37
柳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非常钟情的对象,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之一,这些古典诗词中的柳究竟都蕴含什么意义呢?以下为你揭晓!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里那些关于植物的隐喻柳⊙"柳"的隐喻意义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用杨柳的依依之态喻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柳"又谐音"留",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而柳丝垂垂,纤纤拂动,正如送行人与行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在送别诗中,"柳"及其同源意象"柳絮""杨花""飞絮"等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陈与义《古别离》: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千人万人于此别,柳亦能堪几  相似文献   

15.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得出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宋词排行榜     
"柳"和"梅"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一说起"柳",我们不仅能够想起青青的柳条,更能够体会到长亭古道折枝赠别的留恋;一说起"梅",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它的颜色,闻到它的清香,  相似文献   

17.
王茂基 《甘肃教育》2006,(1B):24-24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别离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而且诗人在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时,往往会借助于一些与之相应的具有定型指义的抒怀意象。那么,古典诗歌有哪些常见的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呢?仔细研读柳永千古传诵的咏别名篇《雨霖铃》,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文章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草"与离情别恨结了缘,就如同"柳"留人,"雁"捎书一样,"草"也演变成了一个思乡惜别的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