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语词典翻译在其本体论层次上,有着两大操控参数:翻译的目的与翻译客体的语境。缺失了这两大参数的观照与控制,对双语词典翻译的任何断言都是肤浅的、缺乏先验理据的,其实践也就缺失了客观、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胡园园 《考试周刊》2014,(69):30-32
本文以傅雷先生的经典译作《高老头》的节选为例,从入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感叹词翻译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5.
卞先生独特的翻译理念与实践是我国现代翻译界的"新声"。他关注形式的重要性,以"信"为核心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并通过"以顿代步"的原则翻译了诸多诗歌及参与新诗格律建设,丰富了我国对西方文学译介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当然,卞之琳先生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在给我们以启示的同时也引出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联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在翻译活动中,对于一个词、词组、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应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单介绍了隐喻和语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语境与隐喻的构建和理解之间的关系,同时,认为在隐喻语的翻译过程中也离不开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隐喻语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以功能翻译理论作参照,鲁迅的翻译思想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的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近代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卞之琳集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其创作迥异于以往的“滥情”诗风,以“智性诗”一改中国新诗面貌;诗歌翻译则选择了许多外国的抒情佳作.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构成了卞之琳文学生活中“情与理”的协调和互补.当然两者并非截然二分:其诗歌创作有“冷凝的抒情”,诗歌翻译也不乏智性的诗作.智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卞之琳的创作与翻译互补共荣,共同构成他瑰丽辉煌的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10.
吴宓先生一生从事翻译事业。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时要注意选材,明确目的,并应坚持“首贵明显,再求典雅”的翻译原则。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先生的翻译实践中,使其在中国翻译界享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卞之琳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翻译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思想和方法。卞之琳的翻译思想源于其翻译实践,同时又对其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卞之琳精美的译文处处体现着其翻译思想,同时也极好地证明了其翻译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较为系统地论述皮尔士对符号问题的探究及其符号学思想,可以看出皮尔士对符号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符号学研究与翻译研究很相像或多多少少有相似之处,皮尔士的符号学思想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翻译的论著也不胜其数,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研究,出现了符号学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936年,在伦敦出版的《现代中国诗选》一书,就收了卞之琳14首诗的英文翻译,那都是他自己译的。后来,在不同的时候,他曾把自己的其他一些诗译成英文,发表在不同的地方。在把自己的诗译成英文时,卞之琳更多地显现了他的诗人本色,随意、洒脱、变化甚至放纵,以意译为主。他对自己诗歌的英译不作“亦步亦趋”的严格要求,至少不如他对外国诗歌的汉译要求那么高。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历来众说纷纭.辜正坤教授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可以说从哲学的高度对这种旷日持久、毫无意义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然而,辜教授只论证了多个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现实及其合理性,而对选择翻译标准的限制条件没有详加论述.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顾与深入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翻译标准的充要条件乃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功能翻译理论解析公示语的英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具有突出的国际化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规范、详尽的公示语体现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和翻译误差的划分,运用丰富的实例对当前公示语的英译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构建和谐的国际交往平台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今年是其一百周年诞辰.在此特殊的时刻,对我国现代这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进行系统的研读来表达我们对他为中国文学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和对他的逝去表示怀念.从傅雷的人生经历,翻译成就,职业道德,傅雷精神·翻译理论·以及现在人们对他的研究等六个方面来走近他,解读他.  相似文献   

17.
按照译本的翻译形态,《诗经》向西方翻译的演进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17至18世纪末)、确立阶段(19世纪)、转型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逆译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均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呈现出继往开来的发展脉络与分期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卞之琳《航海》一诗,以含混、复义等文本策略,使诗歌意蕴丰富,结构复杂。瞩目于时空的种种转换,抒情主体以一“看风景人”超然物外的姿态,叩问“相对”,寻求超越。“瞬间即永恒”的思想内蕴于中,此诗恰彰显了诗人独特的诗学与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 ,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 ,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 (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 ) ,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 ,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 ,舍什么 ?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 ,它们相互结合 ,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 ,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