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环境伦理学中,自然价值一方面指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即自然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指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我满足,即自然物之间彼此联结、相互利用而产生的动态平衡效应,即自然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自然价值是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环境伦理学两大理论类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它们存在的哲学理论根据和价值指向上都不同程度地反应出了其西方中心论的价值立场与价值指向,另一方面,从西方文化背景的视角看,西方环境伦理学也存在内在缺失。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价值应该包括三大主要内容,即工具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独立性价值。其中,工具性价值是刑事诉讼的首要价值,在刑事诉讼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层面;经济性价值是刑事诉讼的根本价值,在刑事诉讼价值体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独立性价值是刑事诉讼的最高价值,是刑事诉讼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正是由于三大价值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才构成了多元内容、多样形式和多层结构的刑事诉讼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1997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并未实现立法者的初衷,改革的成效有限.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我国刑事诉讼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以致于偏离了诉讼的本来面目,成为行政性的治罪程序.中国古代社会司法与行政不分的传统与建国后的刑事诉讼行政化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其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共通之处在于始终将刑事诉讼视为一种工具,而忽视了其固有的司法程序的特性.在刑事诉讼法再次面临修改之际,应当充分重视刑事诉讼行政化这一问题,恢复刑事诉讼的程序司法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和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环境伦理学与后现代价值观,环境伦理学与后现代价值论、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与后现代自然观和科学实在论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伦理关系是人的在世方式等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6.
技术的应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小到人们的生活起居,大到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技术的支撑。但如今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然已经有些不受人们的控制,技术这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幸福又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如何把握好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努力使两种价值之间统一协调,加强技术的利处减弱技术的弊处,是当下科技哲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它的本质与内在价值的反映,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范畴,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这是教育外在价值的体现,正确认识二者之间辩证关系,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伦理学以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为出发点,他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存在着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唯理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缺陷。舍勒在批判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之上,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为认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他系统地论证了价值是一个先验质料的领域,分析了价值和成效、情感、人格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地位。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不仅具有以人类为尺度的外在价值,而且具有以自身为尺度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存在,是合理且客观的。大自然作为一个生态整体,为每一个生命体提供存在的环境和演变的基础。自然界的物种、种群与群落以及维持其存在的环境之间是相互取用的关系,它们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送和转换维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种相互取用的关系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依据,这个过程也呈现出自然作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贡献与索取”的人生价值内容,阐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目标,需要有客观环境和主观的努力。指出了传统的价值取得同中国人所具有的美德。  相似文献   

11.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现代法律文化及司法成本充分性与司法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相互对立,是刑事诉讼价值必然冲突的法理成因。“线形结构”的刑诉模式、人民检察院公诉与监督职能一体化、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弱势保障及刑诉证据规则等制度缺陷,也决定刑事诉讼价值必然会产生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转变也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冲突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12.
宪法程序既有外在的价值,又有内在的价值,在程序工具主义的影响下,宪法程序对宪政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宪法程序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宪政价值更是基本上没有引起我国宪法学界的关注。对宪法程序价值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关于价值的内涵,我国哲学界有关系说、实体说、属性或功能说、主体需要说、意义说、观念说等。[1]实际研究中,诸多学者在价值的分类上主要以“人”为中心区分、理解内在与外在价值,认为内在价值即事物对人的价值,外在价值即事物对社会的价值。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这不利于充分揭示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内涵。对事物内外价值的理解应以事物自身在实际关系中是否处于主动或被动而定,应以其自身作为参照点来区分内外价值。内在价值是指事物作为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它是事物具有的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事…  相似文献   

14.
审判回避制度不仅仅是衡量程序正义的标准,其存在更具有一系列重要价值:其不仅符合诉讼机制本身的要求,也是诉讼双方趋利避害心理所作的理性分析与妥协的结果;由于法官存在人格缺陷,审判回避制度的设置在维护裁判者中立性的同时也为裁判者规避价值冲突提供了合理的路径;最后更重要的是其不仅是为了实现控辩双方的真正平等,更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6期(下)“视点”栏目刊发了有关“公开课教研价值”的一组讨论章后,又陆续收到有关公开课的众多来稿。来稿探讨的范围更加广泛,角度更加多样。本期选择其中三篇发表,以飨读。[编按]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东西方生态伦理学界的理论争论,主要围绕下列难点问题而展开,即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道德判断的性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激进的生态伦理学者认为,只有树立生物或生态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克服生态危机。自然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其内在价值。这是自然的整体性、创造性与合目的性权利。价值与事实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应当抛弃,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走向和谐与共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师生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活动,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学生活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乃至遗忘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内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生活并不意味着只有克己、奉公、自我牺牲,而是内在地具有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幸福价值。教学生活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而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8.
怎样证明道德行为的合理性一直是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本从实践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根据即价值着手,根据与行动相关的价值和中立于行动的价值之同的区别,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同的区别,将西方关于实践理性的理论即论证道德合理性的理论分为四类:与行动相关的外在主义理论,与行动相关的内在主义理论,中立于行动的内在主义理论,以及中立于行动的外在主义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内容及其优劣一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合理的宪法监督机制构建宪政的必由之路,而对宪法监督价值主要内容的把握,则是宪政建设之基。从宪法监督价值之间的关系看,宪法监督价值可分为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权制衡、秩序、法治等方面,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正义、人权、自由、平等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返刑事诉讼目的单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两个概念。执行刑事实体法是刑事诉讼的单一目的,保障人权则是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主题性任务。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理论、实体真实主义和正当程序主义理论并非以刑事诉讼目的为主题,而只在刑事诉讼法的目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对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