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经济台开播 5年余,每每听节目,感触良多,逢佳作,喜不自禁,由衷感谢主持;逢劣作,心急如焚,恨不能替之。今将所听、所感、所想记之,谨与各位主持商榷。   之一,主持之圆满在度。欠犹不及,过为不足。患此病者,不晓中庸之道,不懂黄金分割率,不知简单即美;政策把不住,分寸感亦差;每致失误,听者生厌。是故吾人主持节目,首当学习积累,给人一碗水,先储一满缸,运筹帷幄,张弛有度,而后取胜也。   之二,主持之大忌为浮。浮则无深度,浮则话多不精,浮则拖沓、逻辑思维乱。患此病者,多抢话以求潇洒,多形容以求渊博,…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广电系统正在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行风评议活动的背景之下,全国上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低俗化之风进行了口诛笔伐。综观我们的广播电视声屏和我们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状况,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播音主持界低俗化之风是客观存在的,老百姓是有怨言的。一、收视(听  相似文献   

3.
焦艳 《新闻窗》2012,(2):112-113
听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技能。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无论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多年的还是刚刚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的,学会"听"的本领,在"听"上下一番功夫,对于提高播音主持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后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由于经济普查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超过了以往各项普查.此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首开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之先河,引发了此后全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开办热潮,特别是在节目中,"视、听、读、访、谈、评"多位一体的互动,更加彰显了个性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风范,令人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它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哲学智慧,笔者将此语改造为"展荧屏之美,析主持之理",借以评析2007年度福建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的电视主持类参评作品.  相似文献   

7.
小辰坐在我对面,恬静地微笑着。这位赢得许多观众喜爱的上海电视台大舞台节目的主持人,去年11月2号来到苏北如东,主持“金色之秋”晚会。听着她温和亲切的话语,望着她沉静的微笑,人们总会联想起她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谁在听、听什么、听下去”这一广播界老前辈提出的广播节目的“三要素”进行论述,提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要积极研究广播市场,解决好“谁在听”的问题,对受众进行准确的分析、清晰的定位;积极研究广播节目内容,紧紧抓住自己的节目定位,围绕中心工作,解决好听什么的问题,做到“三贴近”,服务大局,服务百姓;积极研究播音主持技巧,在掌握新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基本功锻炼,注重主持播音技巧的训练,不断适应新环境新需求,解决好“听下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义 《声屏世界》2017,(9):31-32
播音主持是声音的艺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实践中对声音之美的感知需要美感意识,美感意识是贯穿播音主持创作全过程的感知状态.播音主持是抽象的思维活动,积极的美感意识能激发创作者的感知力,提高创作者的表现力,能调动声音的潜能、提高声音的魅力,增强作品的传播效果.美感创造能力是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建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104-105
播音主持中的色彩是语音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展示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和文化底蕴.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情感与力度的交会中绽放出美丽的色彩.笔者试图突破传统的语音要素,从一个崭新的方面探究语音表达中的审美体验——即“色听”的体验.通过颜色的展示,使声音真正达到“绘声绘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蒋舟 《青年记者》2012,(15):70-71
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听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督导方式,尽管部分电台已有一些尝试,但怎么听、怎么评才更有效率,怎么组织更加合理,如何通过听评达到突出节目定位、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却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海峡之声996巴士广播通过不断完善节目听评机制,边听边议、边听边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节目收听率稳步提升,有两位主持人获得了"全国十佳音乐节目主持人"奖项.下面结合开展听评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她们生逢乱世,不甘泯于众人;凭一己之力,振臂高呼,为女性争权力,为国家谋和平,并赢得世界尊敬  相似文献   

13.
曾主持一档人生访谈节目《孝行天下》,采访了生活中很多父慈子孝的人生故事.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普通的老百姓用人间大爱,诠释生命真谛;用人间至孝,传承中华美德.非常荣幸能把这些深深地触动我,感动了听众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是最具典型的视听艺术.看,最重要,听,依然重要.许多时候,听,比看还要重要.换一种说法就是语言比形象更重要,特别是在人们获得信息如此之广泛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一鸣 《现代传播》2007,(6):111-113
本文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结构、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文中阐明了播音主持专业纳入"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必要性,以及专业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
格雷厄姆和多德是两位孜孜不倦、高瞻远瞩的思想家,生逢金融无序年代的他们倾尽心血,试图为混乱不堪的金融市场厘清头绪,他们燃起的希望之火从此点亮了价值投资者前进的道路。在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完成《证券分析》75年后,越来越多的现代价值投资者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格雷厄姆和多德是两位孜孜不倦、高瞻远瞩的思想家,生逢金融无序年代的他们倾尽心血,试图为混乱不堪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融媒体背景和融媒体背景对播音主持语言的挑战入手,对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进行了探讨,认为播音主持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运用正确的语言形式、甄别网络语言内容,正确运用网络语言,更好地传播正能量,为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提供了个人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心情叫高兴.高兴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相似文献   

19.
不为个体荣誉,把对社会有意义,对听众有帮助,好听、耐听的节目奉献给观众,是一个传媒人所具备的根本品格。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站在传媒领域的前沿,把握着时代先声,秉持别具一格的风格是他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基石。他以其独特的修养、别样的主持风格赢得自己忠实的听众,成为广播界一颗璀璨之星,他就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杨洋。  相似文献   

20.
张明山 《记者摇篮》2006,(11):49-49
986先生节目是调频986沈阳交通广播2006新版节目推出的,目的是树立品牌节目让品牌节目带动品牌效应,那么如何让986先生这个品牌节目带动品牌效应呢,下面谈谈一管之见。一、节目的个性化986先生逢半点播出,提示天气变化,预知阴晴冷暖,预告本台精彩节目,服务覆盖全天,主持人语言极富个性,幽默通俗,广播语言口语化,聊述天气,评说节目,区别于一般性的节目预告,贴近性强。风格独特、幽默诙谐的《986先生》节目,让听众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最新信息。986先生主持中生活化的语言不能像纯自然的口语化,而是经过提炼加工的有雕琢而不露痕迹,既是通俗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