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农民就医过程中的关系资本运作正以一种集体越轨的形式日益显现并呈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包容的状态。农民就医过程中的关系资本运作是行动个体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客观背景下,在与医生(医院)面临医疗利益冲突并由此产生社会性紧张的情境下,试图从其生活世界出发,通过病人——医生关系“拟熟人化”缓解社会性紧张,从而实现其医疗利益的策略性行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农业经营制度从农业互助合作化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并不断完善,经历了近70年的变迁,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个体分户经营向集体统一经营的演变(1949-1977),第二个阶段从集体统一经营回归到家庭承包经营(1978至今)。经过反复的探索,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营制度。在确立家庭经营责任制以后,又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三权分置"等方面推动了家庭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合作医疗制度模式不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分级管理的财政体系的确立,传统合作医疗的筹资面临危机,公共积累的大幅度下滑,导致集体合作医疗无法维持,基层医疗合作组织逐渐瓦解。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进一步降低,这些表明旧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一种新的医疗救助模式亟待形成[1]。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保障农民健康,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截至2005年9月,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71个县(市)开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核心,走过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制度变迁路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体,辅之与国家社会救济和集体间的社区互助。——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集体保障为主体,辅之与国家社会救助,家庭自我保障为补充——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重归家庭自我保障为主体,国家、集体、社会救助为辅,市场化社会保障试点推行。这一变迁轨迹,显示出典型的路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从繁荣发展到受规范限制再到被彻底消灭。纵观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历程,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党的政策息息相关。本文从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中共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以期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基础上演化形成的,其发展经历了手工业学徒制——工业化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三个阶段。德国现代学徒制形成发展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投资成本共担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多方参与协同治理制度、重视技能和工匠的社会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英国确立了与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体谈判制度,并一直延续避行星今。受英国的自身经济发展、思想传统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从暴力对抗、调解仲裁再到集体谈判确立的过程。我国目前也处于劳资矛盾多发期,虽然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劳资关系也不同,但探寻英国集体谈判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和借鉴其历史蛭验。有利于构建我国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文祥 《红领巾》2005,(2):15-18
现代企业制度绩效的社会学批判,并不否定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绩效.然而,社会学所设计的用于实现绩效最大化的方案在实践中并不奏效.这是因为,企业是一种规范个体行动的集体制度,它内含个体行动与集体目标之间的矛盾,尽管企业试图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把个体目标下的个体行动汇聚到集体目标之下,但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并不必然相同,其结果可能是个体的自主性因遭到压制而降低企业的效率.现代企业制度缺失集体主义的情景,致使员工的个体目标与企业的集体目标相异,无法使个体行动成为集体性的个体行动.只有建构出现代企业制度所缺失的“集体主义“,才能够真正超越现代企业制度的绩效困境.  相似文献   

9.
金融制度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重要,近代中国尤其如此。农村合作金融作为现代农业金融的一环,在整个金融体制中,实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以小农经营为主体、农业经济占整个国家经济最大比重的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更显示其重要性。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在总体上是一场农村信用合作运动。近代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农业贷款制度-合作金库制度的不同阶段,体现了各自不同特征。考察这一历史,对我国重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应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消除现有的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缺陷,有必要在维护农村集体所有制--而不是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的基础上,以明晰个体农民与农民集体之间的土地权利义务关系、强化农民对于农民集体事务的自我管理权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出路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医疗保障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把增加农民收入与设计合理的医疗卫生机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集体经济时期,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他们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保障所在村农民的基本健康,他们归属感强烈,这一社会事实表达了村医个体与组织集体之间的一致性;集体经济解体后,村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他们利用"结构洞"优势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其行动逻辑与国家市场改革导向一致;新农合实施后,除定点卫生室以外的农村绝大部分村医的医疗服务被排斥在制度设计范围之外,村医的功能被重新定位,他们被要求只提供卫生服务。不同时期的农合制度改变村医行为的事实丰富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一个酝酿一萌芽一发生一发展的实验过程。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应该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实验的历史源头;河北定县的三级医疗保健实验,是传统乡村社会制度创新极为精彩的一环.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形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江苏无锡惠北实验区进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健村实验,在汲取了定县医疗保健实验的有效经验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创新。虽然战争迫使各种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创新过早夭折了。但留给人们的历史记忆却无法泯灭。  相似文献   

14.
海城市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首批试点单位,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其实践经验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阐述海城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经济理论,分析海城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总结得出海城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经验启示,即健全入市主体、探索入市范围内多种途径的具体操作、创新入市收益分配制度、完善入市交易规则和配套制度体系、构建入市市场机制和协调入市与其他改革试点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5.
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符合毛泽东所设计的容纳各行各业的理想社会模式,所以得到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毛泽东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农村预防工作和农村医疗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并极力扭转各级政府在卫生政策执行中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为合作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组织保证.在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下,城市医疗资源、卫生人员向农村转移,并为农村基层培养了大量医务人员,使赤脚医生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推动了合作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疫病流行、医药资源匮乏的局面,新政权采取了多种措施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集体制的确立,政府在乡村医疗卫生事务的引导和管理上逐步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了多项措施改善农民就医环境。广大乡村逐渐有了自己的基层卫生组织,并陆续开展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活动,乡村卫生事业取得初步成效。共和国前20年间,新政权从自身指导理念和中国实际出发,以农村为重点,整合中国本土资源,借鉴西方医疗体系形成的现代中国模式,从卫生建设的角度反映了新政权探索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式道路的努力。这一时期,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起步为整个集体化时代乃至今日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其重要意义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经历了村账村管、农村会计委派制、农村会计代理制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四个阶段,最终选择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各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更替和完善的结果。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也有其本身的制约因素.如:宏观环境的制约、实施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制约因素等。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明晰集体资产产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制度和实施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在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即古希腊城邦政治中人与制度的原始互动观——向中世纪神学政治中人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的观念的转变——再向近代政治观中强调个人对制度的设计主导作用的转变——最后向行为主义革命后现代政治学对制度的反思及制度与个体关系的重新思考的转变。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并不是走投无路,更不是毫无价值,关键在于要有有效的实现形式.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在于个体通过集体得以更充分发展以及与集体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内在价值需要相应的形式,更是一个探索过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经历和正在经历“统”、“分”、“合”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需要产权相叠、利益相关、要素相加、收益相享、治理相适、主体相信、政府相持、头人相带等条件.不同条件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有所不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价值在于将思想从僵化思维中解放出来,创新集体,赋予集体经济以新的内容;实践价值在于改变集体经济的固化模式,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而西部贫困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几乎处于空白地带。本文借用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模型.并以四川彝族聚居区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为切入点,透视在实施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断层背景下彝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缺位的原因,最后从制度变迁和最优供给的视角去寻找能够满足医疗卫生可及性和可得性,充分平衡供给和需求双向关系的供给制度创新,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民间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适合贫困农村经济条件和民风民情的农村医疗卫生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