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比”之后进行的一个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且在利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初读教材,我觉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剑平  何蓉 《河北教育》2007,(12):32-33
[教学说明与过程] 《夸夸我的同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北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中的第二个学习内容,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汲取他人的长处,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古诗欣赏课《走近李白》,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令整个教学过程精彩纷呈。正如《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的评价:“这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真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长城》一课是看图学文。教学时应导学生看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内容,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都得到训练。下面是我校一位教师在《长城》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学习《长城》这篇看图文。课文前面有两幅关于长城的图,请学们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这两幅图有么区别。生:这两幅图不同的地方是:上面一是从远处看长城,画面呈现的是长城远景;下面这幅是近看长城,画面上呈的是长城的近景。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没有人回答)师:我从个别同学的眼神中,看到不的见解,不发言是不是还没有组织好己的语言,或者生怕说错了,不过说错也…  相似文献   

5.
一、初步感知课文,确定探究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如:长城为什么不修在平地上?长城是什么时候修的?当时起多大作用?为什么说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重点围绕着“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这个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5、16两日,笔者参加了浙江省丽水市校本培训语文学科活动,执教浙江省IA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桥边的老人》。上完课之后,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改良模式)在新课改中的尴尬,也充分感受到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之于提升教学成效的必要性。现将两次教学过程的设计整理出来,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我该做些么?很多人心里非常模糊。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是我不懈的追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校本研究活动。下面就是程郑老师在这次活动中的教学体会与反思,相信它会给我们数学教师以启示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两次执教《玲玲的画》,忽然有了点破茧而出的快乐。我将两次执教进行了对比与反思,并与大家分享这份思考和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探究”这个词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将探究性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师应如何改变传统的角色,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呢?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我也一样。现结合自己两次大胆尝试自编教材《瓶子吞蛋》一课的不同体会和大家一起谈谈。  相似文献   

10.
一、直接入题 课件出示:《长城》四读。师请学生说说“四读”应该读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期待中出炉,为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树立了新的标杆。它提出的“生活语文”虽然在课程方案中有了概要的说明,但在教学实践中,它与以往的“语文”学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的落脚点在哪?我们该如何上好课堂教学?的确是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要面临的直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魏学清 《现代教学》2005,(12):11-11
教学设计初衷 1.教学目标的完善。我的教学目标设计比较务实、明确,但是自身的局限也比较明显,重视认知领域目标的实施,而对技能领域目标的关注不够。因此,我特地选择这篇理解难度不高而抒情气息浓厚的文章,一则训练学生久违的朗读,二则加强师生互动,自然而然地生发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广大教师逐步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还学生以主动和自主.然而教学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怪圈,教师在课堂上变得不敢说、不敢导,一味地放任学生.教师的这种随意和开放.使学生在课堂中迷失了方向,走入了误区.现以本人两次执教的课文<生命生命>为例,以期与大家一起走出"随意"的泥潭.  相似文献   

14.
一把单纯的文字串成句句段段,连缀起来,成就了一幅幅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搭建好文字和生活的桥梁,才能带领学生徜徉于文字之间,感受那瑰丽而灵动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爱与哀愁、幸福与快乐……执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场景回顾:师: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卢耀珍 《广西教育》2009,(31):32-33,38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钟蕙老师2008年10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特等奖。我作为教研员参与钟老师备课、试教、评议、修改的全过程。这节课为什么能在高手云集中胜出?我认为其精彩源于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和学的目标,语言训练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活泼,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运用这种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与效益,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历史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能取代“人”而成为目标,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始终应注意对“学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陈慧 《湖北教育》2006,(3):34-36
“预设”与“生成”是近年来很流行的教育名词。预设.即教师课的的教学设计;生成.即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实际发生的过程。现在.生成往往特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正确地把握生成能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执教的首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社戏》,品读这篇小说中的几个情节与细节,反窥现今的教育对象——眼前的学生,我不禁又生发出几点断想。  相似文献   

20.
告,信息技术的热浪扑面而来,头脑着实风暴了一番。我怦然心动,涌动着参与的激情,开始了我的“整合之路”。还是选择《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因为运用信息技术能使我上次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只需在电脑中设置7~8个可拖动的三角形,就能把我从烦琐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了在计算机房执教的第一次: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试着把三角形分类,只需用鼠标轻点三角形,就可拖动三角形进行分类,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清晰地呈现于屏幕,一目了然。随后,利用屏幕广播等功能进行全班交流,把学生不同的想法一一呈现于大屏幕,最终达成共识: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