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库切从处于弥留之际的卡伦太太角度,刻画了当时南非的生活状况——人与人之间冷漠,恰似回到了远古的"铁器时代"。虽然生活在冷漠的国度,但卡伦太太对人对事却相当热忱。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视角,展开三个维度,即家庭伦理、社区伦理、生存伦理,阐释库切在此作中所要传达的伦理抉择,彰显其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
鲁迅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而且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了短篇小说《示众》独特的叙述视角,以及这种叙述视角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鲁迅而言,1907年前后具有重要意义。鲁迅因"匿名信事件"与"幻灯片事件"而最终下定决心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杂志就是其文学活动的起点,但筹备《新生》而终于失败的经历将其日本体验推向了纵深。随后他被机缘推向了《河南》杂志,在那里发表了六篇论文。这些可视为《新生》的议论部分的文字,与可视为《新生》的文艺部分的文字——《域外小说集》的诸篇章,共同构建了他文学活动第一期的宏富内蕴。但很显然,在《河南》上发表论文与出版《域外小说集》并未让鲁迅对1907年前后的深度体验释怀,因为,事隔近20年后,鲁迅首先是因为《河南》上发表的这些文章而编辑出了自己的杂文集《坟》,而且他对六篇文章的择取、排序与改动等等行为中,都隐藏着1907年前后的体验的印痕。另一方面,鲁迅编辑过的那四篇文章,折射出的正是1907年前后鲁迅在日本时体验到的思想、文化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余华是最擅长运用暴力叙述的当代作家之一,不警是被评论家们称为的转型之前还是之后,在他的作品里都能很明显地找出对死亡和暴力偏爱的痕迹。本文在这部被欲望包围着的充满荒诞味道的《兄弟》中去寻找暴力叙述,发现他对死亡和暴力叙述的不自觉地书写。因为《兄弟》中的暴力和死亡,巴经不再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也不再承担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但死亡和暴力依然屡屡出现,所以我们说,余华对死亡和暴力的叙述是一种不自觉的迷恋。  相似文献   

5.
英国十九世纪末的伟大作家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既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又开拓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特别是他的重要作品《黑暗的心》中有着大量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元素。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运用的心理分析、复式叙述、象征手法和印象主义手法这些现代主义元素,阐述了康拉德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汪太太是个"人物"。她的人生故事不能从一时一地之叙述的字面中获得,需要仔细而全面地参照比较、组织重建才能真正理解。同样,只有真正理解了汪太太的人生故事,我们才能弄清楚《围城》相关叙述的真实含义。对汪太太人生故事的重建再次证明了《围城》独一无二的叙述匠心。  相似文献   

7.
王郁 《文教资料》2014,(14):13-14
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巅峰之作——《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有罗马百科全书之称,一向被认为是罗马文化的最高体现和古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文章通过对《埃涅阿斯纪》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结合与《荷马史诗》的比较,归纳古罗马文学的特点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特点内在的一致性与不同。  相似文献   

8.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最有特色的一部代表作.凯瑟的宗教观影响了她对小说中人物的看法和命运安排;她对《圣经》中的某些诫律和典故的套用,丰富和充实了作品的内容;她对"叙述暴力"的适度运用,使作品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效果.凯瑟捍卫传统的道德观,鄙视违反宗教教义的不忠与苟合.与此同时,她又对某些宗教教叉产生了怀疑,并希望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旧东家》发表于1902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岛崎藤村从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向的小说处女作。作家选择一位与自己思想、阅历、社会地位相距甚远的女佣的眼光作为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形式讲述了她年轻时在主家的帮佣经历和太太的出轨事件。女佣阿定的身份特征、叙述特点、以及女佣与太太二元对立的人物构造中隐藏了作者的写作策略,通过对作品中女性角色主体性的挖掘,分析男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的固定模式,揭示出其背后的权力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内部隐藏的性别与阶级的双重构造进行考察,展现出日本明治时期在家父长制与资本主义制度双重压迫下的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她的作品德愤诗》《胡笳十八拍》影响深远,本文重在研究其作品《悲愤诗》上,她坎坷曲折,身世飘零的一生,感人至深的《悲愤诗》,还有她传奇世的经历,让她在女性文学史以及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本文就对她及她的作品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1.
紫式部在她的代表作《源氏物语》中塑造了许多命运多舛的女子的形象。这些女性,不论地位高低,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小说并非是专门为封建社会的女性而写的作品,但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对于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源,紫氏部的揭露与批判以文学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理查生是18世纪家庭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作品《帕米拉》和《克拉丽莎》最为著名.他的小说多关注平民百姓,特别是中下层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将婚姻自主与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他独特的、以描写个人生活和情感、心理变化的书信体的叙述方式,更为其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中充满感伤的情绪,被称为“感伤小说”,理查生也因此是最早将感伤主义文学引入美国,乃至欧洲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特点,对18世纪及后世的英国和欧洲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3.
海男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县城》,以一种诗性的叙述话语建构奇幻的异域情调和令人意外的境遇,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性。在肆无忌惮的皮肉生涯里窥探人性的灵与肉。作品流露了女性自身最隐秘的思想,她的这种"裸露"颠覆了女性作家这一群体以男权为主的创作。作品的女性写作呈现出一种对男权的反抗,她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女性创作的主动权。同时,她同另外的女性文学作家一起也在为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传统做着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独特的童年经历、牙医经历和"文革"记忆,使余华内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暴力情结。对于暴力的沉迷,使余华在告别先锋时代的暴力叙述后,又在长篇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冷静细腻的细节描写、多方位的叙述角度,开始了暴力言说,为读者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场景。  相似文献   

15.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由于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以及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虹影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也往往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以女性主义视角探索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对其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做出解读,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指出苦难的经历导致少女的女性独立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16.
金蕊 《培训与研究》2009,26(3):16-17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由于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以及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虹影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也往往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以女性主义视角探索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对其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做出解读,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指出苦难的经历导致少女的女性独立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的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其作品绝少有赞美与歌颂,大多数都充斥的是暴力死亡,常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与死亡结尾.在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奥康纳巧妙地将西方主流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原型及宗教伦理观融入小说的具体情节中,现通过《好人难寻》中大量出现的宗教情结与怪诞的哥特式写作手法来探析其隐喻和象征意象,以揭示小说深刻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而这两部作品所叙述的内容,几乎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她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何在?通过对其生平梳理和文本解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以及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从个人潜在的心理因素上来说,这种书写还是一种"复仇",向曾带给她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又包含了以此来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以及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两方面的动机;以及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笔锋犀利,见解独特且富有诗意。本文主要从叙述声音的角度,通过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叙述声音的具体分析,充分展示该小说叙述的复杂性以及叙述者与小说审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女性作家,她习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这种书写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品容易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回望历史,萧红研究经历了从单一表层的思想主题研究到多视角深入的心理文化研究,萧红作品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但作品蕴含的丰富性与作者本身的复杂性给人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笔者试图将萧红的文学想象与她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她的创作源泉,在小说中探寻她的生命影迹,从而探析爱这座大厦在萧红的生活实践与文学想象中的坍塌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