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异质同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构主义”如同“建构主义”一样,是时下语言界流行的时髦术语。有人说,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就像一个二元对立命题,诸如呈现、非现,本原、补充,男性、女性,意识、无意识,自我、非我,言语、文字,哲学、文学,理性、癫狂,文化、自然,中心、边缘等,是一对对矛盾体。也有人说,解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初级阶段和后期阶段。解构主义是“破”,建构主义是“立”,有破才有立,因此,解构和建构成为向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转变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阶段。这两个主义是否是世界、社会、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是否是绝然对立的,如英文字母体现意义的那样的矛盾体?他们是否有同一性——共同的特点?本文试图分析两种理论之间的异同,探求其可比性的程度,找寻其同一性。  相似文献   

2.
文学批评的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第一层次是一种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解构主义已为大家熟悉和应用,而建构主义尚有待于认识、理解、接受和运用。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第二层次是一种批评的理念和智慧,这种理念和智慧施之于文学批评园地则能通观文学批评活动,从建构什么和解构什么的角度来考察和促进各个批评流派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发展;施之于社会和人生,则能帮助我们明智地去面对世界和度过人生。建构和解构性质的文学批评活动古已有之,只是多处于散布和无组织状态,而在现当代则发展成为有相当理论体系和活动规模的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但当今社会生活丰富,文艺创作繁荣,而文学批评却相对滞后。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把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既视为理念和智慧、又当作理论和方法来振兴文学批评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益的,值得我们大家认真看待并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与解构主义诞生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来自于它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瓦解,其矛头直指一切等级制和中心制。王尔德一生也颠覆了难以数计的二元对立。本文拟分析王尔德和解构主义者的代表性观点和方法,指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反对阐释作为一种批评主张,与解构主义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但是在后现代理论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却发生了密切关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反对阐释的理论倡导者几乎都有一种解构主义气质;二、反对阐释理论从语言学层面对西方传统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质疑与批判,使它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解构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是一种复杂变化的文学思潮,自60年代在德里达手中兴起,经过耶鲁学派的转变逐渐走向文本批评。本文将着眼于美国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的功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金庸小说所刻画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并揭示文本中所呈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逻格斯中心主义”的消失及二元对立的消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解构主义思潮和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其本质精神体现在创造性的实质、新颖的角度和开放性思维三个方面.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译应从解构走向构建,寻找新理性,构建新的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同国际同主义双方的矛盾同一性是由据主导地位的,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以有利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及相关人士的关注,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及相关人士的关注,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相遇既具有时间的偶然性,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解构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互相依赖,互为策略.从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相遇,到两者的契合,再至两者的分道扬镳,女性主义批评与解构保持着既连续又断裂的关系.在后现代语境下,解构以其自身的理论张力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时尚语码,文学批评家——更多是年轻人——对解构主义显示出空前的热情。显然,关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热闹不能用“一时冲动”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批评家对解构主义的青睐是否有一种尚未公开的背后密码?解构思想在中国大陆是否有一种本土语境?对解构思想和中国批评家的解构操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洞见”和解开这个隐秘的密码。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在法国存在主义衰败之际,对结构主义和现象学扬弃的结果。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分析,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德里达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因而受到了许多现难与打击,但无论,他的冲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是静态的,它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探讨,但忽视了许多与翻译相关的外部要素,比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这大大影响了它的实践性。而解构主义虽然考虑了语言之外的要素,却始终是缺乏实际指向的研究,是一种没有文本所指的研究,它不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导向的,因此缺乏实践指导性,也没有方法论的意义。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目的就是要重新以翻译本体为基础,重建翻译学。因此,建构的翻译学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  相似文献   

15.
翻译理论的发展,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起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反叛结构主义的思潮,发展成为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在文论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随后影响到我国翻译界。本文主要介绍解构主义的本质性精神及对翻译的启示,同时也探讨了目前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引以为戒,能将解构主义更好地应用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锋  傅桂荣 《海外英语》2011,(13):179-180
20世纪60年代法国解构主义的兴起,对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探讨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由语素、词、短语、句子等组成的语言单位有层次性、序列性,因之,对它们进行分析也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过去以至现在的语法分析,之所以出现大量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歧见,几乎都与分析原则的不明确、不统一有关。语法学界的许多争论,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几次重大争论(如关于词类问题的争论、主语宾语问题的争论、单句复句问题的争论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哲学论著和教材都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它区别了质变与量变运动的根本不同之处,界限如此明确。以致人们无不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由相对静止到显著变动的两个环节,是首尾衔接、先后相承、“交错进行”、互不取代的两个阶段,并把质量互变规律表述为(定义为)“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相互转化”规律,套用黑格尔的说法,质变就是“量的渐进过程的中断”。黑格尔《逻辑学》曾经认为;质变时,“单纯量的进展,被绝对的中断”,作为“质变对立面”的量变,“恰恰是单纯的漠不相关的改变”,只是在关节点  相似文献   

19.
论教学与情绪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将数学视为一门艺术,甚至把数学家称之为艺术家,目前也许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理解。然而,美国数学家A·波莱尔却于80年代初的一次题为《数学———艺术与科学》的讲演中指出:“一方面,数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