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支撑,考察大学生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分析其网络心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引导建议,以促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下,产生健康的校园网络行为,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绿色传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市100位社会公众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旅游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并针对旅游文化的网络传播提出了建议,包括充分发挥网络传播旅游文化的作用;丰富网络传播旅游文化的内容;建立传播旅游文化的专业旅游网站;增加旅游文化传播网站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骚语是具有反讽、怨刺意味的流行于网络上的流行语。从心理机制上来看,大学生传播网络骚语有显性驱动力和隐性驱动力。显性驱动力主要是消极心理和哄客心态。隐性驱动力主要是自我同一性建构的需要和习得性无助的反映。网络骚语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展网络技术监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来减少负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服务,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使用工具。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网上搜索以及对身边朋友的采访系统归纳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消费内容主要有浏览网页、网络游戏、视频通讯等,继而总结了大学生彰显自我、追求个性行为冲动的消费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姜葵 《考试周刊》2011,(71):162-163
人类信息传播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口头传播—手抄传播—纸质传播—有线无线传播—电视传播—网络传播的发展历程。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包括本土传播和国际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格局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目前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化信息传播可以称作社会文化传播领域发展的一个变革,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6.
张兵 《成人教育》2012,32(3):91-92
网络生活方式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归纳了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存在的四种形态,即:信息圈、交际圈、生活圈和舆论圈.根据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的现实表现提出了教育引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传播模式及其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反应模式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反应与网络传播的关系,为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用开放式问卷和内容分析法对课桌文化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课桌文化体现在八种心理类型:思索人生的意义型(F1)、情爱探索与困惑型(F2)、自我迷茫型(F3)、对性的看法型(F4)、对学校的不满型(F5)、评价他人与自我型(F6)、无聊宣泄型(F7)、学习与考试焦虑型(F8)。各种心理类型的差异非常显著,其中F1、F2、F7和F8体现明显。此外,除无聊宣泄型外,其他类型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显著;一般与考研教室的课桌文化的心理类型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传播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传播模式之一,被关注与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传播模式下的社会群体与网络传播中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情感、道德观、行为模式等各方面特点,分析网络传播中群体的特殊性,以提升社会对网络传播中群体心理特殊性的认识,更加理智和客观地对待网络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尽管计算机网络最初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但这种技术现象本身并不脱离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必然地进入社会、文化的分析批判的范围中。我们研究计算机网络传播活动,应该更要注意于文化、意义和社会话语的诠释,研究计算机网络传播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文化整合的维度和作为传播载体的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应用的关系。因此,围绕计算机网络的社会文化空间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开启全面研究网络和网络化的新“界面”,从而真正阐释、理解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意义与矛盾。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出现,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特别高校网络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况的出现尤其要引起高校的重视与思考,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高校网络向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与受众人格心理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应用工具,已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品。网络传播使受众传统人格心理构成逐渐肢解,而与网络传播特征相匹配的受众人格心理开始重构。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用户的偏好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网络用户,分析和研究高校网络用户的信息偏好及控制对于开展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高层次网络信息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偏好理论出发,分析了高校网络用户的偏好,探讨了其偏好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词语看当今青年人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词语做文化心理上的阐释,从当‘F青年人所使用的网络词语,指出青年人所具有的开放心理,求新心理,求异心理和尚简心理。文章把握时代脉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此问题作了合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体现着国家利益.在互联网愈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阵地的今天,网络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关联.当前的全球网络传播呈现"西强中弱"的态势.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国家层面制定文化类网站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及反应机制,构建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并重视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使之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网络文化带来了空前的意义生成自由和个体信息传播自由,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显现阵地和大众主要的文化消费类型。随着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凸显,如何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介传播相比,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个性化与社群化共存、即时性与全球性相结合等特点。目前,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并开始影响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政府行为。但同时虚假信息泛滥、网络病毒与黑客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严重困扰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我们应进行技术创新,构建安全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网络责任机制;注重思想教育,培育健康网络思维。  相似文献   

18.
张欣小说切合当代都市文化心理.她描绘当前都市物质利益原则下的孤独心境,刻画经济转型时期的徘徊心态,满足机械化时期的猎奇心理.同时,她对当代都市感悟深切又饱含深情,所以,张欣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以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同时,提出要把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辅导作为校本课程来研究,从而真正建立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课程在高职院校运用比较广泛,但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多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其内容的可接受性,鲜有从传播学的角度增强其可读性。网络课程设计可借鉴视觉文化传播原理。视觉文化传播改变了传播的媒介语言,从文字语言传播向影象语言传播,使内容传达更生动。借鉴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网络课程的设计后应符合以下六方面原则:多样性,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互动性和色彩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