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慧 《湖北档案》2010,(4):14-15
顾颉刚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他大胆质疑古代史料,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即用历史的演进的方法去辨伪、考证古代史料。  相似文献   

2.
李雅 《出版科学》2010,18(1):105-108
朴社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创办的一家较为成功的出版机构。作为朴社的领导者,顾颉刚做出了一系列成果:他参与创办上海朴社,之后以一人之力重组北京朴社,巩固事业基础 编写出版了《古史辨》和《辨伪丛刊》等学术书籍,积极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 挖掘和培养青年作者,扩大学术研究队伍和出版队伍。朴社的经营管理对后来知识分子参与出版业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图书馆藏有顾颉刚致罗根泽亲笔信函十通,写作年代大致为1932年至1935年间。信札中顾颉刚就《古史辨》的选题内容、编纂体例、校稿审核、出版发行、经费来源等诸多细节与罗根泽往复讨论,如是否选入章太炎、胡适治经治子之方法异同,是否摘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等书中有关诸子研究的代表性观点等等,既表明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编纂中重视鉴别和吸收晚近兴起的哲学、史学、社会学新知识理论的现代性史学思想,也反映出国难当头、时局纷扰下学者苦心孤诣,延续学术文脉的勇气和艰难情形。  相似文献   

4.
顾颉刚(1893~1980年),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老毕生从事中国古史研究,尤其是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与文献史料的辨伪工作。顾颉刚先生从中国固有的汉学里秉承了疑古的精神,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学习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一生治学研究小心谨慎,更是在档案文献史料的收集与鉴辨过程中呕心沥血,极大地助推了中国史学与档案学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朴社是顾颉刚、郑振铎等一批文人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集资创办的出版发行机构,旨在通过出书赚钱,打出一个专心治学的境界,维持近15年之久。它的出版物,如《古史辨》,对中国现代史学影响深远。顾颉刚是朴社的灵魂人物。本文首次对这一出版史上颇具个性的出版社作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顾颉刚与编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霞 《出版史料》2004,(2):58-62
顾颉刚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不仅是“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而且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顾颉刚生平有一突出特点,即喜欢办刊物,为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顾颉刚每到一个学术岗位,毫无例外要创办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一生读书治学,主张有计划地读书.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所选读的书籍类型也有所不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顾颉刚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期间所选读的书籍,除重视经史典籍的研习外,多关注记载有关中国历史地理、民间文化、边疆历史等内容的史书.在注重读书与时代互动,注重读书治学的同时,以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践行读书不忘救国的至理名言,唤醒中国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识.抗战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类型的选择与抗战大环境下顾颉刚的史学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此又与抗日救亡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9.
民国时期经学走向终结。此时经史之学的紧密联系依然存在,对古史辨派尤为突出。古史辨派在学术思想上受晚清今文经学疑古精神的影响,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也汲取着今文经学的营养,二者之关系体现了近代转型时期中国学术之特点。  相似文献   

10.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为繁荣中国历史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和探讨范文澜同志有关档案史料方面的论述,有助于提高我们档案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水平。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地组织材料的必要前提任何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进行史学研究同样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所谓脱离理论指导的“纯学术”是不存在的。范文澜在批判胡适的史学思想时特别引用了恩格斯的观点。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家相信: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不管他们的主观…  相似文献   

11.
12.
顾颉刚难题     
顾颉刚读书笔记顾颉刚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顾颉刚"不能以一部分之真证全部皆真"的重要命题,推论其寓意当是针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而起。此一命题以全部复原上古文字与文献为前提,近80年来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25日,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红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是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华书局出版的《顾颉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出版发布会暨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参与钞录校订《全集》20余年的顾潮女士回顾艰辛的整理、出版过程,感慨万端,几度哽咽,并为《全集》终得  相似文献   

14.
荣孟源论档案史料编纂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孟源(1913-1985),山东宁津人,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荣先生的史学成就离不开丰富的档案史料工作经验,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整理近代历史档案推动近代史的研究”。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参与过史料工作。从建国初他追随范文澜先生创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开始,更是一直钟情于被他称之为“我的专业”的近代档案史料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伊人 《编辑学刊》2011,(4):26-28
少年时,看鲁迅的《故事新编·理水》,里面充满令人发笑的嘲谑,其中写道:"‘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看了注释知道,这位称禹是虫的学者,是顾颉刚。当时落在我脑海里的顾氏,就是如此可笑的漫画式形象。后来读《两地书》,  相似文献   

16.
口碑档案主要指在出现文字之前,人们通过言传身授留下的传说故事、轶闻等。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只能将发生的事情以口相授,彼此相告,用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世代相传,遂成口碑档案。所谓“十口相传为古”,即是口碑档案的生动写照。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口碑档案的诞生:“最初之史乌乎起?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属或一部落地,其族部之长老……纵谈己身或其先代们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则蟠镂于听众之脑中,湔拔不去,辗转作谈料,历数代而未已,其事迹遂取得史的性质。”(《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版第12…  相似文献   

17.
王宁 《兰台世界》2013,(16):138-139
<正>顾颉刚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在历史地理学、民俗学、上古史等学术领域有着巨大的成就,同时他对图书馆的工作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上世纪30年代,顾颉刚受聘于燕京大学,并负责在江浙一带购书,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共购得图书十多  相似文献   

18.
19.
顾颉刚一生可谓颇不得时。他依托五四时代思潮而创兴疑古派,却从此保持"第一印象"而不改,以致每逢政局变易而倍受激荡。抗战时期,他在学术层面虽受肯定,在政治层面则受到压抑,1940年抗战最困难之时他在昆明按照他最初"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的疑古思想大讲民族问题、地理问题,遭到傅斯年的痛责。1949年后,他尽量向"反封建"靠拢,以政治带动学术,在政治层面得到肯定,在学术层面则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档案史料浩如烟海,在近代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档案赝品"和"档案内容失实"两方面来分析近代档案史料失实的原因,以期对档案文献鉴定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