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思想品德学科,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本课程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学生体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他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非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如何变革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话题,如今中考政治增设“活动课”考查,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纳入了考试评价范围,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一石击起千波澜,“活动课”考什么?怎样考?如何评价?这诸多问题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以至家长的连锁反映和广泛关注,其中有些问题有关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已作了评述,这里不再赘言,笔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教研实践,就“活动课”考试与评价应遵循的几个原则略作探讨,以求教…  相似文献   

5.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手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陶先生有首著名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后来又有人将其改编成了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简简单单的一首儿歌,已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要让学生即会动手,又会动脑。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行知"二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相似文献   

7.
手脑相长     
在《手脑相长》一文中,陶行知指出中国人当时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好在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今,这两种“病症”大有缓解,但我国教育距离真正的“手脑相长”,完全将“脑筋与手联合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手脑相长     
在《手脑相长》一文中,陶行知指出中国人当时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好在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今,这两种“病症”大有缓解,但我国教育距离真正的“手脑相长”,完全将“脑筋与手联合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人说: 人世间有两部大书,一部是有字书,另一部是无字书。这里的有字书是指间接经验,无字书是指直接经验。我觉得教师要教好有字书,更要教好那部无字的大书,让学生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 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在学校中学过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只有与丰…  相似文献   

10.
丁利娜 《天津教育》2022,(23):99-101
<正>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迄今为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生复述能力的策略。一、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经常借鉴陶行知先生的“五大主张”和“六大解放”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主张教学相长,还主张随学随教。  相似文献   

11.
近读陶行知先生的几首育儿诗,很有感触。陶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此诗说明,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坚持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儿童。陶先生的《手脑并用歌》告诉我们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儿童自立的习惯和能力。“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相似文献   

12.
手脑相长歌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手脑相长歌@陶行知 @丁聪~~  相似文献   

13.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激发起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生活教育根本不同于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是“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  相似文献   

15.
<正>陶行知在《育才十字诀》一文中运用生理学知识对"动手"的作用与意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曾以诗的形式进行了形象概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强调学生在动脑时也要重视动手,以动手促进动脑,以脑指挥手,从而达到手脑并进,同时发达的目标。在小学课本里也有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显然是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先生在四川合川县境内创办了育才学校,学生都是从战时儿童保育院选来的有各种才能的幼苗。他要求把他们训练成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规定教师和小孩要做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把孩子们锻炼成为用脑又用手的劳动者。为此他写了一首打油诗: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开展创新教育是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是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他的领域论,“生活即教育”是他的本体论,“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方法论。此外,还有“即知即传”、“在劳力上劳心”、“教人者教己”、“小先生制”,等等,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方面,是他的“社会即学校”中不同于晓庄、育才一类正式学校的大学校,即社会大学校。关于这个大学校,陶行知先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重庆社会大学和后来的上海社会大学,就是实践陶行知先生关于社会大学思想的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各级学校正在落实以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多种途径,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通过创新各种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 “生活教育”是符合旧中国国情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陶行知不断实践、屡遭碰壁、苦苦探索,倾注了毕生精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917年回国后、宣传、推广杜威教育的碰壁,开展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不可能给中华民族开辟生路。他在回忆这一段的经历时说:“我从美国回来用杜威的一套到处碰了壁,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另找出路。”陶行知决心要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1925年至1926年间,陶行知接连调查了当时一些师范学校和小学。这些学校不抄袭外国,从中国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