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春秋》具有重要的贡献。它不仅开创了历史著作的新篇章,确立了叙事散文的基本规范,而且也确立了叙事散文特别是史传散文在叙事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叙事艺术特点鲜明,而且语言运用上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技巧对后代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它既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叙事散文之祖。  相似文献   

2.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它的作品已不再是词句或语段形式,而是文已成篇,其理论思维、叙述方式,实为后代政论散文之滥觞;它的文章体式多样,文体区别已开始形成;它的在记言中穿插叙事,在叙事中记言,叙事为记言服务,记言以事为纲的作品,次序清楚,首尾完整,富有表现力,成为记叙散文的先导;它的语言虽然“佶屈聱牙”,古奥难懂,但选词造句,精炼要约,开后代散文词约意丰传统的风气之先,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则又表现出作文的技巧性,对后代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符在撰写《潜夫论》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征引《诗经》中的诗句,或作为其史料来源,或引作权威性的理论论据,或有意识的记载书中人物引《诗》,都从中反映出王符对《诗经》的看法.为此,以《潜夫论》和《诗经》的文本考察研究入手,比照相关史书及典籍文献的记载,参考、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潜夫论》中反映出的王符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史学的灿烂星河中,《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仅有的两部史学理论专著。这两部专著因其稀少而弥足珍贵,更因为专著本身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而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这两部史著被誉为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  相似文献   

5.
西周到春秋时期,战争徭役不断,大批男子被征去服役,家中的女子被迫和征人长期分离,忍受别离之痛。对于统治者来说,只有获取征妇的支持才能安抚征人,保证战争政策的顺利推行。为此周统治者选择了上古传下来的乐教方式,编撰了融汇社会教化用意的诗歌来教化民众。受明确的社会教化目的的影响,《诗经》中征妇的两个突出特点:对丈夫的依恋、痛苦中的支持和坚持,都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教化内涵。《诗经》中征妇的社会现实特征反映了周王朝对战争政策推行的重视,也表明了周王朝礼乐教化国策实施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其史学价值已受到很大的重视.而它作为我国最早的散文作品集,其文学价值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召诰》片断为例,探讨《尚书》的创作方法,并由此而肯定了今文《尚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苏轼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游记,尤以前后《赤壁赋》最为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8.
王符《潜夫论·明暗篇》通过论述君主的“兼听”“偏信”及其对应的“圣明”“愚暗”,旨在说明君主为君治国之道应当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要因偏听偏信、专宠一人而拒绝其他臣属和广大下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国君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其对臣下和贤材所采取的行为及态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败。此外,权贵和骄宠之臣与下层寒门人士存在利益冲突,君主需要克服这种困难,防止嫉妒和迫害,才能保障人才、信息渠道畅通,为国家治理吸收有益意见,选拔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荀子是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有关语言学思想的著作《荀子·正名》篇,在批判地继承先秦诸子“名实之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认知视角,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语言理论、词汇学和事-物命名等三方面探究《荀子.正名》在语言研究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闽台地方史论稿》一书,是汪毅夫先生2008-2011年间学术论文和随笔的结集.通过研读此书,读者可以体会到汪毅夫先生闽台地方史研究的三个鲜明特色: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元化的史料采摭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2.
《华阳国志》作为一部地志著作,以严谨的体例,简洁明晰的叙事方法,详细系统地记述了巴蜀地区的地理、历史和人物,不仅反映了巴蜀文化的鲜明特色,更反映了作者卓越的历史见解、华夏一统的文化意识和高尚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后世学者的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13.
《潇湘文学散论》是杨金砖先生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有关潇湘文学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共分为三辑:即“文学潇湘”、“潇湘情怀”、“在水一方”。尤其是在第一辑中对潇湘文学的源流、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于《猫》一文主题思想的解读,素来争议颇多,但基本都可归为“动物弱小论”.《猫》是一篇深刻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的散文.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直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为读者人性的自我修缮提供了示范.其主题思想应该定位到“人性批判论”,而不是“动物弱小论”.  相似文献   

15.
钟嗣成所著《录鬼簿》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在戏剧美学上体现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观,即对戏曲本身存在价值的自觉意识及对戏曲艺术特性的初步认识,代表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世俗化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具体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分析了以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提炼出了新形势下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它从学术上厘清了历史理论问题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将区系文化、民族精神纳入到历史理论的考察视野中,拓展了中国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历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政治意识强是启蒙史学的特色。启蒙主义史学的重点不在学术探讨 ,目的不在于学术创造 ,而是使史学在社会上起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 ,借历史亡灵来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主张。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全书似述史而不述史 ,似理论又不专论 ,乃以罗马盛衰为主线 ,阐述政治制度等政史问题。是书通过一些政治性观点的阐述 ,发挥史学的启蒙作用 ,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罗马盛衰原因论》为解放思想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历史著作不能一味追求学术上的贡献 ,如能在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作用 ,体现社会价值 ,那么 ,这样的历史作品不也是不朽的吗 ?难道不该倡扬吗 ?  相似文献   

18.
在对列宁灌输论的追溯中,一般认为列宁在1902年《怎么办?》中系统阐发了灌输论,此后灌输论成为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目前,教育领域逐步由反对生灌硬输的教育方式,发展成对涵盖灌输原则、灌输方式、灌输目的等内容的列宁灌输论全面质疑。质疑大致围绕着灌输论的本质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展开,包含“错译”“取代”“失效”“过时”等。回应上述质疑,应当立足于《怎么办?》原文内容和列宁灌输论本质意蕴,以探析“灌输”词意力证《怎么办?》灌输论提出的必然性,在阐释灌输论内涵中明确灌输主客体及其内在关联,证实灌输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建设实践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它不仅对中国的传记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韩国史书里也显示着深远的力量。如对高丽王朝金富轼所著韩国民族第一部纪传体正史《三国史记》便是一个突出例证。《三国史记》在写作体例、表现乎法、创作态度、评价人物方式等多方面都全面吸收了《史记》的特点和长处。另外,《史记》做为第一部传记文学在世界上同样具有巨大影响和先驱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