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视剧是什么? 电剧视发展史有没有必要讨论?我看太有必要了,因为有的人说,电视剧哪有什么美学特征呢?电影美学已经研究的挺有成绩了,你电视剧就“借用”好了。如此大度慷慨,使我们许多电视剧的创作者们不竟迷惑起来,因此,就不能不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考证一下,电视剧究竟有没有美学特征。考证  相似文献   

2.
家里添了电视机,的确有了许多快乐.刚开始那阵,一家人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看一个个节目.渐渐地,我就有了“累”的感觉.我的业余爱好是“爬格子”,看电视的愿望是多欣赏一些好的文艺节目,尤其想看看电视剧.可许多时候,我眼巴巴坐  相似文献   

3.
寻找失落了的传统文化精神——兼谈电视剧创作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看电视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电视剧就成了备受观众青睐的选择节目。我国当前的电视剧创作,看数量不可谓不多,有些统计表明,目前国内电视剧的生产量从2003年起就突破了每年一万集的数字;看内容不可谓不广,历史题材、武侠故事、当代生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内地的电视媒体来说,综艺节目、电视剧和新闻节目是竞争收视率的三大法宝,要树立电视台的品牌,这三者可谓当仁不让。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谁最能担当这一角色? 能塑造电视台品牌的,当然是能提升收视率和电视台形象的栏目。提升收视率,似乎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强项:君不见一个“某某大本营”立即火了好几个电视台,“某某格格”一出,立即收视无敌。然而,电视剧只是一阵风,“格格”走后,各台又陷入了收视困境。娱乐节目更关乎节目本身,似乎总是游离于其它节目,对品牌这一长期工程难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闻能作什么?新闻节目先天就具有其它栏目不太具备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瓶颈突破后的营销转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上半年,几部植入了广告的电视剧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议.很多观众不禁要问,我们"究竟是在看电视剧?还是在看广告"?这个问题是问给所有的电视剧植入式广告听的.  相似文献   

6.
朔爷干嘛吃那讨嫌的蒙汗药? 看《美人赠我蒙汗药》,感觉整本书是王朔在跟老侠一唱一和,俩人貌离神合心心相印,谁说累了就歇下来抽颗烟喝口水。不抬杠不矫情不打岔不起哄,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侃完文学侃哲学,侃完哲学侃人性,侃完人性侃文化,一路扒将过去,言及哪儿,哪儿就一片赤裸裸。浩瀚的知识海洋,能找着如此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俩学生,知道的事儿和人都差不多,看的书也一样,令我神往,也略带怀疑:真有这么号儿老侠?——可能是攒书的需要吧。  相似文献   

7.
自从有了“布老虎”之后,当代作家似乎就不知道怎么写小说了。除了讲故事还是讲故事,80年代一息尚存的文学梦想一古脑儿投进了故事会。看这几年来的小说会让人产生幻觉:当代还有长脑子的作家吗?或者说,作家的脑子为什么一齐休息了?大概是因为我大学里学的就是文学,后来又想在文学上有点进步,所以,我把作家看做“自己人”。不过,我现在总在为“自己人”感到羞愧。你蒙蒙普通读者当然没问题,但你面对我这样的读者你就该自己羞愧了。有时,我手上捧着装帧华丽的新书,读着读着就想:他怎么能把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9.
想知道一本书火不火,只要看书名的主谓宾定状补是不是够眼熟就好。此话怎讲?且说3年前,蒂娜·齐莉格的成名作《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在中国出版后大卖,其后的短短一年中,国内竟出现了数十本冠以《真希望我×××》《20几岁了,×××》《×××应该知道的事》的职场和励志书籍,其山寨林立的盛况令人叹为观止。齐莉格的书为啥这么火?这当然离不开她传奇性的高端求学和职场经历以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电视剧无人问津的今天,《还珠格格》为什么会受到观众普遍的喜爱呢?我们不妨对此现象作一点剖析,看看当今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心理趋向和文化需求是什么。一、定位要准确在《还珠格格》之前,琼瑶的电视剧几乎都是悲悲切切、哭哭啼啼的悲剧。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的俊男靓女。这些剧刚在大陆播出时,让人有新鲜感。但是看得多了,观众觉得  相似文献   

11.
现在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几十个频道里近一半在播映影视剧(还有四分之一在播映影视剧间隙的广告)。相信最好的纪录片编导看过的纪录片数量也不及其观赏过的影视剧多吧。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纪录片制作的周期长,因此片子少。试想,假设现在有两个频道,一个播电视剧,另一个播质量与电视剧相当的纪录片,更多的人会去看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有不少电视剧爱好者希望知道:学习电视剧创作从哪里入手?创作电视剧和创作其它文艺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这篇文章集中讲一讲电视剧创作的来龙去脉。我国电视剧走过的路学习电视剧创作,需要了解我国电视剧发展的来龙去脉。在世界范围里,早在卅年代就出现了电视剧雏形。在我国,电视剧是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在穿越文学、穿越电视剧很火。穿越爱好者多是女性,回到古代不是当皇妃就是当公主,谁不乐意?其实男人骨子里,是比女人还要喜欢穿越感的,只是现实种种劈头盖脸地打过来,让他们无暇穿越。只有一种男人除外,那就是40岁之后的男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无论成功不成功,都开始喜欢穿越了。两杯小酒一喝,就忍不住会对身边人说,想当年我那时候……人们把这形容为"怀  相似文献   

14.
汪方华 《现代传播》2005,4(1):121-123
一个电视剧研究者心目中理想的观众是一个坐在电视机前全心投入观看电视剧的人, 在这种状态中, 他 (她)对电视剧才可能是审美的方式, 但这是一种虚幻的设想。现代的电视剧观众远远不是单纯的欣赏者、审美者。现在的电视节目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是越来越难了, 最新的一个调查表明, 看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背景, 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无意识行动, 人们在看电视时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 其间隔只有 3 至 5 秒钟, 而就算选定了一个节目, 他 (她) 大概也只能看10分钟左右。对电视剧来说, 尚有好大一部分观众能相对集中精神完整地…  相似文献   

15.
病人     
我有一点心理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心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样。我说,那就好,那就好.心理疾病太时髦了,不是那么谁想得就能得上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究竟有什么社会功能?娱乐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并且现在有放大的趋势。至于教育功能,一直是有的,只不过如今这个功能在下降。比较而言,下降得更快的功能是艺术。怎么看电视剧的社会功能最近一些年,对电视剧最大的批评是说它过度娱乐化了,虽然和电视娱乐节目相比,还没有到娱乐至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目前正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小孩和粗人才看电影,有品味的人都看电视剧。这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大有赶上电影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界很多精英都开始热衷于拍电视剧。今年美国电视界顶级奖项“艾美奖”的最大赢家《天使在美国》就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电视剧面前.为什么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总是上不去?因为电视剧是以故事情节抓人,一步一步将故事展开,一环扣一环去将情节展示。而纪录片多缺乏故事性。从观众的需求角度上看,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电视剧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冲突、事件的冲突.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这种发生必然导致欣赏受众的心理变化.迫切地想知道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部电视剧是由一个个画面组接而成,最后显示在屏幕上,因此,电视剧评论常常要涉及画面感,或屏幕感。怎样才能具有画面感?日本电视艺术家舟和桥郎在所著《电视剧脚本四十八讲》中的第四章《画面的形成》中说,一、必须有动作性;二、美而富有诗意;三、有观众想看的东西(即内幕);四、有紧迫感。(见《中国电视剧》创刊号)我认为,它  相似文献   

20.
罗治林 《视听纵横》2005,(1):100-101
李少红、陈凯歌、关锦鹏、管虎、吴子牛,这些曾经是一个年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纷纷投身电视剧,电影市场的不景气,叫好却不叫座的现象屡屡让这些艺术家受挫,相对而言,电视剧的回报更快更简捷。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开始投身电视,大有电影导演纵横荧屏之势。他们用拍电影的方式拍电视剧,这种做法不仅吸引了更多行内人对电视剧的兴趣,观众看节目时也会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