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民日报》6月15日发表章,就领导干部该如何讲话提出三条:一是不讲假话;二是要讲短话;三是讲自己的话。单就这几条而言,似乎如今很多领导干部不会讲话。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台是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向人民群众讲话的,它是通过电波用声音进行宣传的现代化工具。它讲的话如果通俗、口语化,人们一听就懂,那就能够收到比较大的宣传效果;反过来说,如果讲话的句子疙疙瘩瘩,很不容易听懂,那就必然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广播稿件在文风方面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必须要通俗易懂,讲究口语化。广播稿件要求口语化,甚至比报纸还要严格些、迫切些,因为广播是用耳朵听的,用耳朵听比起用眼睛来看,在接受上是要困难一些的。一个人在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再看一遍,或者反复看几遍,直到弄懂为止。听广播就不行了,你没有听懂,播音员还是要往下面播的。听的人一句话听不懂,或者是一个字听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再说,广播听众比起报纸杂志读者来说,面是要广泛一些的。譬如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     
《新闻世界》2008,(3):1-1
让领导讲真话必须允许他说错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相似文献   

4.
导读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中,多用事实说话,少一点口号式、复印机式的空洞表态,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本文作者在2012年11月20日举办的第六届军事新闻论坛上就以"宣传十八大精神亟待改进文风"为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讨论与共鸣。  相似文献   

5.
王蒙:大家好!我每次来上图讲座,都看到了听众特别亲切、友好的目光,我感觉跟大家有一种交流。而且,在过去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也有上海朋友纠正我讲话中一些知识性不准确的地方,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讲话的过程也是一个我向听众学习的过程,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感觉你们对我讲的好像还能够接受,我就会讲得很自信;有时候我讲着讲着,突然觉得后脊梁有点发凉,觉得这话说得不太清楚,感觉听的人不信  相似文献   

6.
政治反应报道,由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它的名声是不大好的.但这不等于不需要.它涉及人民群众对当前重大事件的关切、态度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大通讯社都是十分重视这种"动向性"报道的.它也不是一定不能写好,这篇六中全会的反应(1981年7月14日《人民日报》),以及另一篇三中全会的反应(《读了公报说说心里话》1978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就比较耐看,便是证明.第一,反应报道,要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心里的话,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呼声、感情,而绝不能把群众当成"传声筒",要他们说假话、空话、套话、应景的话、勉强的话、言不由衷的话,要让读者感觉得出,群众讲的这番话是确有所感的,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是客观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的认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传媒不仅要注重新闻自由,而且也要注重社会责任。随后,他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解释说:新闻自由和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不讲新闻自由;也不能光讲新闻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新闻自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到底应当怎样看待“新闻自由”问题,怎样处理和把握“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刊特请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先生分两次对这个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除本次刊出的这一内容外,还有《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等。  相似文献   

8.
这次培训班原来没有安排这一课,基本上都是业务课。后来考虑参加这次培训班的主体是三级局馆长,机会很难得,不仅要讲业务,也有必要讲讲政治。所以加了这么一个题目,我今天不是讲课,也不是讲话,只是把想对大家说的话讲出来就是了。无非是讲一点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吧,不一定对。  相似文献   

9.
3月1日晨,打开电脑,得知在前一天即2月28日下午3时,温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对话交流,他在开场白中讲"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是作为总理的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我的母亲常告诫我,无论对什么人,要诚实、要用心讲话."他说: "我是带着心来的,带着诚意来的,我并不以为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好,但是我讲的话是诚实的,我希望我许诺的事情能够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10.
话语     
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个人空间还是公共传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很简单,每个人其实都是"小喇叭",每一条微博,都是在"向全世界喊话"。但世界听不听你的话,最终要看话的内容有多少公共性。因此,微博也很复杂,信息一旦发出,只能删,不能改,作者已死,遭受什么样的解读,全不受自己控制。别人转发与评论时加上的话,也会引导后见者的观感,每一条影响广泛的微博,都  相似文献   

12.
各位朋友上午好!既然是"千言万语,何若莫言",实际上是不应该说话,但是没有办法,还要说.我们今天的演讲最好不要一个人讲到底,而且我也确实没有这么多的话,一直讲两个小时,我们前面讲一部分,剩下的时间大家互动一下,可以提问和提条子的方式,这样既有的放矢,也减轻了我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近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领会讲话精神和丰富内涵,有所思考,有所感悟。笔者的体会是,作为党报媒体,作为党报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做到讲政治讲党性,有担当有作为,能创新能出彩。正面宣传,强化责任,做讲政治讲党性的党报人记者不是所谓的"无冕之王",而是党的耳目喉舌。党报姓党,党报工作者也必须姓党,党报人必须讲政治讲党性,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  相似文献   

14.
说长道短     
记者要“记” 记者要记笔记,这可能会被人讥为正确的废话。其实不然。 有一回,某地一主要领导人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当地报社派记者采访,领导讲话次日也见了报。不料见报当天那位领导人便打电话到报社,说记者强加于人,见报稿中的那些话他并没有讲。原来派去的记者只是到会务处拿了领导讲话打印稿,转一圈就走了,并未老老实实坐在会场里认真听会、记录。而那位领导碰巧那天又没有照本宣科,基本上是脱稿讲的,这就使惯于按材料“写”新闻的记者碰了一鼻子灰。  相似文献   

15.
漆菲 《新闻天地》2010,(5):57-60
"在外事工作中遇到变锋的时候,口才好就显得更加重要。意见不同了,观点不一致了,讲话就要求犀利,语速要快。如果外文掌握得不好,人家讲了十句,你三句都讲不出来,气势上就被人家压住了。李部长是越犀利讲得越快,美国人都没他快。"  相似文献   

16.
录音报道采用的音响有大自然和动物的声音,有人和人的活动引起的声音等,其中以人的讲话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表达人的精神风貌,最能体现报道的主题思想。过去一些同志认为人物讲话少一点没关系,其它音响不能少,少了就不象个录音报道。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其实最少不了的音响正是讲  相似文献   

17.
韩钢  洛丁 《出版参考》2008,(6):25-26
龚育之同志向来恶应景、厌空话.讲话为文每有新鲜的内容和观点,从不人云亦云。看来信就知道.他会讲一番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注意把握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文明建设放大讲就是整个上层建筑,缩小一点也至少要包括思想文化战线。不能把精神文明与党风和社会风气等同起来,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有的广泛自由和民主权利都不讲,如果这样,社会主义就只有斗争、专政了。我们的民主、自由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9.
梁衡 《青年记者》2006,(2):13-14
写新闻不能“投政治之机”,但也不能反感讲政治,不讲政治就抓不住社会上最大的事情;写新闻不能“投文学之机”,但一定要老老实实把该读的文学名篇读好。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第一次写述评 ,题目是《“三讲”教育 ,新时期的“延安整风”》。“敲”之前 ,聆听了不少社领导、部领导的指示和要求。领导要求越高 ,越觉得这事重大 ,自己心中越没数。一打开“笔记本” ,就懵了。过完“五一” ,就懵懵懂懂敲出了第一稿 ,几乎把领袖的讲话和总政的“三讲”总结全照抄上去了。自己一看就觉得没数 ,更没勇气给领导看。就先拿给同事看 ,同事委婉地讲 :写得太平 ,没有针对性 ,也没有观点。写述评 ,其实用不了多少例子 ,关键是“跳”出来 ,观点要阐述得鲜明、新鲜。同事的话一下子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感觉找到后 ,3天就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